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想中,你最希望給三國中的人物什麼樣的結局?

莫xxxx


樓主的這個問題有意思,勾起了人們對三國人物的多少沉思。

如果能重新安排三國人物的結局的話,其他人物不作考慮,只願重新安排東吳周瑜。

周瑜,字公瑾,又稱周朗。東漢末年名將。他身材偉岸,氣宇軒昂,志向遠大。他一生補佐兩王,先孫策,後孫權。赤壁之戰他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後病逝,終年三十六歲。

在這我安排周郎未逝,繼續戰鬥著。

請看一一“三分天下”後,周瑜調整戰略,他對外繼續聯劉抗曹;對內實行獎勵農桑、發展經濟、並大辦水師,強化軍備,使東吳實力得已迅速上升。

東吳壯大後,孫權命周瑜帶兵出征。周瑜先設計取了荊洲,逼走關羽,後又連收襄陽諸城,氣死孔明。先後不到一年時間,盡收荊楚之地,把劉備逼得退縮四川,再也不敢與東吳爭雄。

周瑜戰勝劉備後,接著在長江與來犯曹軍決戰,強大的東吳水師滅了曹操水師,取得大勝。周瑜帶兵乘勝渡過長江,一路過關斬將直撲許昌。曹操因接連兵敗,氣得頭疾發作而亡。曹丕登基後帶領精銳傾城而出,與周瑜大軍決戰,最後兵敗自刎。周瑜攻進許昌後,只用半年時間盡收曹操領地。龜縮在成都的後主劉蟬見大勢已去,不等東吳兵去,便主動致信孫權願意投降,東吳兵不血刃取了四川,從此“三分天下”成為一家獨統。

孫權統一天下後,立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楚”,封周瑜為大將軍……

只可惜:既生瑜,何生亮?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曉岸漫步2018


現實生活中沒有如果,加之人有各種各樣的弱點,因此難免留下遺憾。但是在假想中的世界卻可以自由的隨心而為。用筆在白紙上隨意支配。三國作為最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之一,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而他們的結局也是各不相同,對於大眾喜歡的人物而言,他們悲慘的結局就會令我們這些讀者唏噓不已。

如果真的可以給三國人物不同的結局,將會是一個比較大的工程量,因為喜歡的人物比較多,希望改變他們結局的也很多。周瑜英年早逝,希望他活久一些。諸葛亮也是希望活久一些。關羽,義氣的化身,也希望他終老。帶兵打仗的大丈夫死於戰場可能是最好的歸宿,張飛就算不能正常終老,起碼讓他死在戰場上,而不是被手下偷襲暗殺搞得頭身分離。曹衝不要未成年就死去。所以太多太多的人物。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人物,還是首推曹操。希望赤壁之戰他能勝利,一統天下,早日消除無休無止的戰爭。換天下一個太平。雖然這樣可能會使後人看三國曆史沒那麼精彩。但是卻能讓天下人過的安定平和。

可是曹操敗了,天下強行三分,天下人繼續處在長期的戰亂中,就像曹操的詩《蒿里行》所寫的那樣: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此情此景,悲慘至極。只有身處當世的人才懂!


集論社


簡而言之是有喜有憂的結局


韓國故鄉繒山洞


和平共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