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寄生蟲》摘得奧斯卡後,Sir已經推過好幾波韓國電影。


不得不承認,這幾年韓國電影確實打出了自己的招牌。


比如韓式犯罪片,純愛片,懸疑片。


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類型,卻總被我們自動跳過。


嗯。


歷史題材電影


要麼無感——


韓國的歷史事件關我什麼事?


要麼鄙視——


韓國那點地方,能有多少歷史?


要麼是對歷史壓根不感冒。


雖然我們的古裝劇、仙俠劇、宮鬥劇數不過來,但正兒八經地講歷史,能有幾部?


談歷史,好像很冷門。


但在韓國本土,每年都會有歷史片進入票房前十,甚至奪得票房冠軍。


今天Sir特意挑選了10部。


在對比關照中。


才發現我們不是忽略了韓國電影。


而是忽略了歷史本身,以及對於“我是誰”的追問。


醉畫仙


導演: 林權澤編劇: 林權澤主演: 崔岷植 / 安聖基 / 柳好貞 / 金汝珍 / 孫藝珍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出自韓影教父級導演林權澤之手。

考究的構圖拍出了難得一見的東方韻味。

在攝影師鄭一成的鏡頭下,悠悠綠草、赤日炎炎、金風玉露、白雪蒼茫……

一年四季,轉瞬即逝。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故事講述活躍在李氏朝鮮末期的傳奇畫家張承業(崔岷植 飾)坎坷的一生。


此人出身貧寒卻天賦異稟,被多方招攬卻從不阿諛奉承。

達官貴人紛紛登門求畫,明明他只要一幅畫就能夠家財萬貫。


但偏偏他不。


不為貪官汙吏畫。


不為天子皇帝畫。


為了讓自己的作品免於“遇人不淑”,他不惜揮刀屠戮。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放著榮華富貴不享,一生貧苦,只與酒和畫相伴。


頗有“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意思。


歷史上,張承業到底是什麼時候在哪裡因什麼而去世,至今仍然是個謎。

導演賦予了他一個壯烈且富有深意的結局——

在眼看國家岌岌可危,他也因為身體機能無法作畫之際,張承業平靜地走進了熾烈的窯火,化成灰燼,把一生熔進了瓷器,用生命煉成了藝術珍品。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醉畫仙》看似是在拍人,實際上卻在借張承業的一生道出了韓民族尷尬的歷史處境。


張承業從臨摹中國畫作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最終成為開創韓國畫系的歷史奠基者。


卻始終無法改變世人。


當時的韓民族缺乏家國觀念,在日本的侵略下,仍不知反思和奮發。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每一部歷史都是當代史。

《醉畫仙》的故事,也震撼著現代的韓國人。


韓國在歷史上,一直很難擺脫強大外族的左右,不論是過去的漢文化,還是後來的日本、美國。


但越是處境尷尬,就越是要為“我是誰”,找準位於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座標。

張承業的掙扎,某種程度上就是韓國電影的掙扎。

出身卑微,渴望著改變世道。


也是《醉畫仙》,在戛納電影節為韓國電影實現零的突破,林權澤獲得最佳導演獎。


從打開一扇大門。


問鼎最高榮譽。

韓國電影人一共用了17年去完成。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桃李花歌


導演: 李宗弼編劇: 李宗弼 / 鄭在恩主演: 柳承龍 / 裴秀智 / 宋清晨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講述李氏朝鮮古典戲劇“唱劇”盤索裡的奠基人申在孝(柳承龍 飾)和他的弟子,朝鮮時代的首位女名唱陳彩仙(裴秀智 飾)的故事。

這種已有300多年曆史的曲藝形式,源於全羅道,流行於朝鮮、韓國及中國東北地區等朝鮮族居住區,2003年被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表演時,一人坐以擊鼓,一人立以說唱,主要以唱為主,說唱結合,以敘事見長。


盤索裡藝人不僅外貌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還要博學多才,對唱曲故事瞭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嗓子、演技和肢體語言。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這部電影講的又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


在興盛時期,盤索裡一直都被看作是隻有男人才能演的曲藝。


直到陳彩仙的出現。

一心想學盤索裡的陳彩仙無懼女子身份和觀眾侮辱登臺獻唱,申在孝聽後破例收她為弟子,並授予她盤索裡技巧。

雖然電影被詬病男女主角年齡差異過大,對陳彩仙心路歷程的變化刻畫不足,劇情轉折也略顯跳躍,但Sir覺得電影最後長達8分多鐘的盤索裡唱段和結局仍然值得一看。


偶像出身,飾演陳彩仙的裴秀智經過一年的特訓後,電影中所有的盤索裡唱段都由她獻唱,這段重頭戲還是能看出努力的成果。

陳彩仙的人生際遇和與申在孝的情愫融進了《春香傳》一曲中,她唱出了女子在封建時代所受的冤屈和與申在孝的感情終歸不會有結果的悲慼。

儘管備受大院君寵愛,但可惜陳彩仙仰慕的,始終是老師申在孝,申在孝也為她寫下《桃李花歌》講述兩人的故事。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雖然電影賦予兩人的故事一個有著希望的開放性結局,申在孝在大雪中即將辭世時,他飽含淚水的眼裡終於找到了那個牽掛的身影。

但在歷史裡,陳彩仙的結局卻只有那麼一句話。

陳彩仙於1876年參加景福宮落成宴,成為朝鮮第一位女流名唱,大院君在位時她作為待命妓生侍奉左右,大院君下臺後去向不明。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古山子:大東輿地圖


導演: 康佑碩編劇: 崔正美主演: 車勝元 / 劉俊相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電影講述朝鮮地理學家金正浩用了30年走遍韓半島,一步一腳印地實地勘察測量,並最終繪成覆蓋朝鮮全境的《大東輿地圖》的故事。

《大東輿地圖》以1:162000為比例,將朝鮮全境按緯線劃分為22個部分,一個部分為一冊繪製,將22冊鋪開,便可成為一幅長約6.6米、寬約4.2米的韓半島全圖。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 上為現實中的摺疊本,下為電影中展開的全圖


地圖上有山脈、河流、島嶼、港口、行政地區、交通網、歷史遺蹟等標識多達11600多個,且道路每十里標記一個點,給出行者帶來極大的方便。

《古山子》的前半段,用令人眼花繚亂的美景鋪開金正浩走遍韓半島的足跡。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後半段則是把故事放在了金正浩和《大東輿地圖》如何成為政鬥犧牲品的悲劇上。


電影塑造出的男主角,出身低賤,卻一生為民繪製地圖。他不畏強權掠奪,對地圖準確度極其執著。


不僅反映出金正浩的工匠精神,還能感受到他廣闊的胸襟和視野。


去還未曾去過的地方就是即將要去的地方

爬過這座山前方還會有更高的山

越過這彎兒後的水還會有更大的水

水外有水,山外有山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可惜固步自封,目光短淺的當權者只把他當做政斗的工具,更為了得到地圖汙衊他和倭寇同流合汙。


金正浩最終落得地圖被禁,下落不明的結局,而朝鮮王朝也漸漸走向沒落。

對於Sir來說,看《古山子》的樂趣在於,歷史與現實的交錯。

因為Sir曾有幸見過,難得展出的《大東輿地圖》原本和金正浩為了防止多次抄寫產生錯誤而親自刻制的可用於印刷的木板這兩大韓國國寶。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 Sir攝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地圖禮讚-朝鮮地圖500年,空間、時間和人類的故事"特別展


而對於我們來說,《大東輿地圖》其實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因為它不僅明示了中朝自明初就以鴨綠江、圖們江為界,同時也證實了長白山和天池一直以來都在中國境內。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導演: 許秦豪編劇: 鄭凡植 / 李智敏主演: 崔岷植 / 韓石圭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訪遍韓國的山川大地。


韓國電影人又把目光投向星空。

講的是發明家蔣英實和朝鮮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的故事。

蔣英實雖賤民出身,但因為有著過硬的科學技術,被世宗大王賞識,從賤民直接升到三品大官。


他也不負眾望地研製出渾天表和日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雨量計。


還研製出自動漏壺——


報漏閣。


有12個木偶分別報時,自晚8時至晨4時擊鼓報時,其他時間則敲鐘報時。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在世宗大王的支持下蔣英實創造出“屬於朝鮮的時間”,還為世宗大王日後創造和頒佈《訓民正音》(即推廣韓文)製作了朝鮮文字金屬活版。

可惜朝中大臣對蔣英實得寵,且手握髮明技術而不滿,將其告發至明朝。

《天文》卻沒有遵循史實來書寫劇本,而是以世宗大王和蔣英實的跨越階級的友情為主線,補充了翻車事件發生的前後,朝鮮王朝的權力鬥爭始末。

曾拍出《八月照相館》和《春逝》等愛情經典的導演許秦豪,將兩人的友情“浪漫化”。


從初遇的惺惺相惜到“看雪看月亮看星星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再到攜手完成共同的發明夢想。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像是拿了愛情劇本的兩位影帝,以加起來超過110歲的年紀,仍然演出了至純至真、可歌可泣的友情。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但史實卻殘酷得多。

負責製作馬車的蔣英實在翻車事件發生後,便從歷史舞臺中突然消失,連死亡的原因和過程都無從得知。


這份美好的浪漫,或許只是人情冷漠的當下,寄託的一份希冀而已。


詞典


導演: 嚴宥娜編劇: 嚴宥娜主演: 柳海真 / 尹啟相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一場關於語言的保衛戰。


因為沒有母語,一個民族就真的滅亡。


在日佔時期,朝鮮語被禁止使用,朝鮮人不得不改日本名字,就連小孩在學校都必須得講日語,否則就會遭到懲罰和毆打。

金畔守(柳海真 飾)原是一家電影院的檢票員,機緣際遇之下換了工作來到一家租書屋當助理。

隨著工作的深入他才發現,這家書屋並不簡單。

暗道通向更大的工作室,而底下還藏有一大堆文字資料。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到底是幹嘛的呢?

原來在這家看似不起眼的書屋裡工作的人,以店主柳廷煥(尹啟相 飾)為首,全是朝鮮語學會的成員,他們在密謀編寫朝鮮語詞典,為了在特殊時期,也不能丟了本國語言。

然而目不識丁的金畔守起初不以為然,和柳廷煥也互看不順眼。

為了持續地工作下去給兒子交學費,他不得不開始學習朝鮮語,學著學著開始上頭,學到能讀小說以後發現了人生樂趣。


詞典也進入了需要大量收集方言,訂立標準語的階段,日本人虎視眈眈不僅隨時上門搜查抓人,還以家屬的生死威脅員工洩密。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詞典》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明明一個看似枯燥的編寫活,在文盲和知識分子的矛盾、朝鮮和日本的矛盾以及要當韓奸還是不同流合汙的掙扎等故事情節的編排下,一點都不無聊。

前半段笑料橫飛,到了後半段為了守護原稿和蒐集方言的犧牲不負貫穿全片的那句中心主旨——

語言就是精神,語言和文字,是民族精神的器皿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而看《詞典》最大感觸的地方在於這一幕。


柳廷煥說他留學回國後,出火車站發現,經過長年累月的薰陶和教育,明明是朝鮮小孩,卻完全聽不懂,認不出,也不會說朝鮮話。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說母語,說方言。


要被當作一項使命看待。


韓國電影提醒了我們。


思悼


導演: 李濬益編劇: 曹喆鉉 / 吳勝賢主演: 宋康昊 / 劉亞仁 / 文瑾瑩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作為2016年的“衝奧”電影,《思悼》的好,絕不僅僅在於劉亞仁和宋康昊的演繹。

電影講述李氏朝鮮最慘痛的一段黑歷史。

朝鮮第21代王英祖(宋康昊 飾),把全部希望寄託在兒子莊獻世子(劉亞仁 飾)身上,可惜世子無心學業也無心朝政,英祖一度讓世子代理國政,卻令理念不同的兩人矛盾越來越深。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 留意宋康昊的眼神


在奶奶以絕食維護世子辭世後,兩人的矛盾達到了頂峰,妻子只顧孩子,媽媽因為英祖的關係不得不與世子保持距離。

無人可傾訴的世子行為越來越乖戾,也更被英祖厭棄。同時英祖發現相比起世子,世孫更具有帝王之風,決意將他培養成接班人。

政敵虎視眈眈,父親的惡意疏遠,兒子的日漸成長,加上世子的窘迫、孤獨、絕望與憤怒成為壓破他精神防線的重擔。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在朝堂的壓力下,英祖不得不把已經陷入瘋癲,甚至不惜持刀謀反(儘管他最後因為兒子放下了刀)的世子關進米櫃,以保全王權。

足足關了8日,將其活活餓死。

李濬益可以說是如今忠武路最能拍出東方韻味的導演,《思悼》無論是精巧的構圖還是悲愴的配樂都為這段歷史增添了更多蒼涼的色彩。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思悼》表面上說的,是王權對人性的腐蝕。

但對於同樣被要求聽教聽話,以孝為先,不得不肩負家庭責任的東亞觀眾來說,這樣的矛盾太過熟悉。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觸目驚心的不僅是歷史悲劇,而是這樣的矛盾,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以至於每次再聽這首代表思悼世子心聲的主題曲《如花開如花謝》,仍然覺得久久不能釋懷。


抗拒:柳寬順的故事


導演: 趙民鎬編劇: 趙民鎬主演: 高雅星 / 金璽碧 / 金藝恩 / 丁夏潭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2019年不僅是韓國電影誕生的一百週年,也是“三·一運動”一百週年。

所以,去年抗日電影特別多,其中引發了大量關注的就是這部《抗拒》。


電影講述的是關於抗日烈士,被稱為“韓國的聖女貞德”柳寬順的故事。

三·一運動後一個月,柳寬順因參與策劃吸引三千多人前來參加的獨立萬歲示威運動,並帶領群眾遊行和呼叫獨立口號,被日本殖民當局抓獲並判處7年徒刑。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抗拒》講述的是柳寬順被入獄後,在西大門刑務拘留所度過的最後一年的故事。

入獄後她仍然為獄友傳遞反殖民統治的思想,在獨立萬歲示威運動一週年,在獄中高呼萬歲口號,受盡酷刑。

電影拍出了柳寬順所受的酷刑,如數十人被關在一個不到三平米房子的監獄內景,被毒打,被長時間關在僅一人可站立的單間裡。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 為了演出這種非人的狀態,飾演柳寬順的高雅星進行了幾天的斷食

但電影並未過度渲染柳寬順的愛國情懷和殘酷的遭遇。


為了避免引起觀眾不適甚至減少了刑罰的種類還以黑白形式呈現(事實要比電影呈現的要殘酷得多)。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儘管只用了非常低的製作成本(約580萬人民幣),收穫了兩倍多的票房,成為去年獨立電影票房冠軍。


在光影對比所營造出的環境和高雅星過硬的表演共同作用下,以平淡卻富有力量的方式呈現出柳寬順在最後時光仍然不屈不撓,為自由無怨無悔的節氣。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最後柳寬順因營養失調和刑訊拷問致死,死時還不足18歲。

出身梨花學堂(現梨花女子大學)的柳寬順被重提的意義在於,對平等和自由的抗爭故事不僅發生在一百年前,也發生在現在。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東柱


導演: 李濬益編劇: 申淵植主演: 姜河那 / 樸正民 / 金仁宇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與《抗拒》一樣,都是黑白片。

相比起《思悼》《王的男人》濃烈的悲慼,《東柱》可以說是李濬益導演最為內斂的一部作品。

雖然豆瓣評分沒過8,但Sir覺得,這才是李濬益目前最好的電影。

講述日佔時期,姓名、母語、夢想都被抹殺的黑暗時期,朝鮮族詩人尹東柱(姜河那 飾)和表哥兼發小,獨立運動家宋夢奎(樸正民 飾)在時代洪流下因觀念走上不同的道路,卻最終殊道同歸的故事。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相比起那些滿腔熱血,振臂高呼的愛國詩人,《東柱》簡直可以說是詩人尹東柱的“羞恥”故事。

論才華,他沒有宋夢奎好,人家的散文登報了他沒有;論成績,他也沒有宋夢奎厲害,人家考上了好大學他也沒有;論行動力,他也不行,因為他只想寫詩,對搞革命沒有興趣。

在歷史進程中,被熱烈歌頌的註定是像宋夢奎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的“出頭鳥”,而並非作為“影子”存在的尹東柱。

而《東柱》好就好在,沒有隻放大熱血的革命家的怒吼,忽視微弱卻有力的羞愧和自省

李濬益導演通過尹東柱和宋夢奎兩個角色對革命、對文學、對時代、對自身價值的差異化描寫,拍出了年青一代的兩種心態的碰撞。

從一開始兩人對文學作用的爭執,尹東柱認為詩文能表達思想形成力量,宋夢奎卻認為詩文無法凝聚力量,只是沒有勇氣改變世界的藉口——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但隨著尹東柱被日軍當眾剃頭,他質樸的夢想遭到毀滅,宋夢奎革命一次又一次失敗,在行動未開始就被扼殺。


在時代的巨輪下不得不面對理想破滅的慘烈,成為兩人觀念改變和和解的轉折點。


面對國難,有的人可能像宋夢奎般熱血憤怒,有的人可能會像尹東柱般“鴕鳥”憋屈,更多的人可能處於兩者之間不斷拉扯。

《東柱》審視了尹東柱身上“愛國詩人”標籤的背面。

他原本不過是一個迷惘,自卑,只想徜徉在詩歌世界的平凡青年,但他的不凡在於,在他承認了這種“自私”和“懦弱”之後,卻仍然能迸發出力量和信念。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他寫詩歌,不是為了報國;


而是因為愛詩歌,所以選擇投身真理。


當我們為一個詩人冠上“愛國詩人”的頭銜時。


往往也屏蔽了他最耀眼的地方。


南漢山城


導演: 黃東赫編劇: 黃東赫主演: 李秉憲 / 金倫奭 / 樸海日 / 高洙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熔爐》《奇怪的她》導演黃東赫的作品。

也是近年最被低估的韓影之一。

礙於歷史題材和時長的關係。不少人對這部電影望而卻步,但當你靜下心來。

《南漢山城》不同於其他一味地煽情或篡改史實的古裝影,而是罕見地道出了李氏朝鮮的屈辱史“丙子胡亂”。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1619年,明朝衰落,後金崛起,皇太極於1627年入侵朝鮮,礙於後金武力強大,朝鮮不得不與之結盟。


但當時朝鮮上下仍然親明,對後金抱以敵對的態度。

然而隨著明朝和後金的矛盾日益增加,1636年皇太極正式由汗改稱皇帝,改國號大清,族名滿洲。

同時為了解決遺留的朝鮮問題,再次帶軍入侵朝鮮,朝軍完全無法抵擋,節節敗退,國王仁祖不得不從漢陽退守南漢山城。


電影把很大一部分篇幅放在朝堂,主戰派和主和派之爭。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主戰前景不明,若明金交戰,選錯隊很可能會被團滅;

主和卻是顏面過不去,朝鮮雖小但仁祖好歹也是王,得屈服在胡虜簡直是奇恥大辱。

而《南漢山城》好就好在,對於兩派的刻畫,並非簡單的二元對立,而是雙方都是忠臣,只因政見不同,不得不針鋒相對。

最精彩一段,出自主戰派金尚憲(金倫奭 飾)和主和派崔鳴吉(李秉憲 飾)的辯論。

無論是兩位影帝的表演,還是一來一回的臺詞battle,以及當中涉及的政治哲學碰撞,無論看多少次,都仍然覺得過癮。

Sir還是直接放上這段的臺詞。

-微臣願意死的輕於鴻毛,支撐比死還要重的生命。

-死並不輕於鴻毛,殿下。尚憲所說的死,是無法支撐性命的。

-鳴吉無法分辨生和死,是將生死混為一談,將生變成了恥辱。

-無法忍受恥辱,但可以忍受死亡,殿下,請不要想和天下百姓一起死。

-一個國家的君王,在面對蠻夷的時候,應該接受的是正大光明的死,怎可在全天下的百姓面前恥辱地乞求活命!臣無法旁觀,侍奉這樣的君王。請在此地砍了微臣的腦袋。

-到底什麼是國君?就算在蠻夷的腳下,只要能為了自己國家的百姓創造活路,才是微臣和百姓的從心底跟從的國君。請先砍了微臣的腦袋,請殿下忍受……這份恥辱。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然而,被金兵圍困多日後,朝軍彈盡糧絕,明朝援軍遲遲未到,萬分掙扎之下為保全國民,只得向大清俯首稱臣,仁祖不得不去冠素衣,行三叩九拜之禮。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全片風格冷峻且剋制,如詩如畫一般的取景,再加上坂本龍一的配樂,娓娓道來了朝鮮在夾縫中求存的艱難。

《南漢山城》的難得在於,它選擇以極大的隱忍和誠實,去面對這段屈辱史。


甚至對於敵人的刻畫,也極其可觀,尊重事實。


只舉一例——


電影中的滿人說著滿語,留著標準的金錢鼠尾辮(更大面積的光頭,只有後腦勺一小撮頭髮)。


在我們的影視劇中,早就只剩下了“歷史修訂版”。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茲山魚譜


導演: 李濬益主演: 薛景求 / 卞約漢 / 李靜恩 / 敏度希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除了以上十部電影,今年還有這部值得期待的新作《茲山魚譜》。

講述朝鮮時代著名的哲學家和發明家丁若鏞的長兄丁若銓(薛景求 飾)在流放時期與島上青年昌大(卞約漢 飾)相見後分享超越身份和年齡的友情,以及一起編寫《茲山魚譜》(介紹韓國魚類的百科全書)的故事。

在拍出了《思悼》《東柱》兩部佳作後,李濬益再次將鏡頭對準一個“悲劇人物”。

在弟弟的耀眼光環之下,自己又被流放之際,丁若銓如何編寫《茲山魚譜》並創造屬於他自己的哲學?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以上,便是Sir精選的韓國古裝歷史電影片單。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會疑惑,為何要推薦韓國古裝歷史電影?


因為近幾年,隨著韓影的繼續發展,不僅是現代題材的電影越來越多樣化,古裝歷史電影也開始掘棄過去浮誇的自嗨,向寫實主義邁進。


從前,大多一笑置之。


如今,慨嘆卻越來越多地出現。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是啊。


為什麼被我們列為“四大發明”的指南針。


總得在別人的電影裡出現?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 《古山子:大東輿地圖》


為什麼我們的作家能寫出《許三觀賣血記》這樣的故事。


卻總得別人來拍?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有人說,韓國人最喜歡“搶”別國的歷史。


但,我們制止韓國人的“搶”。


是為了幹什麼呢?


就是為了把歷史晾在空泛、抽象的一句“上下五千年”裡嗎?


他們能拍出醉畫仙張承業,我們難道就沒有顧愷之、李唐、趙孟頫?


他們能拍出蔣英實、金正浩,我們又怎能忘了張衡、祖沖之、徐霞客?


當然。


我們在自己的電影中也能找到歷史的蹤跡——


《畫聖》《王勃之死》《柳如是》《魯迅》《一輪明月》《大唐玄奘》《大明劫》……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但無論是數量還是分量。


都不足以與韓國電影相比。


更與我們厚重的歷史不相匹配。


歷史人物不是隻活在教科書必考的知識點裡,銀幕上的歷史也不該只有皇帝和他的後宮。


反觀韓國電影人。


已經從“我們要拍自己的故事”。


到了“我們要用影像重新構建自己的民族認同”。


讓歷史的底片顯影。


為歷史的人物招魂。


與其說拍攝歷史題材是導演的責任或者灌輸。


不如說是對大眾熱情的回應。


同樣是抗日題材,可以有《暗殺》這樣的爆米花商業大片,可以像《詞典》這樣拍出對語言和文字的守護,還可以有《東柱》這樣令人“羞愧”的自省;


同樣是拍女性題材,可以有《桃李花歌》為愛為理想盡全力綻放,也可以有《抗拒》這樣若為自由故,生命皆可拋的堅毅;


同樣是大院君這個人物,在《桃李花歌》裡他可以是殘忍狡詐令陳彩仙和申在孝被迫分離的“惡人”,《古山子》裡他又可以是在最後時刻出手相救放金相浩去完成地圖的“理解者”。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詞典》《抗拒》和《東柱》,更是同一個時期所發生的的,不同人不同角度的故事,但歸根到底說的都是國家獨立,民族自強。


都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每一個值得回顧的足跡。


就像不久前,Sir看到謝飛導演在豆瓣上對電影《天文:問天》的評論。


這部韓式“主旋律”,涉及反明朝控制的劇情,我們或許難以帶入。


對此,謝飛如此評價:

其實歷史永遠有著多面性,要辯證著看……藝術作品從來不是教科書,是作者表達意願思想的載體。


消失的國產片,這種我最不忍心


確實。


你會發現,近幾年的韓影,無論是羞愧、屈服、崩潰、壓抑等體現民族劣根性的自黑,你都能在他們的電影裡找到。


歷史不是隻有自豪、光榮、偉大才能夠被記錄。


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從來就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一個角度。


我們不願意拍歷史。


或許是因為我們有太多歷史可以拍了。


又有太多不可以拍。


“上下五千年”作為一個整體,固然燦若星河。


但一個個畫家、戲曲家、詩人、天文學家……才是照亮我們文明的星斗。


看清他們。


珍視他們。


才會讓我們在最黑的夜裡,也依然記得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