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1975年,在湖北鄖縣(今十堰市鄖陽區)丹江口水庫西岸發掘出一座唐代墓葬,墓主是“高祖武皇帝之孫,太宗文皇帝之子雍州牧

濮王李泰”。 沉眠於此的還有唐代“神堯皇帝之曾孫,太宗文武皇帝之孫,雍州牧魏王之元子嗣濮王李欣”,李泰之妃閻婉,以及李泰的次子李徽。直到唐大中九年(855)年,李氏後人還將李泰兒媳周氏的墓遷來鄖鄉,大約兩百年來李泰家族一代代人都安息在這裡。

李泰和他的家族沒有葬於帝陵,而是葬於貶謫之地有唐一代只出了這麼一個特例。這是全國唯一一個葬於京畿之外的李唐皇室家族。在陝西和鄖縣之外,再也沒有發現過唐王墓葬。

如果我們把如今已經發掘的李泰、李徽、李欣、閻婉的墓按照安葬時間來盤點一番,就會發現,不到四十年間,李泰家族的面貌完全敗壞。李泰墓之中還有不少金玉珍寶,他的王妃閻婉歸葬鄖鄉時,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東西隨葬了。當初風光無限的魏王,失勢以後也很淒涼……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遺址全景

(一)李泰:東園秘器與金玉之寶

長孫皇后為唐太宗李世民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李承乾、次子李泰和三子李治。唐太宗最寵愛的,不是長子李承乾,也不是後來登上皇位的李治,而是李泰。

李泰天性聰慧,《舊唐書》說唐玄宗稱讚他“文辭美麗”, 《新唐書》說他“有美名,帝愛重”,受寵遠在皇太子李承乾之上。李泰為魏王時,據說 “三品以上多輕魏王”。這恐怕只是流言,卻讓李世民大怒而召集三品以上官員痛加斥責,說“隋文帝時,一品以下皆為諸王所頓躓,彼豈非天子兒邪!”。他要為魏王討個公道,“房玄齡等皆惶懼流汗拜謝”。《舊唐書》說,在貞觀十七年以前,太宗“每月給泰料物,有逾於皇太子。”

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被廢黜,長孫無忌等重臣反對與明爭暗鬥的李泰入主東宮,李世民接受了他們的意見,改由仁懦的李治接任太子。為“社稷之計,斷割恩寵”,

李泰被髮放到鄖鄉。《資治通鑑》說,貞觀二十三年太宗辭世時,諸王都歸京奔喪,“濮王泰不在來限”,學者們懷疑這個不近人情的極端措施出自與李泰對立的輔政權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之手。萬念俱灰的李泰在太宗去世三年後也死於鄖鄉,年僅三十三歲。朝中權臣對李泰嚴加防範,導致李泰死而不赦,失去了像謀反被廢的太子李承乾一樣陪葬昭陵的資格。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鄖陽博物館的李泰墓復原展廳

在鄖鄉這個家族墓地中,只有李泰墓還多多少少能看到一些皇室的氣象。墓全長三十多米,墓室頂部為穹窿頂,繪有銀河及星象圖,四壁以及墓門、甬道繪有花卉、人物等壁畫,遺憾的是受到水浸和被盜等因素影響,壁畫保存情況不佳,只有一些殘跡尚能觀看。在鄖陽博物館中復原了李泰墓室,大體可以看出李泰墓的構造。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鄖陽博物館李泰墓復原展廳的穹隆頂

即使曾多次被盜,李泰墓仍然出土了文物三百餘件,金、銀、玉璧、儀仗騎馬俑、馬上樂隊俑等都有發現。出土的一隻金獅,作撲食狀,造型孔武有力,工藝精良,重達158.9克。還出土有一隻金箔包裹木胎的金花,由三重花瓣組成,含苞待放,盡顯王室氣象。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金獅,唐。鄖縣李泰墓出土。高2.5、長7.5釐米,湖北省博物館藏。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包香金花,唐,1975年鄖縣李泰墓出土。高3.6、花徑1.8釐米。重41克。湖北省博物館藏。 ​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玉璧,唐,1975年鄖縣李泰墓出土。

從表面看,唐高宗李治待李泰不薄,曾詔他可“開府置僚屬,車服羞膳,特加優異”,李泰去世時,李治“從優厚諡,曰恭王禮也”,還“賻物三千段,米粟三千石,賜東園秘器,葬事官給”。所謂所謂“東園秘器”就是賜給功臣貴戚的棺槨,唐代虞世南、尉遲敬德、李績、吳黑闥等名臣都曾被賜以東園秘器。但是,李泰在鄖鄉的真實處境恐怕並不那麼好。

李泰墓中共出土金條19條,總重量1341克,最大的一條完整金條的重約150克。此外還出土11塊金塊,總重量為234克,最小的金塊只有數克。金條表面顏色存在差別,可能其成色不完全相同。金條曾經被切割過,有的還不止切割過一次,它們可能是作為貨幣在交易中使用的。有人猜測認為,這些金條的製作水平不高,很可能是製造於鄖縣當地,說明李泰在鄖縣時處境艱難,只能將從京城帶來的金器重新熔化後,鑄成便於切割的小金條,用來維持生活。李泰死後,這些沒有使用完的金條就被帶入墓中隨葬了。但不管怎麼樣,能夠有這麼多貴重的金器、玉器隨葬,說明李泰在時,王府大體還能支撐得住。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李泰墓出土金條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彩陶騎馬儀仗俑 唐 鄖縣李泰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

(二)李欣與李徽:邊緣時刻

李泰是貞觀時期奪嫡鬥爭的的敗北者,最終被黜,客死鄖鄉,之後其家族的命運也急轉直下。《舊唐書》中一筆帶過地說了“(李泰)二子欣、徽。欣封嗣濮王,徽封新安郡王。欣,則天初陷酷吏獄,貶昭州別駕,卒。”直到李欣、李徽等人的墓誌出土,獲得更豐富的信息之後,我們才知道這簡單的數十個字,包含了多少辛苦。

李泰兩個兒子裡,先去世的是次子李徽。按照考古發掘出的墓誌記載,李徽字玄祺,李世民去世以前,“貞觀廿一年(647)封順陽縣開國侯,食邑七百戶”,此時他不過四歲。唐高宗永徽三年(652)李泰去世,次年李徽改封新安郡王,食邑三千戶。“永淳二年(683)九月寢疾薨於均州鄖鄉縣”,享年四十歲,次年葬於李泰墓附近。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李徽墓誌

李徽墓早年被盜,僅剩隨葬品82件,以陶器、瓷器為主,另有鐵、銅、石質器皿等等。其中三彩龍首杯、三彩瓶、三彩角杯、三彩盂等,色彩絢麗、造型瑰美,很可能來自中原北方。墓中有以花草與人物為主的彩繪壁畫,墓室頂部殘存有星象圖。從發掘出的器物來看,數量還算豐富,製作比較精細,大體維持著上層貴族的體面。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唐三彩龍首杯,李徽墓出土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唐三彩鳳角杯,李徽墓出土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唐三彩高頸瓶,李徽墓出土

中國古代流行青瓷,白瓷從北朝晚期出現,它和白瓷的區別主要在於原料中含鐵量的不同。唐代時白瓷發展成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這些潔白勻淨的唐代白瓷是後來青花、釉裡紅、五彩等各種彩繪瓷器的基礎,堪稱中國製瓷技術的一座里程碑。李泰墓出土的瓷器不多,下面這件四系白瓷罐渾圓飽滿,有豐腴肥碩之感又不失質樸大方,正是唐代白瓷器的風格。可能李徽繼承了父親李泰的文藝氣質,墓誌銘中稱其“門羅雄戟,室富歌鐘,恬淡自居,清貞寡慾”,在他的墓中出土了一座白瓷鏤空圈足硯,器型規整,胎釉結合緊密,保存完好,也是早期白瓷精品。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四系白瓷罐,唐,1975年鄖縣李泰墓出土,圖片拍攝於湖北省博物館。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白瓷鏤空圈足硯,唐,1985年李徽墓出土,圖片拍攝於湖北省博物館。

李欣是李泰長子,史書基本沒有他的事蹟,墓誌銘中記敘的內容也相當簡略。只知道李泰去世之後,“有制令襲封濮王,(欣)仍拜使持節潁州諸軍事、潁州刺史,往尋陷酷吏,謫居環州(今廣西環江縣),中途遇禍,薨於桂州旅舍。”這段記錄可以和閻婉墓誌銘參照:“垂拱之際,有命除子嗣濮王欣為穎州刺史。無何令環州安置,未至,構禍薨於途中。”垂拱(685-688)為唐睿宗李旦的年號,實際上

武則天當政。李欣雖然襲封濮王,但經歷堪稱坎坷,曾被酷吏所害,五十餘歲就受到構陷而死於客舍。身為唐王居然受此待遇,恐怕是因為武則天想打擊李唐宗師,消除潛在威脅。他去世後不久的690年,武則天登基稱帝。

李欣墓兩次被盜,陪葬器物所剩無幾,只有銅飾花片、鎏金小馬鐙、墓誌等少數。在慕道西壁殘存一個戴進賢冠飾金蟬珥貂的侍臣頭像。從當時政治局勢考慮,是墓中珍寶都被盜走,還是原本就沒有多少東西隨葬,實在難以判斷。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戴進賢冠飾金蟬拜貂的侍臣頭像

(三)閻婉:王妃清寒如此

李泰墓中還能見到一些金器和玉器,他兩個兒子墓中則幾乎見不到什麼珍玩。這倒未必完全是被盜的原因。李徽去世於683年,李欣去世於685-688年,考慮到武則天當政時期曾大肆迫殺李唐宗室,李泰家族岌岌可危,能不能厚葬這兩位已經相當邊緣的王爺,真是令人懷疑。

沒有被盜擾的李泰王妃閻婉(去世於690年)墓葬中的器物,就能看出李泰家族的迅速沒落。閻婉的父親是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之兄閻立德,官至工部尚書、大安公。按照墓誌銘,閻婉“年十一膺選歸王”, 年紀輕輕就嫁給李泰,之後隨侍身邊二十年。李泰從長安徙居鄖鄉,她也隨著李泰父子兩代顛沛流離。她活了六十九歲,送走李泰之後,又目睹李欣、李徽二子之死,“羈旅艱虞,沉憂成疾,以天授元年九月八日奄薨於邵州官舍”,葬於洛陽。開元十二年(724年),襲封濮王的李泰之孫李嶠將她遷葬回鄖鄉的家族墓地。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閻婉墓誌

閻婉墓保存較好,然而這個墓中的隨葬品之寒磣也讓人看出李泰家族的窘境,數量既少,品質亦不高,完全不能與她王妃的身份相匹。墓中總共出土了十多件隨葬品,銀質的僅有一下腮托,陶器類只一罐一缽,其餘是銅鏡、銅飾等等不算珍貴的器物。除這些之外,就只有一方墓誌銘。多少還能代表她堂堂王妃地位的,恐怕要算墓室的壁畫了。虧得遷葬時李嶠仍襲得濮王之位,王族的尊貴和豪奢,在這位王妃的墓中竟然完全見不到了。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閻婉墓隨葬的青銅鏡拓本


李泰之後,這支皇家血脈迅速凋敝,武則天當政時期顯得更加淒涼。李嶠也曾襲封濮王,擔任國子祭酒,但他去世時,已經被貶為鄧州別駕,靠追封成了新安郡王。李泰家族的勢力越來越弱,到了唐代晚期的大中九年(855),後人們想把李欣之妃周氏的墓葬遷到鄖鄉時,都不得不仰仗當地官員鼻息,“假武當太守之殊力”了。此時恐怕很少有人會他們當是李唐皇室的真正後人,雖然他們明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子孫。

(四)結語

從李泰墓,到李欣、李徽墓,再到閻婉墓,局面愈來愈壞,到閻婉時,已經很悽清了。李泰家族在這不到四十年裡風光喪盡,奄奄一息。當年的長安風流都被雨打風吹去,只剩鄖鄉的幾抔黃土。

遙想當年,李世民曾經那麼喜愛李泰。李世民有追慕風雅的一面,李泰也“少善屬文”,“好士愛文字”,去世後還留下了二十卷的文集。武德七年(624年),歐陽詢等人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一部完整的官修類書《藝文類聚》,貞觀十六年(642),李泰就主編完成了550卷的大型地理著作《括地誌》。他的才華遠勝李治,但他大約也沒想到,自己做皇帝的父親、所謂“天可汗”李世民,竟然拗不過一群大臣。《括地誌》完成僅僅一年,李泰就因為謀嫡而降封。從此以後,李泰再也沒有回到長安。


陝西以外唯一李唐皇室家族墓地:太宗之子留在湖北十堰的人間淒涼

《通天狄仁傑》中的濮王李泰

爭儲失敗的結局無比慘痛。之後數百年裡,這一支名正言順的皇族子弟大多隻能留在遙遠的鄖鄉,一代代默默守著祖先濮王的墳塋。大唐的輝煌氣象堪稱中國古代各個王朝的最高峰,但從李泰被髮放到鄖鄉起,李泰家族就被逐下舞臺,這輝煌實際上和他們再也沒有多少關係。

尊貴最是帝王家,無情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