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熊啊,最近真的好焦慮哦。”


後臺有位姑娘向熊傾訴說,復工之後有各項KPI考核,壓力特別大;


白天坐立不安,晚上也因為太過焦慮而失眠……


焦慮就好像流行性感冒一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熊的後臺;

每一位訴說焦慮的朋友,都因為各種事情緊張、擔憂。

而要熊說,今兒這位朋友還真是找對了熊~

這是因為呀,熊最近淘到了一本好書,可以幫大家解決焦慮這個疑難雜症;

它就是“抵抗焦慮完全手冊”:《焦慮你好》。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書的作者,是來自美國的知名作家:安珀·雷。

身為作家的同時,安珀也是一名出色藝術家,她的作品在20多個國家廣為傳播;

也曾與Kate Spade、蘋果、亞馬遜和聯合利華等知名品牌進行過合作。

她的藝術作品也更是被《財富》、《福布斯》、《時代》等多家雜誌相繼稱讚。

而如此事業有成的安珀,也時常對生活和工作感到焦慮;

在與焦慮的相處和對抗中,她也慢慢堅信,傾聽內心的聲音,尋找真實的自己,就是擺脫焦慮最好的辦法。

因此在這本書中,安珀分享了自己的真實故事以及自己的抗焦慮心路歷程;

幫我們分析了生活中那些焦慮的來源,並且提供了深具可行性的抗焦慮方案——“抗焦慮練習圖”。


熊今天,就從中挑選出5張最實用的“抗焦慮練習圖”分享給大家:

“這5張圖,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

熊希望,每一位小夥伴都能擺脫焦慮的困擾,找回真實快樂的生活~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內心真實想法,比“應該”做的事更重要。


如作者所說,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焦慮,是源於對“不想做卻應該做的事情”的無奈。

比如,我們都應該工作,但是眼前這份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

在渴望改變與安於現狀中不斷掙扎,感到十分焦慮。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在作者看來,想要擺脫這種無奈的焦慮,就要探索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

為了幫助我們看清內心渴望的目標,作者設計了這樣的抗焦慮練習: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即,除了“我應該做的事”之外,我們應該想想“我其實可以做”的事。

按照這張圖,將自己的現狀與真實感受記錄下來,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也會慢慢在腦海中浮現;

當明白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也就能夠努力去追尋自己的目標,焦慮也就會逃走啦~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要試著簡化目標。

“天啊,我怎麼會這麼忙,時間完全不夠用啊!!”

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應對各種事情時,常常會讓我們感到焦慮。

因此作者告訴我們,與其希望同時做好十件事,不如專注於做好一件事;

而這就需要我們主動捨棄一些,並不是那麼重要的項目。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以作者為例, 環球旅行、攝影課、演講等都是她想做的事,然而她覺得比起這些,她更想做的事情是:出版自己的書。

所以她開始簡化她的目標,放棄了部分與寫書無關的項目,並且專注於創作。


下面這張抗焦慮練習圖,可以很快讓我們找到那個更重要的事: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像這樣在紙上列出自己“想要做的事”和“更想要做的事”,我們就能清晰地發現自己最關心的那個目標;

當我們將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其中,也就不再感到焦慮了。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不去比較,會減少很多焦慮。

在作者看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焦慮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


他人的成功作為標準來評判自己,讓自己陷入沮喪:


“我沒有他好,我覺得我比不上他。”

“我可真差勁啊!”

而作者安慰我們道,世界上沒有兩個有完全相同背景、處境甚至天賦的人;

若我們將注意力集中於他人的成就上,就會使我們忘記關注自身。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作者認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發現自己的進步,而是與過去的自己進行比較;

所以,我們可以在紙上列出自己認為的“去年十個最佳時刻”: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這麼一來,我們會將注意力轉移回自己身上;

關注現在的自己相比過去的自己,是否有進步,也能不斷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拋棄失敗的羞愧感,勇敢地接納失敗。

很多人可能會因為一些失敗的經歷,感到特別“羞愧”:


陷入對自己的否定中,覺得自己是一個無比糟糕的人。

作者認為,自我否定是因為我們害怕面對失敗,選擇逃避的一種方式;

而它就像一個催化劑,大大增加了我們的焦慮感。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所以作者說,勇敢地接納失敗,能夠幫擺脫否定自己焦慮感。

對此,她也提出了一個小妙招:

當我們因否定自己而感到羞愧時,可以寫下羞愧的原因,並且思考這種感覺是否是真的。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舉個簡單的例子:


1.找原因


我很羞愧,因為這個月的kpi沒能達標;而我把這件事當成我比別人差勁的證明。


2.真偽鑑別


我相信這種感覺的證據是:通過一件事就可以否定一個人;

我不相信這種感覺的證據是: 僅僅通過一件事是不能否定一個人的。


像上述例子這般,當我們理清思路就會發現,我們其實只是有一段失敗的經歷,但這並不等同於我們是失敗的人;


“對事不對人”,找到需要改進努力的方向,我們自然也就不會胡亂焦慮了~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拒絕完美主義,跟焦慮說拜拜。

或許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看起來是完美的,因此要求自己要事事都要盡善盡美。

而在作者看來,要做到完美很難,我們的心裡也會因為沒達到理想目標而受挫,從而倍感焦慮。


她認為,只有我們改變“完美”的念頭,相信自己足夠優秀,就能擺脫完美主義的焦慮。


因此,她建議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練習: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寫下自己對“足夠優秀”的看法,去了解什麼樣的定義是讓自己痛苦或是活力滿滿的。


這樣一來,其實我們也會發現,“足夠優秀”並非十全十美;


只要足夠努力,就足以稱得上足以優秀~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煎和熬是都是變美味的方法,加油也是。”


焦慮的日子一定很煎熬吧

但是大家

還是要加油噢


嗯,好好加油

未來正在變“美味”呢


各位,晚安~


焦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5張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