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有這麼一句話,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這句話是這麼講的:“打敗你的永遠不是同行,而是跨界。”這句話乍一聽,似乎是向企業、行業灌輸的“心靈雞湯”,但其實是有據可證的。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國內口香糖企業,在2010年微信出現之後,銷售額不斷下降,往日結賬排隊時隨手一拿的熱銷商品,如今人們卻無暇顧及,因為手中的社交軟件消耗了此時的空閒時光;不僅如此,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裝配車間裡的工人與機器、外賣軟件與方便麵……隨著科技以及互聯網等多種因素的加持之下,跨界競爭似乎已經變得屢見不鮮。

當然,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汽車行業。

跨界的“勝利”

作為進入國內汽車市場最早的合資品牌之一,大眾在國內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深耕,受到了國內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和認可。每年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兩百萬左右的銷量,讓其成為中國市場當之無愧的“巨象”。

而在這頭“巨象”的體內,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器官,一個涉足SUV領域,一個涉足轎車領域,它們便是途觀和帕薩特,曾幾何時,這兩款車型在國內,甚至被一度稱作“神車”。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首先是途觀,伴隨著國內汽車消費升級,SUV車型變成人們首要考慮的購買車型,及時推出的途觀成為當時消費者有限的選擇之一,憑藉初期積攢下的口碑與銷量,途觀即使面對來勢洶洶的福特翼虎、別克昂科威等後繼車型,也絲毫沒有手軟,繼續維持著一車難求,加價提車的強勢表現,成為當時SUV市場當之無愧的代表車型。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後來,頂著“途觀”名號更大一個級別的途觀L橫空出世,有著廣泛認知度的它上市後便成為每個月銷量TOP10的常客,繼續為大眾品牌貢獻著名列前茅的銷量成績。

打敗了一種對手的它,戰功顯赫,但它可能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將其拉下神壇的並不是別人,恰是“自家兄弟”,更為關鍵的是,這種情況不屬於車型定位重疊導致,而是完全不同領域的帕薩特。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伴隨著帕薩特去年在測試中的尷尬一撞,中保研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測試機構開始走入公眾視野,人們也開始關注在此之前所有進行過測試的車型結果。更為尷尬的是,在帕薩特栽倒的“正面左側25%偏置碰撞”一項中,墊底的兩款車型正是途觀L與帕薩特。

耐人尋味的是,去年12月份的途觀L還仍然穩居銷量榜單第三位,車市寒冬之中仍然保持了同比16.5%的增長,然而來到今年一月份,排名驟降至榜單第八位,同比下降了41.6%。或許有不同觀點會認為是疫情的到來以及一月並非銷售旺季所致。可試問,榜單中的其它車型,誰又不是如此呢?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其次是帕薩特。從最早的桑塔納,一路進化過來的帕薩特,早已成為國內消費者選購B級轎車永遠繞不過去的選項,關於這件事,連外國人都知道。在最新一季The Grand Tour的中國特輯中,當被問及中國最熱銷的車型時,著名車評人傑瑞米·克拉克森脫口而出帕薩特,可見帕薩特車型在國內的影響力程度。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就是這樣一款“眾所周知”的車型,在風頭壓過了蒙迪歐、508、C5、君威、K5、索納塔、邁銳寶、阿特茲等無數同級車型後,被“跨界”的碰撞測試所擊潰。從去年7月份開始,就未曾跌出過銷量TOP10的帕薩特,今年一月份直接被甩出了前十五名開外,顯然這樣的結果和消費者的意願不無關係。

我們為何相信“跨界”?

中保研,全稱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英文簡稱C-IASI,其參照對象是IIHS,也就是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之所以中保研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主要在於四點: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1.不同於C-NACP的廠家送檢,中保研的測試車輛為自行採購,採購車型普遍為低配,更能體現出出一款車型的安全底線在何等位置,更貼近消費者的實際購車需求;

2. C-NACP的正面碰撞角度為40%偏置,而中保研則更加苛刻的選擇了25%的偏置碰撞角度,此時的縱梁有力使不出,更考驗A柱、懸架的剛性。事實上,實際發生事故時,絕大多數也都為小角度碰撞;

3.相比於C-NACP,中保研的碰撞條件也更加苛刻,正面碰撞速度64.4km/h,大於C-NCAP的64km/h。側面碰撞中,中保研壁障為1.5t,C-NCAP為1.4t;

4.最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中保研代表的是保險公司的利益,而不是汽車廠商。其工作方式是以保險業務為基礎,去衡量一輛車的總體表現,畢竟當事故發生時,總是保險走在第一線。由此可見,它的立場基本是與消費者相一致的。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當然,除了中保研本身的性質問題之外,還需要他人的“助攻”,就好似英雄聯盟走下路的ADC,總需要一個輔助一樣,這個“輔助”就是C-NACP。C-NCAP無疑是國內成立時間較早、設備場地較為齊全的官方碰撞機構,但由於測試車輛是廠家送檢、測試規則一成不變等因素,逐漸淪為人們口中常說的“五星批發部”,整體公信力度在逐年下降。恰在此時奪路而出的中保研,自然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焦點。

此外,由於國內汽車行業,起步相較於北美、歐洲等市場較晚,汽車觀念、文化還極其有限,消費者購車的判斷大多取決於周圍人的選擇和公路上常見的車型,像福特大戰法拉利奪得勝利後,帶動市場銷售的情況在國內發生的幾率還比較小。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們也正在大踏步前進,中保研的成績備受關注、領克和蔚來將WTCR、FE的賽事逐步帶入群眾視野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事件。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為了防止中保研成為“屠龍少年終變惡龍”的劇本再次發生,這裡有必要說說這位“跨界者”的優勢與不足。優勢在於,判定項目中的“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的一項,即使是對比美國的IIHS,也是獨一份的存在,可以更直觀的看出碰撞後車輛的物理損傷和維修費用。

打敗“神車”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中保研

但中保研也有需要補全之處,因為測試標準是向外公開的,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美國的品牌就發生過哪裡碰撞,哪裡補全的應對措施,測試結果也隨之水漲船高。但IIHS進行過一次抽查,這一次25%偏置碰撞不再針對主駕位置,而是副駕駛位置,這一次不少車企都被“打臉”,也促使IHHS將副駕碰撞也列為了日常項目。目前,國內的中保研雖然引進了25%偏置碰撞,但目前也是主要針對主駕位置,副駕還未跟上,倘若後續繼續完善,才是更令人放心的測試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