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直通獨裁的心理機制》:民主並非歷史的終結,獨裁也不是


《民主直通獨裁的心理機制》:民主並非歷史的終結,獨裁也不是!


《民主直通獨裁的心理機制》:民主並非歷史的終結,獨裁也不是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這本書雖然出版了一百二十五年,但其中值得我們反思的依然很多。

而譯者馮克利的這篇《民主直通獨裁的心理機制》的代譯序無疑能讓我們迅速地體會到原著的價值——民主並非歷史的終結,獨裁也不是

一,克倫威爾

隨著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一系列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之後,大量的人們開始覺醒,中世紀時期的封建世俗王權和羅馬教會宗教神權逐漸衰落。

西歐出現了新的民主政體——尼德蘭的聯省共和制,英格蘭的君主立憲制等,它們的資本主義發展比較迅速且發達。


《民主直通獨裁的心理機制》:民主並非歷史的終結,獨裁也不是

奧利弗·克倫威爾解散議會1653年4月20日


而英國在革命中殺死了英王查理一世,建立起了民主體制的共和國。

你以為這就是獨裁的終結?

不,建立起來共和國後,曾經打敗國王軍的克倫威爾自稱“護國公”,實行獨裁統治。

你以為這就是民主的終結?

不,在經過一番曲折之後,英國確立了民主制和君主制混合的君主立憲制。

是不是很奇特?

但這不是重點,只不過是小大小鬧。

真正厲害的在法國,當時最強大的封建王權是法蘭西王國,它是當時的歐陸霸主,然而一場法國大革命卻讓他陷入了近一個世紀的動盪之中,最終從一流國家淪為二流國家。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最為人所知的歷史人物無疑是拿破崙。

而他才是一個更典型的例子——從民主直通獨裁!

二,路易十六

人們似乎熱愛自由,其實只是痛恨主子”。

——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

波旁王朝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曾經誇下海口“朕即民族!”“朕即國家!”


《民主直通獨裁的心理機制》:民主並非歷史的終結,獨裁也不是

處決羅伯斯庇爾,聖人和其他人,1794年7月28日。羅伯斯庇爾1758-1794


但是隨著王權的式微,獨裁的君主也最終走向了終結。

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並不是一個暴君,他從未向自己的子民舉起屠刀,而是對他們容忍,而結果就是被暴民處決。

之後的法國統治者如羅伯斯皮爾等也一個個地走向了斷頭臺。

直到拿破崙的出現,曾經信奉“自由,平等,博愛”的他用暴力手段結束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民主政體,建立起了獨裁統治,才穩定了國家的秩序。

二,拿破崙•波拿巴

當波拿巴壓制了一切自由,讓每個人都對他的鐵腕有切膚之感時,向他發出歡呼的正是那些最桀驁不馴的雅各賓黨人。”

——《烏合之眾》

拿破崙,一個沒落貴族出身的科西嘉人,他小時候認為自己是意大利人而非法國人,他的法語也有濃烈的意大利口音,但他卻成了兩百多年來最有名的法國人。


《民主直通獨裁的心理機制》:民主並非歷史的終結,獨裁也不是

拿破崙·波拿巴1769-1821。這本書的法文皇帝


他又是個炮兵,所以我想起來了李雲龍的那句話“你他孃的意大利炮呢”,莫名喜感。

拿破崙最初是作為信奉“自由,平等,博愛”的革命將領而初出茅廬,後來在當時的督政府危難之際時平定了內亂,從而開始了自己的政治征途。

他發動霧月政變,並最終建立起了獨裁統治——法蘭西第一帝國,用鐵和血建立了秩序,同時頒佈《民法典》推動經濟發展,統治了十五年(這在當時短命的政權更迭中已經算很長了)。

一個信奉“自由”的革命者最終成為了一個獨裁的皇帝,拿破崙是個非常典型的從民主直通獨裁的群眾領袖。

然而他的統治最終還是結束了,在流放地聖赫勒拿島去世。

四,希特勒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惡魔之一的希特勒也是在德國民主選舉中上臺執政的,但他卻利用民主走向了獨裁。

在他把總理和總統的權力合二為一,成為獨裁者時曾說:“是民主自己毀滅了它自己,我不過是順應歷史。”


他通過重整軍備解決了民主政體解決不了的經濟危機,但他在軍事上的狂妄並沒有讓他征服世界,而是最終走向滅亡。

所以並沒有什麼絕對的正確,民主不會是歷史的終結,獨裁也不是歷史的終結。

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五,總結

歷史很有趣,如果你認為自己是絕對的正確,那麼你也離失敗不遠了。

這就是真正的歷史規律——沒有絕對的民主,也沒有絕對的獨裁。

有的事情民主解決不了,有些事情獨裁解決不了。

正如中國的陰陽一樣,二者之間會相互轉換,而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當一個民主政府不能解決危機時,獨裁是難免的。而當獨裁不能帶來社會的新生時,民主就將到來。

但不論如何,我們都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