曾被稱為“歐洲農村”的愛爾蘭如何成功逆襲並一舉超越英國的?

遖唻苝暀


如今的愛爾蘭是歐洲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發達國家之一,目前愛爾蘭的年人均GDP逼近8萬美元,在歐盟之中也僅次於盧森堡,比它的鄰居英國要多得多,上世紀90年代以來愛爾蘭經濟一路飛馳,平均每年的增速都保持在5%上下,最高峰時年增速高達9.2%,要知道這樣的增速在歐美地區算得上是非常高了,也因此愛爾蘭被稱為“凱爾特之虎”。

事實上,愛爾蘭在翻身之前也是比較辛酸的,這座“翡翠綠島”雖說環境優美生態極佳,卻也窮了千百年,經濟一直都是以農業為主,被稱為“歐洲農村”。直到上世紀60年代後尤其90年代之後,愛爾蘭不斷調整經濟策略,大力扶持教育、創新體系建設,逐漸完成了從農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徹底轉變。當年窮困潦倒的“歐洲農村”逐漸成為“歐洲硅谷”。

愛爾蘭位於愛爾蘭島上,是個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就四百多萬的小國,島上常年氣候溫潤多雨,植被茂盛,分佈著大量的森林與天然草場,所以愛爾蘭也被稱為“翡翠綠島”。愛爾蘭的文明出現非常早,甚至早於英格蘭地區,然而歷史上愛爾蘭長久被英國征服統治,因此一直都很難擺脫農業經濟為主導的經濟模式,以及對於英國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

過去,由於愛爾蘭的經濟結構過於單一,而且通脹跟失業率都非常高,其實際經濟發展水平與國民的真實生活水平長期位於歐洲末流,迫使大量愛爾蘭人出走他鄉謀生。為了改變自身的命運,愛爾蘭也是想盡了辦法,上世紀中期愛爾蘭大規模對本國的教育領域投入巨資,並且創造條件鼓勵本國知識創新,逐漸培育自身優勢,希望“種梧桐以引鳳凰”。

經過多年的耕耘與穩紮穩打,上世紀後期愛爾蘭的各種優勢不斷顯現出來。由於愛爾蘭擁有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勞動力,並且有大量的相關優惠條件,使得很多外國企業對愛爾蘭進行投資。從1995年開始愛爾蘭就成為了經合組織成員中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個,僅僅十年光陰就吸引超過2100億歐元外資。這一時期,愛爾蘭的軟件開發與信息通信等領域產業發展態勢驚人。

在西方各國之中,愛爾蘭對教育領域投入比例長久位居第二位,還曾被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評定為“全球教育質量最高國家”。上世紀後期,愛爾蘭原本的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紛紛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電子、軟件、生物製藥、信息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愛爾蘭不僅在培養自身的科技實力,還創造條件大量引進國外的先進科技與人才等。

今天的愛爾蘭成為全球主要軟件產品出口國,甚至超過了美國,歐洲市場上超過65%的軟件產品都來自愛爾蘭,像是蘋果、谷歌、英特爾、雅虎、臉書等國際巨企的歐洲總部都位於愛爾蘭,全球十大製藥企業,九家的歐洲總部與研發中心都在愛爾蘭。今天的愛爾蘭,依舊擁有歐洲最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然而當年的歐洲農村早就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愛爾蘭的成功並非是偶然,而是數十年踏踏實實的打牢根基而獲得的必然收貨。對於教育、創新與外資引進方面的重視,使得愛爾蘭擁有了大量高素質人力資源、優越的運營環境、高質量的生活還有快速便捷安全的金融環境等,都使得愛爾蘭辛苦種下的梧桐樹,引來了一群又一群的金鳳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當年被英國欺負的窮旮旯,如今已是望其項背的歐洲硅谷。


澹奕


1921年12月6日,英被迫允許愛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愛爾蘭建立。愛爾蘭傳統經濟以農牧業為主,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一度滯後,被稱為“歐洲農村”。自愛爾蘭獲得政治獨立以來,其經濟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英國的經濟。

自1920年代的愛爾蘭自由國以來,愛爾蘭一直具有高貿易壁壘,例如高關稅,尤其是在1930年代與英國的經濟戰爭期間。在1950年代,有40萬人從愛爾蘭移民。經濟衰落越來越明顯,經濟民族主義是不可持續的。在其他歐洲國家實現快速增長的同時,愛爾蘭卻遭受了經濟停滯。1958年發表的《經濟發展》中共同制定的,該論文主張自由貿易,外國投資和增長,而不是財政約束作為經濟管理的主要目標。在接下來的30年中,愛爾蘭的情況沒有有太大改善。低迷的經濟增長,錯誤的財政政策,保護主義以及有時腐敗的政府,擴大了愛爾蘭與西歐其他經濟體之間的差距。

到80年代愛爾蘭開始了從農業國向技術國轉變,愛爾蘭經濟在1990年代發生了巨大變化,當時愛爾蘭實現了驚人的經濟增長:從1990年到1995年,愛爾蘭的經濟以平均每年5.14%的速度增長,從1996年到2000年,它以平均9.66%的速度增長。到本世紀末,失業率下降到4.5%,該國人均GDP達到25,500美元,高於英國的22,300美元和德國23,500美元。在短短的十年多時間裡,愛爾蘭從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轉變為歐盟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為什麼愛爾蘭經濟會突然發展這麼快,有這麼幾個原因。

【1】自1973年加入歐盟以來,愛爾蘭已獲得超過170億歐元的歐盟結構與凝聚力基金。這些基金由歐洲區域發展基金(ERDF)和歐洲社會基金(ESF)組成,用於增加對教育系統的投資和建設有形基礎設施。成為了愛爾蘭發展的基礎。

【2】開放的環境,愛爾蘭較低的公司稅率(整個1990年代後期為10%至12.5%)極大的吸引外國公司投資者。不只如此在1990年代,愛爾蘭國家組織(例如IDA愛爾蘭)提供的補貼和投資資本鼓勵戴爾,英特爾和微軟等知名公司進入愛爾蘭。這些公司由於其歐盟成員身份,相對較低的工資以及政府補助而被吸引到愛爾蘭,稅率低。

【3】愛爾蘭是會說英語和愛爾蘭語國家,愛爾蘭工人可以與美國人進行有效的交流,與其他不會說英語的歐盟國家的工人相比;美國公司更加會把總部選在會說英語的國家。

【4】愛爾蘭在外國有大量的移民。1980年代移民的許多人在繁榮時期都將返回愛爾蘭。高技能,經驗豐富並且在國外擁有廣泛的網絡,他們幫助推動了1990年代生產率的大幅提高。大大增強了愛爾蘭經濟的活力。

【5】如果沒有受過良好教育和熟練的勞動力,就無法吸引長期的外國直接投資。自1960年代以來,愛爾蘭通過免費提供中學教育和三級教育補助金,在教育上投入了重要的財政和人力資源。到1990年代,愛爾蘭的勞動力已成為歐洲教育程度最高的勞動力之一。他們都可以用英語進行有效溝通。


經濟愛好


這充分說明,各個國家的資源稟賦雖然有所差異,但如果善加利用,說不定有“點石成金”的效果。


愛爾蘭被稱為歐洲農村,如今卻是歐洲的新貴,這中間的原因是什麼呢?


1、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愛爾蘭被稱為農村,說明其工業並不多,使得愛爾蘭並未受到“工業汙染”的洗禮,所以,愛爾蘭生產的農產品,特別是奶製品,在歐洲大受歡迎,愛爾蘭出品,必是優質食品,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歐洲人的共識。


2、築巢引鳳


首先愛爾蘭的企業稅很低,只有12.5%,至少比歐洲其他國家低一半以上,這就使得很多境外企業,尤其是美國的新興產業,很多都將歐洲的總部設在愛爾蘭;此外,愛爾蘭政府還高度重視創新事業,全力支持生物、軟件等產業的發展,世界相關公司紛至沓來


3、心無旁騖融入歐盟


和大英帝國對歐盟若即若離不同,愛爾蘭與歐盟的關係鐵得很,所以,歐盟也對愛爾蘭另眼相待,前幾年愛爾蘭經濟遇到一些困難,歐盟在愛爾蘭紓困的計劃上,也算盡心盡力了。



洋楊大觀


真正原因看看愛爾蘭 09年次貸危機GDP增長-7%,14年GDP增長8%,15年增長34%(16年修訂了),稍微做點研究也會明白是有問題。這樣的GDP暴增是假象,是國家間財稅政策差異導致的。比如蘋果一年進了愛爾蘭3000億美金,換了註冊地址是為了合法避掉美國作為母公司的稅。經濟增長更不會是所謂的高福利,講英語,教育水平高雲雲。GDP只反映經濟的一個層面的指標,但不能真實反映全部。再別拿GDP說事了……


Mz9959


愛爾蘭逆襲可以總結如下

第一,重教育,政府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多年鉅額投入,形成了高水平的勞動力體系,減少了企業成本增加企業隱形收益

第二,利用本國高等教育完善發展知識經濟,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第三,減少關稅,利用歐共體(歐盟)大力引進外資

第四,利用自身英語國家優勢,與英聯幫國家開展往來,

所以愛爾蘭經過上世紀未幾十年發展超過英國…


十八星座


被稱為歐洲農村的愛爾蘭

逆襲成功

連續多年經濟增長率數倍於歐盟

人均GDP近六萬美元

世界囑目

成功的主要原因

第一

政府高度重視創新事業

採取舉國創新機制

各部門通力合作

成為創業者的天堂

使創新企業蜂擁而至

第二

全力支持生物、軟件等產業的發展

世界相關公司紛至沓來

第三

較低的稅收

愛爾蘭稅收

是歐美國家的谷底

眾多大公司

將企業總部放在愛爾蘭

帶來了人流錢流

第四

寬容的金融氛圍

對金融的監管相對靈活

資全來去方便

受到各大金融企業的青睞

第五

政府大力投資教育事業

教育質量提升顯著

已居然歐盟前列

擁有常期居留權人的子女

與愛爾蘭原公民的子女一樣

享受高質量的初中等免費教育

高等教育也得到政府的大量拔款

學費低、質量高

吸引世界許多優秀學子赴愛爾蘭升造

第六

生活環境良好

案發率低

恐怖襲擊少

與自然和諧相處

第七

英語是法定語言

有利於國際交往

故,愛爾蘭後發制人

已將原宗主國英國遠遠地甩在後面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有兩方面的原因:經濟制度優勢,寬鬆的企業環境吸引大量企業前來入駐。哪怕僅僅是為避稅,愛爾蘭也非常歡迎。這其中就吸引大量軟件公司,愛爾蘭的軟件產業初成氣候;


第二方面的原因,金融。和其他產業一樣,愛爾蘭對金融監管十分寬鬆,這個國家是歐洲金融家絕好棲身之所。


愛爾蘭經濟相比於英法德意這樣的歐洲大國,要健康得多。原因是,愛爾蘭整體稅收要比歐盟國家低。其企業所得稅只有12.5%,比歐洲絕大多數國家的水平都要低(25%—35%)。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大量公司,遷至愛爾蘭。比如蘋果、微軟和谷歌公司的總部,都設在愛爾蘭。這些大公司在歐洲的業務得以少納許多稅收,同時也給當地帶來大量就業。這也是歐盟為何多次指責愛爾蘭“偷走稅款”的原因。


今天的愛爾蘭憑藉其制度優勢,已成為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它的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遠遠高過英法等國。希望愛爾蘭繼續保持“歐洲燈塔”的作用,向各國昭示繁榮的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