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歷史人物名人簡歷之樊噲


漢代歷史人物名人簡歷之樊噲

樊噲(kuài)(前242年—前189年),沛縣人。西漢開國元勳,大將軍,左丞相,著名軍事統帥。為呂后妹夫,深得漢高祖劉邦和呂后信任。後隨劉邦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為漢高祖劉邦的心腹猛將。封舞陽侯,諡武侯。四川宣漢縣有樊噲鎮。

​  樊噲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他與劉邦的交往甚密, 曾與劉邦一起隱於芒碭山澤間(今河南永城東北)。與蕭何、曹參共同推戴劉邦起兵反秦。待劉邦做了沛公,便讓樊噲做了他的隨從副官。 跟隨劉邦征戰,先是攻打胡陵、方與,在豐縣一帶打敗了泗水郡監和郡守的軍隊,後又平定了沛縣。

漢代歷史人物名人簡歷之樊噲

在與司馬橺在碭東作戰時,表現英勇,斬十五首級,打退了敵人,被封為國大夫。 抵抗章邯軍隊時,樊噲率先登城,斬二十三人首級,被賜爵為列大夫。 此後經常跟隨劉邦出征,常立戰功。攻城陽,下戶牖,破李由(李斯之子)軍,共斬首十六級,被賜上間爵。

在圍攻東郡守尉的戰鬥中,打退敵人,斬首十四級,俘獲十一人,得封賜五大夫。 之後又破秦河間守軍,趙賁、楊熊等的軍隊。屢次先登陷陣,捕斬有功,被賜爵為卿,被賜賢成君的封號。 後又多有斬獲而再加封賜。攻武關至霸上,樊噲率軍斬殺都尉一人,首級十個,俘獲一百四十人,降二千九百人。
  劉邦率軍入關,滅秦封關自守,欲依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稱王於關中,這引起了項羽的不滿,派當陽君英布等攻下函谷關,項羽入關後,駐軍於戲(今陝西臨潼東北新豐鎮東南戲水西岸)西,欲擊滅劉邦軍。[12-13] 樊噲早在劉邦入咸陽後,就力勸劉邦還軍霸上(今西安東南),勿貪秦宮奢麗的享受[14-15] 。

漢代歷史人物名人簡歷之樊噲

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擊敗叛軍英布歸來,創傷發作病倒了。剛回到長安,又聽說燕王盧綰叛變,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去討伐。 樊噲走後,有人對高祖說:“樊噲跟呂后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

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高祖對呂后干預朝政,早已不滿,聽說呂后又跟她妹夫樊噲串通一氣,立時覺得情況嚴重了,他決意臨陣換將,與陳平計議此事,最後,採用陳平的計謀,以陳平的名義前往樊噲軍中傳詔,在車中暗載大將周勃,等到了軍營裡,才宣佈立斬樊噲,由周勃奪印代替。

高祖要陳平儘快地把樊噲的頭取來,讓他檢驗。 陳平、周勃當即動身,在途中邊走邊細心合計。陳平說:“樊噲是皇帝的老部下,勞苦功高。況且他又是呂后的妹夫,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眼下,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我們怎麼辦?再說皇帝病得這麼厲害,再加上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她們姐妹二人必然會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時難免會歸罪於咱們兩人。

周勃一時沒有了主張,便問:“難道把樊噲放了?”陳平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或殺或免,讓皇上自己決定。”

  周勃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築起一座高臺,作為傳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節(一種信符)去叫樊噲。樊噲得知只有文官陳平一個人前來,認為只是傳達平常的敕令,也沒多想,立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詔。不料,太后忽然轉出武將周勃,當即將樊噲拿下,釘入囚車。周勃又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

  當走到半路,陳平忽然聽說劉邦病故。他想:朝中必然由呂后主持政事,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虧先前未斬樊噲,還好向呂后交待。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長夢多,會有人在呂后面前說他的壞話,一定要先趕到長安,把自己的事解釋清楚。他立即策馬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

於是,他又生一計,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這明明是說給活人聽的,是在向呂后表功。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都鬆了一口氣。遂釋放了樊噲,並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孝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噲去世,諡為武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