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關於證據的規定?

張紫煒zz


民事訴訟法第六章對證據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1.種類有七種:(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鑑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我們平常最經常接觸到的是書證,比如民間借貸案件中的借條,買賣合同案件中的買賣合同等。

2.舉證的規則是“誰主張誰舉證”: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3.證據的舉證期限:適用小額程序審理的案件是7天,簡易程序審理的是15天,普通程序審理的是30天。確實不夠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延期。

4.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並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5.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 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係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莊心審判


甘肅那個李欣法官出名吧,證據都能偽造,至今在職,紀檢委不管,這年代有權都就為所欲為!無底線!地方盡情表演,人民心知肚明,要不是法下能打傘誰敢這麼任性!官心叵測


比亞費列羅


對自己的主張或反駁對方的主張,有舉證責任。


局部天晴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被告提出反訴,應當附有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