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教師突然變得很佛系,是教育的境界還是悲哀?

暮春時


教師變得佛系,有可能是教育的境界,更多的是一種悲哀。

教學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激情,畢竟我們所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學生。如果我們總是老氣橫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能很難把教育工作做好。

為什麼說教師變的佛系是一種悲哀?

新教師階段大家都充滿幹勁,在發展的路上,有的人突然變得很佛系,什麼事覺得無所謂,自詡冷暖自知,這應該是算是一種悲哀。當然這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職稱上不去。

職稱是評定一個老師總體水平的一種標準,它也直接影響了教師的工資水平,這個影響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是職稱名額有限,很多人會被卡住,即使有少量的名額,沒有相當大的成績,也很難上的去。久而久之老師心灰意冷。

二、職業倦怠感。

教師的工作可以說是比較重複的,每天的作息,每週的課務,每學期的科目,每年的重點任務,基本都是雷同的。結婚有7年之癢之說,職業倦怠期也會在工作七八年的時候出現。如果老師找不到新的方向,可能就變的佛系。



教師變得佛系以後,只滿足於完成基本的課務。對於各種教學評比不再重視,而評比又是以學生成績為主要參考的,勢必會對學生成績產生影響。變得佛系以後不再主動去參加培訓,提升自己,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從而影響教學工作的質量。


當然我也見過一些教師,在獲得過無數重量級的成績,職稱已到了相當的高度以後變得佛系。不去爭榮譽,不去搶名額,反而會主動讓出,通過青藍工程幫扶新人。這就是一種教學境界,不僅僅自己發光發熱,還能夠為教育事業培養人才!


馬蹄答答


在回答之前,我先分享一個真實的事情,你就明白了。

某縣級一中,楊老師是畢業班的班主任,論教學成績那是一流的棒,對學生的要求都很嚴格。領導們都很喜歡他,大會小會的誇他,鼓勵廣大老師跟他學習管理方法,提高業績。

一天上課,下面一個學生的手機嗡嗡的響了,學校嚴禁帶手機,更不用說是在課堂上使用了,楊老師暴怒,把手機要了過來,劈頭蓋臉把男生訓了一頓。當時課堂上男生沒反應,但下課後男生從窗戶跳了下去。

幸虧是二樓,學生腿骨骨折,生命沒有危險,但家長來鬧,不處理不算完。領導們開了大大小小的會,決定嚴懲楊老師,不但要賠禮道歉,還取消了各種評優晉級資格,取消之前所有榮譽,班主任職務也免了……

從此之後,那些以楊老師為榜樣的小年輕們,突然就變的很佛系起來。領導們大會小會的批評,但再也沒有老師會去嚴管了,佛系很好。



靈魂講師


如果一個教師突然變得很佛系,是教育的境界和悲哀?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觀點,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但我站在我的角度,認為這是教育的悲哀,是社會的損失,對教學和學生都是一種可惜。

我記得高中時候,本該是很緊張的時期,有一位老師,教我們學習語文,他是新來的一位男老師,帶著眼鏡,腿有些“不方便”。剛接手我們班的時候,非常認真,每次備課的內容都是非常的充足,導致每節課基本上都會耽誤一會下課時間。我們的作業這位老師也是認真的在每個學生的作業本上寫上評語和建議。但是,慢慢的這位老師變得無所謂,上課也都是到點下課,互動很少,課後的作業也是簡單的一個“閱”字評語。正如提者說的,這位老師變得很“佛系”。

之所以老師會變成這樣,跟學生脫離不了關係!上課調皮搗蛋,不認真聽講,頂撞老師,依著他是新來的就各種欺負他,甚至拿他的腿來開玩笑!我記得最過分的一件事是夏天一個晚自習的時候,有很多飛到燈上的蟲子,挺臭的那種,有學生抓這些蟲子趁老師巡視同學的時候從背後扔到他身上,然後一起起鬨說是他身上太臭了,這些蟲子才飛到他身上,讓他趕緊走,回去洗洗!老師走了,並且再也沒有來過我們班級上過晚自習。

大學的老師更“佛系”,上課鈴響,開始講課,下面的人你說你的,老師在講臺上講他的,下課鈴響,走人。很多老師現在都抱著:

“知識我傳授了,學不學習是學生的事”。

怪誰呢?怪老師育德不行?還是怪學校選擇老師不負責?當然,也有很多兢兢業業教學,勤勤懇懇工作的老師,但真的如果現在的孩子心態不改變,我不知道這些老師何時也會變的“佛系”!


MT教育碎碎念


答:教師變得很佛系,絕對是教育界悲哀!身為教師,我來談談老師變得佛系的原因。

一、教師個人原因:首先,由於經濟原因,教師的流動性很大。在其要離開單位之前都會變得很佛系,單純的完成教學任務,不再有任何的追求,對學生基本也是一路路燈,要走的人了,得罪學生幹嘛?其次,不熱愛教育的人當了老師,就是完成任務拿工資,不佛系都難。

二、學校層面的原因:學校沒有制定或者遵守公平的競爭、分配製度,導致老師滿腹怨言,磨滅了心中對學校的熱愛。身為老師,如果不愛學校,便沒有了責任心,基本就是一位佛系教師了。

三、學生層面的原因:作為教師,對學生本來期望值很高,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太差,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用的時候,基本上就佛繫了。

總之,老師變得佛系,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老師的佛系絕對是教育界的悲哀!


碧海旁的黑馬


教師突然變得佛系肯定是悲哀。但肯定不是他不負責任了。我不想說教理論,就談談我遇到的事情吧。

疫情之下孩子們已經網絡學習很久了,實際上為了這次活動,我們老師是提前一週就聯繫每位家長做了詳細溝通的。我們費了很大力氣告知他們怎樣去登陸學習網看視頻,怎樣下載班級小管家,怎麼查看每天的學習任務,怎樣按時提交作業。


因為特殊的情況,我們提前討論了學習任務的安排,作業內容的設計。我們確定的目標是先把握基礎,作業針對基礎不宜過多。對於家長特別關注孩子學習的,我們單獨推薦學習資源網站。

但是我們班級有1個孩子就做了一件特別寒心的事。這個孩子是唯一一個班主任和我都打了幾次電話去告知怎樣參與學習的。學習開始之後,他經常不提交作業,語數英老師經常私下找他要作業。第一週他不交作業,第二週他偶爾交作業,可是作業照片拍的完全看不見。我又私下聯繫他,但是他和他的家長完全不看我的留言也不用其他方式回覆。

我只能給他家長髮語音說問題,在語音連線中我能判斷出他的家長都在他身邊。過了一會兒他重新上傳的作業,讓我發現他完全沒有看學習視頻,全部是瞎寫的。我又發了視頻直接指出問題,請他的家長監督。這次之後他把當天的作業認真寫了一遍,但這之後又是故意的重複,不寫作業,上傳看不清的作業。

私下聯繫班主任諮詢這個孩子其他科目的學習狀況才知道,他的父親是個精神病患者,他的爺爺去世了,奶奶年紀大不會,只有媽媽管他。而他的家長跟班主任老師的溝通是並不關注他的學習,老師跟他們講道理的時候,奶奶只會哭,媽媽根本不管。

別人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而這個孩子自己也沒有自覺性,老師也不能到他家裡去逼迫他。

現實的教育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能怎樣?正確引導下不聽,逼迫了怕產生不良後果。

老師並不是神,雖然承載著很多家庭的希望,但絕對不是決定性因素。父母才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所以不能責怪佛系老師,畢竟他們是在失望中被迫的。


童心閃閃


如果教師佛繫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還在哪裡?教師佛繫了將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悲哀。

在目前形勢下,很多孩子是打不得,罵不得,更是批評不得。老是在管理的時候,稍有不慎就會被家長抓住把柄,輕則家長向學校反映,重則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而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為了息事寧人,往往會責令老師向學生和家長道歉,同時會對教師作出處理,以平息家長的情緒,這樣導致很多老師在管理孩子的過程當中很難處理,於是佛系老師便大量出現,不作為便是大作為,老師力求自保。

這種現象我想應該足夠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特別是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注。首先要從國家層面上給予老師管學生的權利,學生到學校就是為了接受教育的教師不敢管,何來教育?同時,從立法的角度上來說,要通過立法來保障教師教育的權利,加大對干擾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行為的打擊力度。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向醫療機構學習,通過立法打擊醫鬧事件之後醫鬧事件很明顯的有所減少

其次,應該大力提高教師待遇,讓老師在社會上更有地位,活得有尊嚴,有價值,讓更多優秀的人到教育投入到教育行業來。

再次從全社會的角度來說。家長要支持學校的教育,讓認識到孩子送到學校去的目的就是為了接受教育,要相信老師的教育方式方法。我們應該認識到,在所有的行業中,只要與人打交道的行業都是最難做的,而老師卻面對的是很多個從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而來的孩子教育難度可想而知。

只有站著的老師才能教出站著的的孩子,孩子站著了,我們的民族也就是站裡著的民族,我們要國家才有希望和未來。





捌零物語


如果一個老師,突然變得很“佛系”,那麼這位老師真的開悟了。

所以,說不上是教育界的“悲哀”

順其自然,這也許才是真正遵循了自然規律

一個老師,每天要面對的是一群孩子,孩子千差萬別,各有不同,孩子背後,還圍著一堆家長,所以現在的老師,要承擔的不僅僅是教學上的任務,而是怎麼去謹慎處理在教學過程中和孩子的關係 ,稍有差池,輕則處分記過警告,重則開除追責,在這樣的環境下,難免會出現老師“明哲保身”的情況。這並不是因為當下出現的一些極端的事例才發生的現象,而是一直都存在著這樣的老師。

從嚴抓嚴管,到不能管,不敢管,到不想管,都對應著一部分孩子不想學,不願學,自己不學還干擾別人學的歷程。

這些歷程隨著一部分家長的推波助瀾下被無限放大,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會出現老師遁入“佛系”,遵循自然法則。

老師不等同於“聖人”但大多數人卻以“聖人”的標準去考核老師

突然的“佛系”,並不是老師主動的選擇,而是在目前的輿論下,不得不採取的一種保護機制!

如果連自己的教師資格都保不住了,如果連工作都丟了,如果連自己的職業生涯都斷送掉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因為一個老師,要面對的還有一大部分想學,愛學的孩子。

從此就只能和這部分孩子“說再見”

那才是教育界真正的“悲哀”

我是檸檬老師,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足之處還望評論指出。謝謝!


檸檬黃老師va


教書,育人,為之教育,大概就是每個教師每天在重複的事情。

教育是一項良心工程,需要傾注很大的心力,非朝夕之功。這可能就像每個人的變化,都是因為生活的種種因素,內在的昇華或下沉,才會形成改變。這種改變,由一定的經歷,閱歷促成。所以它多半是一種自然的選擇結果,就像有的人以前喜歡吃麵包,現在喜歡吃水果,其實是因為其內在的認識所至。再來談談佛系二字,懂得這二字的人,應該是一種自我認識,修為所至。據瞭解,這類人大多有著比較高的覺悟。因佛家文化有著比較完善的體系,真正要達到其認可的佛系標準,需要很高的自律。道家文化,同樣有其類似的標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唯儒家文化,最貼近我們的生活。只是隨著種種原因,我們已經比較難看到這些文體傳承的真正面貌。

大多數人通常所認為的佛系,其實只是在某些特點上,有其相似之處。取其精粹來說,比如對很多事情看淡了,不再容易執著了。因為熱愛生命,變得有點偏素食主義了。待人更和善了,懂得付出的意義了。這都是其積極的一面,對生活來說,有很多可取的地方。而如果只是單一的,對很多東西都無所謂了,一種偏頗的態度。那可能就要注意了,我們的文化講究不偏不倚,中庸之道。這需要一個長期的修煉,它不併在於,我們身居何地。只要活著,那裡就是自己的道場,就是自我成長的地方。


萬顆星辰


我們一分為二來理解這件事。首先佛系這個詞語並不等同於消極,懶散,不作為。客觀地講,教師變得佛系,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一、摒除了浮躁,心態變得更從容。

現代的社會,是如此浮躁不安。生活節奏的加快,就連平靜的校園也飽受衝擊。為了成績,學校、教師和家長急功近利,擎著分數的大旗,不惜以摧殘學生心靈的健康成長為代價來追求所謂的成功和進階。而教師們承擔著巨大的壓力,違心地背離了初衷,只能在狹隘封閉的圍城中苦熬,漸漸地失去了工作的樂趣。

如果有一天,一個教師變得佛系,這真的是一件好事。他依舊站在工作崗位上傳道授惑,他的心態變得從容淡定。他頓悟了!他找回了職業幸福感和歸屬感。

一個成功的教師經過歲月的磨礪,他變得寧靜,快樂,迎著朝暉擁抱生活。他善於讓生命放棄沉重,善於在煩擾的世界找到自己的閒情逸致,善於敞開自己的心扉。在事無鉅細的工作中,或許每個人都應該佛系一些,因為我們要偶爾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心態,去挖掘幸福的元素。

二、甘於清貧,多一分閒情逸致。

無可否認,面對現實社會,教師的職業是清貧的,養家餬口也很艱難。但即使如此,絲毫阻擋不了他們的快樂。他們跟學生一樣有著喜怒哀樂,有著興趣愛好,有著自己的自由空間,有著率真坦誠的性情。

他們用最樸實的付出教給學生知識,教給學生人生真諦,讓學生受益終生。所以,作為教師,這種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奉獻是高尚的。擁有佛系的心態是值得稱頌的。

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沉澱卻彰顯了不一樣的內涵。

三、磨練意志,不被失敗打倒。

我們經常看到教育界的名師在大型的課堂觀摩會上,風光無限。他們從容鎮定,沒有絲毫緊張與慌亂,談笑風生間,妙語連珠,讓我們敬佩不已,只能高山仰止。但是如果你有機會走近他們,深入瞭解他們,你會發現,他們也經歷了千錘百煉,千辛萬苦才能獲得成功。

任何人的成長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每一個成功者的腳下,都有失敗的基石墊著。

沒有經受失敗的煎熬和挫折打擊的人,是不可能具備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不斷經歷失敗的搓揉,意志才能變得有韌勁。

對於一名教師,有佛繫心態當然是一件好事,它具有調適的功能。就像不倒翁玩具那樣,不倒翁的重心在下面,所以無論你怎麼推他、捅他,只要一鬆手,他立刻會直立起來,因此,他永遠不會倒下。

我們也應該把失敗當成人生必修課之一,只有不斷地錘磨鍊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不能以偏概全,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果一個教師突然變得佛系,消極工作,體罰學生,或者一味通過不正當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喪失了作為一名教師的職業道德。那我們就應該另當別論了。這種佛系就是負面的含義,千萬要不得。

用享受的目光來看待我們的教育,用堅守的恆心來詮釋我們的職業,或許我們作為教師就能多享受一些生活的詩意。


妍奇老師


佛系也是個境界啊。

我們看看都是針對什麼佛系的。

簡單的只是針對“沒交作業上課沒認真聽講的佛系”,這種還問題不大。

教了久的老師就前面追了幾次追不過來了,甚至追到家長那裡,也沒追過來的,那就算了吧。

只有年輕老師剛上講臺,滿腔熱血,作業沒寫追到天涯海角,上課沒聽講,下了課就給叫過來談心。說多了也是費嘴皮子。

而教了久的老師也都是這樣過來的。

比較複雜的佛系啊,就是“學生硬著要反抗啊”。

因為學生和家長說的“都對”,“惹不起惹不起”,那老師還不能“躲不起”嗎,這種就真是個悲哀了。

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