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為何大多用自吸?是日系渦輪技術不行嗎?

小澤健次


我們經常能聽到有關日系品牌迷戀自吸的言論,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拿日本銷量極大且極其代表日本文化的K-car來說,其實很早就使用上渦輪增壓了。知名的折翼天使馬自達Autozam AZ-1(1992)就搭載了一臺657cc渦輪增壓發動機。


《頭文字D》中極具特點的“卡布奇諾”——鈴木Cappuccino也搭載了一臺0.66L渦輪增壓發動機呢。

要說我,日系品牌對渦輪增壓的態度是不排斥、不積極才對。他們並不是不用,只是沒有把它吹得很厲害而已。而就技術特性來說,渦輪增壓還真沒有很多技術壁壘。


參見國內市場,渦輪增壓大火後,這項技術很快在各品牌中出現,這也側面說明了它的技術壁壘沒有那麼高,現在也沒聽哪家說自家的渦輪增壓技術怎麼怎麼比別家先進(一般也就是拿低慣量渦輪增壓說事)。

相反,你看看豐田混動是怎麼讓人絕望的,因為技術壁壘,不知道直接打消了多少汽車廠家想做這項技術的心思。


所以我覺得用“日系渦輪技術不行”來否定日系車不搭載渦輪增壓不合適。日系車對這項技術不感冒,我覺得還是國情、理念不同吧,看看典型的古典派代表馬自達就知道了。

不過這些年自吸技術發展遇到瓶頸,加之環保/油耗要求越來越高,這直接推動了小排量渦輪增壓興起,所以日系品牌也沒少在這方面下功夫。

可以肯定未來日系品牌會越來越多使用小排量渦輪增壓技術,這是整個汽車市場的大趨勢,日系品牌也不會例外。


東拉西車


日系車為何大多用燃氣發動機適應午夜日系車的渦輪增壓技術不行嗎?


日系車確實是比較喜歡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尤其是在之前,日系車除了一些高性能車之外,幾乎全都搭載自然吸氣發動機。日系車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主要還是與動車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日系車非常的注重實用性,更在乎的是質量穩定可靠性和燃油經濟性,以及使用成本維修的便利程度等,他並不太注重性能。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日系車,才會更多的去選擇自然吸氣發動機。而自然吸氣發動機具有動力輸出平順線性,用車成本比較低,後期故障率更低的優點。


自然吸氣發動機能夠與日系車的造車理念相吻合,所以日系車非常喜歡使用燃氣發動機。但是近年來日系車也是進軍渦輪增壓發動機了。無論是本田豐田還是日產旗下的車型,也或多或少的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了。目前的話,只有馬自達汽車還在堅持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並且馬自達全系均為自然吸氣發動機。

渦輪增壓發動機也並不是什麼先進的技術,老七他也是環保法面前妥協的一個產物。歐洲的汽車大多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主要是歐洲的環保法案非常苛刻,對汽車的排量限制比較嚴格,廠家為了降低繳納的稅費,所以就要降低汽車的排量,排量減小了那麼動力就遜色了,於是渦輪增壓器就派上了用場。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他能夠有更為出色的動力輸出。同等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與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輸出,更加的迅猛,更富有駕駛樂趣。

日系車並非渦輪技術不行,實際上市面上70%的渦輪增壓器都是來自於日本。現在的日系車也開始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了,從市場的反饋來看,口碑還是不錯的,當然也有個別的車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這也不能說日系車的渦輪技術不行啊。

不管是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無論是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是自然吸氣發動機,能夠提供出色動力,良好的燃油經濟性和耐久性,那才是最好的發動機,才能夠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賞識。無論是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是自然吸氣發動機,都有自身的優點或者是不足,至於如何選擇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性能車和超跑 豪華車日系渦增壓也普遍使用,不在討論範疇,主要是家用中低端車,日系對於渦輪增壓的覆蓋面較小。

眾所周知,日系車以穩定耐用,省油省心為賣點,渦輪增壓雖然歷史悠久,但大規模在中低端車使用,尤其是小排量渦輪,不過是十年內的事。推廣期間也出現過一些技術問題。大眾是小排量渦輪增壓推廣使用的先驅之一,1.4T和1.8T 2.0T發動機在日系三傑還在搞自吸的時候就已經全方位覆蓋各個級別汽車。而日系由於追求穩定,對於新技術一向持重,雖然思維潮流上會稍顯落後,但技術穩而實。像日產用了十幾年的1.6L+CVT,仍在剛剛改款的新軒逸身上發揮餘熱,新天籟雖然搭載了2.0T,然而2.0L才是主銷車型。

本田作為發動機技術宅,在渦輪增壓上雖然落後大眾一步,但先於豐田日產,十代思域搭載的1.5T發動機,動力和燃油經濟兼顧,一度驚豔。奈何初涉小排量渦輪增壓,還是爆發了機油增多事件,豐田則循環漸進,1.2T逐步在緊湊車型使用,B級車則穩而不發,依舊是2.0/2.5兩臺日然吸氣發動機堅守。

總體而言,日系車對於新技術的態度沒有其他車系那麼激進, 過於追求汽車穩定性的經濟性,犧牲了新技術帶來的體驗,保留了日系車堅持的方向——省油 穩定 耐用,正因為如此,日系車也更保值。

中低端車代步,面面俱到是不可能,不管是激進的大眾還是穩實的日系,不過是追求的方向不一樣,倒可以理解。

但雷克薩斯ES,價格昂貴不說,還加價,用個2.0L/2.5L的發動機就過分了吧,這貨掛著豪華車的標籤,其他方面還好,13秒破百你是弄哪一齣啊,不主打動力的豪華車多的是,但動力這麼差的僅此一家,夠用夠用,13秒破百夠用個P!哪怕換個2.0T也很香啊!


金牌車託


在我們印象中,相比德系車對渦輪增壓技術的狂熱,日系車似乎比較堅持自吸發動機,對渦輪增壓似乎不是那麼感冒。其實到2019年的今天,日系車並不是大多都用自吸,本田的地球夢的1.5T、日產可變壓縮比的2.0T,渦輪增壓車型在日系車上已經越來越多。

我們可以數數堅持自吸發動機的日系品牌,僅僅馬自達而已,豐田也勉強能算,雖然這兩個品牌也是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但不管怎麼說,這兩個品牌都是比較少的不喜歡採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品牌,是因為技術不行嗎?

技術不行?不存在的

一句話總結就是,某日系用渦輪增壓在F1瘋狂刷冠軍的時候,大眾還在想通過修改規則禁用渦輪。這家日系品牌就是本田,1987年本田發佈了代號為RA167E的1.5T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驚人的1050匹馬力,增壓器可以實現4bar的增壓值,放到今天來看也是恐怖如斯。次年,國際汽聯將發動機的渦輪增壓值限制在2.5bar以內。但沒關係,本田改。自此的10年後,本田共推出6款渦輪增壓發動機,橫掃F1賽場,實現了長達10年的統治,最後被國際汽聯封殺,不得退出F1賽場。

豐田為啥不熱衷渦輪增壓發動機?

我們得明白,所有的技術都是為市場服務的,否則便毫無意義。作為全世界利潤最高、專利數最多的車企,你覺得豐田玩不轉渦輪嗎?豐田不是沒有渦輪增壓發動機,而是因為豐田最大的市場是北美,而北美沒有排放法規的嚴苛限制,大排量自吸是北美用戶的最愛。在這種情況下,豐田不必去研究渦輪。再加上豐田的立身之本是可靠性、實用性、性價比,在這三個維度下,自吸發動機比渦輪增壓發動機更出色。而在歐洲,排放政策更加嚴苛,德系廠商不得已只能研發渦輪發動機,這幾年國內的排放政策也越加嚴苛,所以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越來越多。

另外豐田還是混動領域甚至氫燃料汽車的高端玩家,他們在降低油耗方面走的是不同的技術路線,在他們眼中,依靠渦輪增壓減少的排放和油耗,通過混動可以輕鬆實現,並且未來必定是屬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領域。

馬自達為啥不研究渦輪增壓發動機?

和其他廠商相比,馬自達有些不一樣,這個廠商有些刻到骨子裡的執拗精神,在各家廠商執著於提高自吸發動機熱效率的時候,馬自達玩起了轉子發動機。在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大行其道的時候,馬自達堅持自吸發動機,瘋狂將壓縮比從第一代壓縮比的14:1提高到18:1,將柴油機的壓燃式方式用到汽油機上,據說全新一代的創馳藍天發動機燃油效率將達到 56%,能夠大幅降低油耗,如果實現,這無疑是一次壯舉,是人類內燃機發展的一次躍進。

馬自達為什麼堅持自吸發動機,原因就是馬自達認為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不是他們追求的驅動方式,會對操控造成負面影響,而且堅信自吸發動機仍有巨大潛力可以挖掘。


其實車企選擇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是自吸發動機,背後都有其一系列的考慮。技術路線可能10年前就已經確定,而不是一窩蜂的趕鴨子上架,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市場銷量表現好的技術就是好技術。


老司機侃侃車兒


其實日系車一直掌握著渦輪增壓技術,只是近些年在家用車領域中的應用才多了起來,就以最具代表性的“兩田一產”來說,兩個能製造出F1引擎的加上一個能生產出GTR的品牌,再加上廣泛採用渦輪增壓的大眾和寶馬,其渦輪增壓器分別來自日本的IHI和三菱公司,所以說日系車渦輪增壓技術不行顯然是不成立的。


一直以來日系車的風格都偏保守,相比新技術、高性能與老技術、高可靠,它們往往更傾向於後者,但是並不代表著沒有往更先進的方向發展,當掌握新技術以後更多的是做為技術儲備,而日系車在風格偏保守的同時也更注重利潤,由於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成本上相對更高,如果一輛車採用自吸在市場上就很有競爭力的話,那就沒必要採用成本更高的渦輪增壓,當自然吸氣發動機優勢越來越小的時候,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會拿來應用。

比如豐田之前採用的3.0L、3.5L發動機,由於大排量的關係越來越不適合國內市場,那馬上就可以用2.0T的發動機來代替,再就是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出現,自然吸氣優勢越來越小,豐田推出了1.2T發動機,從現在的表現來看質量穩定可靠,本田推出的是1.5T發動機,雖然剛開始沒弄好出現了機油增加的問題,不過後來經過召回也解決了,還有日產的2.0T,不僅有著渦輪增壓還有著更先進的可變壓縮比技術,這都能充分說明日系車不是渦輪增壓技術不行。


綜上所述,日系車在以前之所以偏愛自然吸氣發動機,是其自然吸氣發動機在當時一種較為強勢的體現,後來不強勢了就更換渦輪增壓提高競爭力,好比當年的思域剛換裝1.5T發動機的時候,市場上曾經加價達到了2萬元還一車難求,要不是機油問題還不知道熱度什麼時候能降下來,或者說現在凱美瑞如果上2.0T發動機,那競爭力如何可想而知。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汽車實說


日系是最晚應用渦輪增壓技術的車企!連相對保守的豐田也開始大規模應用渦輪增壓發動機!日系的渦輪技術不行嗎?實際上大眾等德系車型所採用的渦輪增壓器均來自日本的企業!例如大眾渦輪增壓器上會有IHI三哥字母,IHI是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會社的簡稱,1853年成立。是目前五大渦輪增壓器製造商之一。寶馬用的渦輪增壓器來自三菱,也是日系企業。所以說日本渦輪技術還是很流弊的!

渦輪最早是被大眾汽車帶入中國的,與渦輪增壓器一起來的還有個雙離合器!早期的渦輪增壓器雖然性能強勁,但是應用在家庭轎車上弊端也很多,還不太成熟。大眾的黃金動力組合完全是拿中國市場開練!渦輪機普遍壽命短,甚至還有燒機油案例!雙離合也是故障頻發!



例如途觀自燃事件,就是碰撞後因為增壓器溫度過高引發的火災!增壓器工作時溫度是非常高的,很容易引燃易燃易爆物!早期乘用車的渦輪增壓器並沒有額外散熱系統,完全靠機油散熱,所以殼體溫度非常高!即使現在大多數柴油發動機的渦輪增壓器也仍然沒有額外的散熱系統!所以早期的渦輪增壓器壽命普遍都不高,而且需要怠速運轉來散熱
對於這種技術不成熟的技術,保守的日系車是不會輕易採用的!知道今天部分日系車仍在自吸陣營裡堅守,部分小排量車型採用增壓器,大排量依然喜歡自吸。但是經過大眾的幾年測試使用,目前增壓發動機日趨完美。例如增加了水冷散熱,延時散熱,是增壓器壽命幾乎和發動機相同。所以現在也很難聽到增壓器損壞的案例!


中國因為政策原因,小排量發動機佔據絕對優勢。但是小排量發動機馬力普遍動力不足,所以渦輪機發動機在國內非常吃香!動力強勁,排量小,體積小,重量輕等優勢,而且給人的感覺是特別先進!這些都是渦輪機在國內走紅的原因。而日系車看到德系車大賣以後也開始採用渦輪增壓發動機!例如本田,旗下除了混動雅閣之外,1.5T發動機幾乎取代了自吸發動機。豐田也是如此。從雷凌1.2T到漢蘭達的2.0T發動機,增壓發動機幾乎全面取代2.4以下的自吸發動機。甚至漢蘭達3.5L自吸機也淘汰了!只有榮放還保留2.0 2.5自吸發動機,普拉多、酷路澤還依然採用自吸發動機!



連自吸之王的馬自達也要開始玩渦輪增壓了!例如在美國發布的CX-9,所搭配的就是增壓發動機!真期待創馳藍天+2.5T的效果!而阿特茲在美國也採用的2.5T發動機!可以遇見將來自吸機會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


水墨丹青一世情


渦輪增壓技術基本上可以說是由德系給發揚光大了,國內德系車大部分都是帶增壓的發動機。而日系一直以自吸居多,但是沒有並不代表技術不行。


上圖是一輛80年代的豐田CORONA,它裝的就是一臺渦輪增壓發動機。

而CORONA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是1982年由雅馬哈基於豐田3T發動機開發的1.8升發動機,直列四缸,每缸兩個氣門兩個火花塞,160匹馬力,最大扭矩206牛米。

再往後去80-90年代是日本改裝車的巔峰時期,那些改裝車頂著碩大的渦輪增壓器,高轉速區間動力輸出依然給力,油門踩下去轉速車速爆表很常見,甚至提速時車速表指針比一些發動機轉速錶還快。以至於最早看到這些視頻時總以為是架空驅動輪跑的造假數據。當年的一些賽事上日本的賽車也是相當有競爭力的,以至於有人說當年日本玩渦輪增壓時歐洲廠商在想辦法改規則把日本踢出比賽。

近幾年來日系也有渦輪增壓車型了,個人認為應該是順應環保、油耗的結果。畢竟排放指標這些年來幾乎是以指數級增長。不過對於日系來說開發一款渦輪增壓發動機應該不是難事兒,畢竟很多廠商的增壓器也是日本廠商提供的,把二十多年前壓箱底兒的技術拿出來改一改應該還是能跟得上主流的腳步。


愛車大家說


日系並非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技術水平不高。日系車很早便開始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只不過都是應用在一些性能車型中。


著名的日本動漫作品《頭文字D》故事背景是90年代,其中日產GT-R、三菱Lancer Evolution、馬自達RX-7、斯巴魯翼豹STI等等車型,全是大名鼎鼎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性能車。



所以日系不是不用渦輪增壓,而是隻在性能車上用,一般民用車很少使用。

究其原因,還是市場導向。


在中國市場發展壯大之前,日系車的主要市場是美國、東南亞和日本本土,歐洲銷量並不高。而美國、東南亞、日本本土這些地區,並沒有按排量或近似方式收取稅費的政策。

尤其日系車的最大市場:美國,美國人民更加偏愛大排量自然吸氣。市場導向下,日系車在前幾年還一直堅持著自然吸氣的路線。



而中國是直接按照排量收稅的(消費稅、車船使用稅等等是直接按照排量劃定等級),歐洲則是按NEDC循環下的碳排放量制定稅費標準,這個測試中渦輪增壓發動機更有優勢。

因此在中國和歐洲車企中,小排量渦輪增壓可以保證動力的前提下,得到更多政策紅利,廠商何樂而不為呢?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在中國全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帕薩特,在美國居然是2.5L自然吸氣的,美國人民並不喜歡渦輪增壓發動機。



但近幾年,中國市場越來越大,日系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而且全球的減能減排法規越來越嚴格,日系車近兩年也開始順應政策,開始推出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

日系車中除了斯巴魯、三菱原本就在中國市場有渦輪增壓發動機外,豐田、本田、日產、鈴木全都推出了各自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同樣也是市場導向,中國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一點車言


日系車大多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但是那是以前。目前豐田、豐田、日產已經進入渦輪時代,也只有馬自達堅持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不過很快也會進入渦輪大軍。


日系車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還是有原因的,這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優點和企業理念有關。自然吸氣發動機具有動力輸出平順線性的優點,駕乘感受會更好。並且發動機的工作環境更好一些,不同於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高溫高壓工作環境,其耐久性更好。

國內德系車多渦輪增壓發動機,主要原因就是歐洲環保法非常苛刻,會按照汽車排量進行收稅,車企為了避稅於是減小發動機排量,那麼問題就來了,車子馬力小了動力不足,此時渦輪增壓器應運而生。可以說渦輪增壓發動機是廠家在環保法目前的一種妥協,如果沒有嚴苛排放的限制,渦輪增壓發動機也不會被大規模使用。



德系車以渦輪增壓技術為宣傳賣點,時間久了國人也認為渦輪增壓技術是先進的,彷彿不帶T意味著落後。在國人追求渦輪的大環境下,日系車也按耐不住了,轉投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日系車在性能車方面渦輪技術並不落後,但是在民用車方面確實是缺少經驗,因此也出現了問題,"買發動機送車"的本田也陷入了風口浪尖,讓消費者大跌眼鏡。豐田比較的謹慎,目前尚未出現問題,但是發動機雖然省油,但是性能中規中矩。均渦輪增壓技術,還是德系車擅長一些。



渦輪增壓發動機也有弊端,始終改變不了汽車燒油的問題,汙染問題始終存在。汽車發展的大方向是更加清潔的新能源汽車,混動車型和渦輪增壓發動機只是一個過渡,早晚也會像秦始皇的馬車一樣進入博物館。


小強說說車


我認為這個問題正確的問法應該是為什麼德系車大量的使用渦輪?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法規....油耗跟排放法規逼著所有人在動力不能犧牲的前提下又要降油耗還要降排放,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加渦輪,但加渦輪唯一的缺點,不是什麼耐用度、溫度高,而是一個最最簡單的答案,就是貴!大家回想大眾在德國柴油發動機排放作弊,為什麼大眾敢頂著風險作弊,因為這樣才能省錢,搞排放實在太痛苦,排放降、馬力跟著降,馬力降,消費者就不買單,加了各種解決排放的方法,成本太高,由此可見排放對發動機調教的難度。所以這20年為什麼德、美系一窩蜂的出渦輪,就是加了渦輪,才有可能既能過排放還能降油耗。哪回到日系,站在日本車廠的角度,再回一句不好聽,我能用自吸過排放,你能嗎?所以現在除了豐田、馬自達有大量自吸發動機,本田都沒有了,其實大家可能很難認同,但這就是本事啊!尤其豐田就打算拿著目前最新的這些自吸發動機用到石油用完,這些自吸發動機加上電機配成油電混合,可能都比你渦輪發動機加多速變速箱便宜,效率高、動力足,為什麼搞渦輪浪費時間金錢?等到大家發動機都過不了法規,還不是乖乖用電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