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秦副使、燕國勇士秦舞陽為什麼在咸陽宮內瑟瑟發抖?

戰國時期的刺客以其慷慨忠義、不懼生死而聞名,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有專門的《刺客列傳》系列。戰國四刺客專諸、聶政、豫讓、荊軻,個個捨身取義,名垂青史。而荊軻由燕國遠赴秦國,刺殺正在橫掃六國的中國第一位帝王秦始皇嬴政,以刺殺對象名聲之大、刺殺準備之曲折離奇、刺殺過程之悲壯,使其刺殺行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荊軻成為天下第一刺客,毫無爭議。


刺秦副使、燕國勇士秦舞陽為什麼在咸陽宮內瑟瑟發抖?


但我們知道荊軻刺秦帶著一位名叫秦舞陽“”的副使。按理說,秦舞陽“斗膽”參與這一刺秦行動,聲名足以在刺客列傳中獲得一席之地,流芳百世。但在歷史長河中,這位副使存在感極低,為世人遺忘。原因無它,因為這位副使最後慫了。

當時,荊軻挑選副使是有一定的標準,不說有謀至少得有膽。畢竟,此番所去乃虎狼之國-秦國,所刺殺之人乃一代雄主嬴政。最後,荊軻選定了秦舞陽,因為這人不但名字剛陽,社會影響也不小呢。史記記載“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乃令秦舞陽為副”,秦舞陽十三歲就殺人,典型的社會人呀,走大街上沒人敢亂看,沒人敢招惹。這種人才膽量沒得說,荊軻選為副使算是合適了。


刺秦副使、燕國勇士秦舞陽為什麼在咸陽宮內瑟瑟發抖?


但是誰知道這位勇士的表現最後讓人大跌眼鏡,甚至打亂了刺秦計劃。 《史記》記載“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舞陽,前謝曰:“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願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於前。” 秦舞陽這傢伙跟著荊軻走到殿前臺階下時,臉色突變,瑟瑟發抖,大臣們都感到奇怪。荊軻趕緊打圓場,回頭對秦舞陽笑笑,上前謝罪說:“北方藩屬蠻夷之地的粗野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心驚膽顫。希望大王稍微寬容他,讓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對荊軻說:“遞上舞陽拿的地圖。” 看到沒,被作為勇士被挑選的秦舞陽在此時變成了個大慫包。


刺秦副使、燕國勇士秦舞陽為什麼在咸陽宮內瑟瑟發抖?


為什麼常人眼中的勇士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與時常判若兩人呢。有關秦舞陽的生平史記記載不多,但通過史記中的寥寥數語也能看出點端倪,我們可以大致推斷的秦舞陽的人生與性格。秦舞陽的祖父乃燕國的將軍秦開,但當時正處六國末期,家庭早已沒落。秦舞陽可能天生膽大,也可能借祖父餘蔭膽肥,殺了人後名震江湖。

其長處江湖之遠,好勇鬥狠;但其從未居廟堂之高,無法見識真牛人;又因書讀得不多,信念難以長存。所以,他強歸他強,不過猴子稱霸王。秦舞陽多半是外強中乾之人,只可在底層弱者中逞強。


刺秦副使、燕國勇士秦舞陽為什麼在咸陽宮內瑟瑟發抖?


世上的強有很多種,雞頭和牛尾都差了多個量級,何況雞頭見了牛頭?所以,當他跟著荊軻走向咸陽宮,九賓之禮下面聖朝堂之上六國敬畏的一代雄主嬴政,當時的場面之於市井之徒過於震撼,其方寸大亂,瑟瑟發抖。

秦舞陽斗膽刺秦,身殞咸陽宮,未得半點虛名,嗚呼哀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