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始祖老子可能既不姓老也不姓李,而是姓嬴,同秦始皇同宗

相信很多喜歡道家文化和《道德經》的朋友都有過這樣的困惑,道家文化的始祖老子到底姓老、還是姓李?

近來開始研讀《道德經》,這個問題又縈繞在眼前,禁不住上網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大致解開了長期困惑自己的一些問題。原來,”老子“其人可能既不姓老、也不姓李

我這裡真的不是故弄玄虛,這是與遠古時期,也就是先秦之前的古代姓氏文化和姓氏制度密切相關。

道家始祖老子可能既不姓老也不姓李,而是姓嬴,同秦始皇同宗

老子



"老子”姓老姓李之議自漢至今由來已久,唐朝皇家認祖歸宗更使之撲朔迷離

查閱網上或者一些有關老子的書籍資料,關於其身世的說法有很多,甚至一些說法明顯帶有神話色彩。但比較普遍的說法是老子姓老,名聃,別名李耳。

相傳,老子的父親叫老佐,是宋平公時期的宋國上將軍,在一次宋楚之戰中戰死。當時老佐的夫人已經身懷六甲,即將臨盆。老佐戰死後,老佐夫人在一名參將和兩名侍女的陪同下倉皇逃命,經過七天七夜漫無目的的奔走,最後到達了當時的陳國苦縣——即今天的河南鹿邑,並在那裡產下了老子。

道家始祖老子可能既不姓老也不姓李,而是姓嬴,同秦始皇同宗

河南鹿邑

據說,初生的老子耳朵出奇的大,尤其耳垂特別長,於是老佐婦人就為其取名為”聃“,就是耳朵大的意思,因為父親姓老,故名老聃。

那麼老子又名“李耳”是怎麼回事呢?因為老子出生那年屬虎,而這個孩子又生得比較奇特,當地鄉親便喚他為“小狸兒”,也就是“小老虎”的意思。按照當時江淮一帶土著口音,“狸兒”發音很像“李耳”,久之,李耳就成了老聃的別名了。

按照春秋時期的稱謂慣例,那些德高望重的仕子名家,人們往往在其姓或氏之後加“子”稱呼,比如老子、孔子等等,所以,成年後的老聃一般被人們稱為“老子”,很少有人再提及“李耳”這個稱謂了。

道家始祖老子可能既不姓老也不姓李,而是姓嬴,同秦始皇同宗

老子

老子姓李一說,卻在唐朝盛行一時,這主要是因為唐王李氏接管天下後的認祖歸宗引起的。

唐朝皇家姓李,但卻是鮮卑少數民族血統,開國皇帝李淵便感覺不夠榮耀,不足以臣服天下,於是便組織當朝的文化人向上追溯,找尋李氏家族裡與自己有關聯的更加顯赫的人作為始祖,這樣一來便找到了老子。

後世史料多認為唐朝皇家認老子為祖是在借之抬高自己的血統地位,這無可厚非。但這卻不是一件草率的事,這是在給自己找祖宗,不是隨便攀個什麼親戚,而這個祖宗認定後還要世代供奉,在那樣一個高度重視祖宗祭祀的封建時代,即使一般的平民百姓家族也會鄭重其事,何況這是一個堂堂的李氏皇族。

道家始祖老子可能既不姓老也不姓李,而是姓嬴,同秦始皇同宗

李淵

《禮記·曲禮下》就說:“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在古代祭祀是一件莊重的事,在皇家更是天大的“禮”,祭祀了自己不該祭的人叫“淫祀”,是折福的。所以,唐朝皇帝當時一定是找到了相關的老子姓李、且與他們李家王朝有一定關聯的證據。《新唐書·宗室世系》就有這麼一段話:

李氏出自嬴姓,帝高陽氏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女華生皋陶,字庭堅,為堯大理。生益,益生恩成,歷虞、夏、商,世為大理,以官命族為理氏,至紂之時,理徵字德靈,為翼隸中吳伯,以直道不容於紂,得罪而死。其妻陳國契和氏與子利貞逃家於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改理為李氏。利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為陳大夫,家於苦縣。生彤德,彤德曾孫碩宗,周康王賜采邑於苦縣。五世孫乾,字元果,為週上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生耳,一字聃,周平王時為太史。

這就比較具體而詳實了,如果以上這些資料都是李皇帝家杜撰的故事,也不可能騙得了滿朝的文化人啊,那樣豈不更加貽笑大方、事與願違了嗎?所以這段史料應該也是可信的,起碼是有一定依據的。

道家始祖老子可能既不姓老也不姓李,而是姓嬴,同秦始皇同宗

老子

從上面這段史料,我們可以獲得以下幾個重要信息:

其一,老子的父親名叫李乾,是周朝上御史大夫。這一點比本方開頭說他是老佐的兒子更靠譜,因為老子能夠做到周朝國家圖書館的館長一職,如果沒有相當的文化修養和家族地位是不可能的,而作為御史大夫的兒子就一切順理成章了;

其二,李耳、李聃都是老子的名字。也有一種說法,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名聃;

其三,李,是老子家族的氏,不是姓。李氏有可能姓“嬴”,同秦始皇同宗。——這一點在後邊的論述中還要用到,先放下不說。

由此可見,老子姓李,還是姓老都有比較確鑿的證據。那麼究竟哪一個說法對呢?其實,有可能都不對。這得從遠古時期關於“姓”和“氏”的傳統文化習俗來找答案


遠古時代,古人的“姓”和“氏”是不同的。老子的“老”和“李”可能都不是“姓”,而是“氏”

先秦時期,特別是春秋以前,古人的姓和氏是有區別的,姓氏合用是秦漢以後的事。北宋文化學者鄭樵所著《通志·氏族略敘》中對此有專門考證: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從這個論述可以看出,先秦時姓和氏是有區分的,一般地位顯貴的人有氏,地位低下的人則沒有。但是這只是個規矩而已,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姓氏使用上實際是很不規範的,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當時的人可能一個人有多個氏,往往容易混淆;二是人們的稱呼,有時稱姓,有時稱氏,而不是嚴格的按照男稱氏、女稱姓來執行,難免就會弄亂。《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就記載了晉國執政範宣子對自己姓氏的介紹:

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

範宣子名士匄,上面話中的“匄”即範宣子。由此可見,範宣子一個家族先後就有5個氏,所以,這五個氏都可以用來稱謂範宣子。

道家始祖老子可能既不姓老也不姓李,而是姓嬴,同秦始皇同宗

老子行教

孔子也是這樣的情況。孔子的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本姓子,後來借用先父孔父嘉的名,以孔為氏,以後姓氏不分,孔子也就以孔為姓了。

楚國文化名士屈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人,他其實同楚王同姓羋,屈、熊都是他的氏,稱呼他為屈子實際是用氏後加子而成。

同樣,秦始皇嬴政姓嬴,但他的氏卻是趙,因此又可以稱他為趙政。

上面我羅嗦了這麼多,其實是為說老子做鋪墊的。

據史料記載,先秦時期“老”已經是一個姓氏了,這個姓的起源出自老童。《風俗通》就有”顓帝老童之後“的語句。由此可見,老姓可能都是顓頊之後的分支,老子的”老“有可能是他的真姓。

至於老子姓李的說法,唐朝的考證其實已經說明”李“是老子的氏了,但卻說出自嬴姓,這就無法說清楚了,我們在這裡暫且不去深究。即使不採納唐朝皇家的結論,仍借用本文開首的說法,老子是老佐的兒子,但他的母親姓李,按照當時姓氏制度規範,將母姓作為自己的氏應該是合制的。從這一點也可以說老子的氏為”李“。

道家始祖老子可能既不姓老也不姓李,而是姓嬴,同秦始皇同宗

秦始皇嬴政



【方圓居文化】結論:

1、老子所處時代離我們太久遠,而關於他的傳說被太多的賦予了神話色彩,很多資料以訛傳訛,已經走形變樣了,甚至連離老子時代最近的司馬遷在寫《史記》時,都記述的模稜兩可,稱其為”隱君子“,也許有些問題永遠成謎了;

2、我的歷史知識和文化修養不夠,無法對古人的記述作一科學的評判。但從一些文化專家的分析來看,我認同”老是老子的姓、李是老子的氏“這個觀點;

3、還有一種可能,”老“和”李“都是老子的氏,也許唐朝皇家考證的結論是更正確的,老子真的姓”嬴“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