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前潘齡皋楷書白居易詩,筆法精妙承襲歐體,網友:遠超田英章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贊、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楷書的空間佈局及字體間架結構簡述:



歐楷是正楷的一種流派風格。是以楷書唐四家之首歐陽詢為重要代表人物的一種書法傳承。運筆講究法度,字體險峻秀美,是正楷流傳千年的主流。

95年前潘齡皋楷書白居易詩,筆法精妙承襲歐體,網友:遠超田英章


95年前潘齡皋楷書白居易詩,筆法精妙承襲歐體,網友:遠超田英章


95年前潘齡皋楷書白居易詩,筆法精妙承襲歐體,網友:遠超田英章


95年前潘齡皋楷書白居易詩,筆法精妙承襲歐體,網友:遠超田英章


95年前潘齡皋楷書白居易詩,筆法精妙承襲歐體,網友:遠超田英章


95年前潘齡皋楷書白居易詩,筆法精妙承襲歐體,網友:遠超田英章


書者介紹:

潘齡皋(1867年2月6日-1954年6月19日),字錫九,河北安新人。1881年,15歲的潘齡皋考中秀才,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舉人,後殿試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先後在甘肅任知縣.知州.知府。辛亥革命成功後,潘齡皋擔任甘肅省省長,後因痛恨官場腐敗,於1922年辭職回鄉,之後移居天津、北平,以賦詩、寫字為樂,成為民國時期北方著名的書法家。日偽統治時期,他因拒絕出任偽河北省省長而被捕入獄。1948年,潘齡皋幾次寫信給傅作義,勸其與中共和談。1954年病逝於北京。


學楷書技法及永字八法簡述:

學好楷書對於學習其他書體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學行草不是不可以,但會缺乏對漢字書寫法度的把握,放開容易收攏難。蘇東坡《論書》有謂:“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孫過庭說:“草不兼真,殆於專謹。”將楷書作為學習書法的基礎是歷代書法家從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大有道理的。

楷書學習八法。宋高宗趙構有一篇論書法的《翰墨志》,談到為什麼先學楷書,有如下說法:“士於書法必先學正書者,以八法皆備,不相附麗。”“若楷法既到,則肆筆行草間,自然於二法臻極”。從正書學起,可以掌握寫字的基本功——八法。基本法則掌握了,儘可以放意作行草書,而且行草書均可達到很高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