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完美生物”的異形,能與星際爭霸中的機槍兵相抗衡嗎?

作為雷德利•斯科特創造出的虛構生物,異形從戰鬥力、進化和再生能力上遠超人類,其系列電影裡也常常在與人類單兵對抗時有壓倒性的優勢。而機槍兵作為人類最基礎又最萬用的兵種,成型時甚至可以對抗大和戰艦與媽媽船這種究極武器。如果異形加入星際爭霸的世界,和機槍兵相比孰強孰弱呢?

號稱“完美生物”的異形,能與星際爭霸中的機槍兵相抗衡嗎?

機槍兵VS異形

首先來看下這兩個單位的特點。

機槍兵:

星際爭霸系列人族的基礎單位,在星際2中只要花50塊錢就會為你賣命。機槍兵有兩件主要裝備,一個是C-14“穿透型”電磁步槍;另一個是CMC裝甲,裝甲體積很大,有內置的驅動裝置。我們來看下這兩件裝備的強度。C-14機槍的屬性,普遍裝備的是超音速發射的“釘”,標配子彈是為了能穿刺所有類型護甲設定的,因為日常要面臨的就是異蟲嘛,其次就是經常找事兒的星靈。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子彈,比如U-238貧鈾穿甲彈比普通子彈射程上提升25%。

號稱“完美生物”的異形,能與星際爭霸中的機槍兵相抗衡嗎?

再來看下異形:

號稱“完美生物”的異形,能與星際爭霸中的機槍兵相抗衡嗎?

從《異形》電影裡我們可以得到以下關鍵信息:

  • 寄生:沒有寄生體的情況下,異蟲可以可以進入很長時間的“冬眠”狀態,等到可寄生物體靠近時可以進行偷襲,之後寄生到其體內開始成長。
  • 速度:電影有大段的劇情都發生在飛船內,異形移動速度極快,動作非常靈活。在第一部中,除了女主,飛船上的其他人都被異形逐個消滅了。不過電影裡不少人都只有輕武器,而且都沒有盔甲,這裡暫時不說強度。
  • 腐蝕性:這一點和星際系列的毒爆蟲、蟑螂很相似,異形噴出的酸液可以腐蝕很厚的鋼板。對鋼板的腐蝕速度較慢,和星際中蟑螂噴出的粘液更接近。
  • 防禦力與再生能力:在電影中的異形,被打傷之後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不過防禦力不太行,在電影里居然能被一個叉車搞死,防禦力可以說是極差。
  • 吸收與進化:這是異形這種生物最大的特色,不過異蟲也有,本來挺牛逼的技能,在星際裡也就那麼回事。

從以上性能來對比,異形對機槍兵最具威脅性的就是機動性和腐蝕性。再生能力沒啥用,機槍兵的子彈可以說是無限的(笑);機槍兵周身360度防護,被寄生也無從說起。異形的毒液噴射距離不長,這和星際2中的提速蟑螂非常像,所以異形=脆皮的提速蟑螂。

機槍兵VS脆皮提速蟑螂:

號稱“完美生物”的異形,能與星際爭霸中的機槍兵相抗衡嗎?

機槍兵VS脆皮提速蟑螂

  • 攻擊距離:機槍兵射程5,蟑螂射程4,射程上機槍兵勝出。
  • 攻擊速度:機槍兵可以快速連射,彈藥可以快速填充;異形的腐蝕性噴液射速再快也達不到超音速吧?而且從生物學的角度看,酸液的再次噴射CD較長,這一點機槍兵完勝。
  • 防禦力:機槍兵擁有CMC裝甲,專門為對抗異蟲而生,刺蛇的穿刺能擊穿,但不能穿透;異形,純肉身,普通機槍就能打傷。機槍兵又一次完勝。
  • 傷害生效速度: 機槍兵傷害,直接生效;異形的酸液腐蝕傷害不能瞬發,腐蝕盔甲更需要時間。這一點依舊是機槍兵佔優勢。

這裡特別提一下異形的咬合力。從構造上來看,異形嘴巴的開合不大,也很少進行撕咬攻擊,而且機槍兵的裝甲很大,異形咬到也很難發力。

綜上,機槍兵在常態對抗上戰鬥力都遠超異形,1V1處於絕對優勢。不過異形有一個優勢就是速度,在複雜的地形裡比較靈活,或許持續偷襲能對機槍兵造成一定的威脅吧。

那麼異形的戰鬥力在星際爭霸中處於什麼地位呢?

上面也提到了,異形在電影中曾經被叉車搞死,這在星際中處於什麼地位呢?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星際中的SCV了,我們可以從SCV與叉車的對比結果上間接得到異形的強度。

人類叉車 VS SCV:

號稱“完美生物”的異形,能與星際爭霸中的機槍兵相抗衡嗎?

人類叉車 VS SCV

人類叉車:

一般用於搬運貨物,單位以噸計算。常用的叉車有三種,內燃叉車、電動叉車和倉儲叉車。內燃叉車,內燃叉車燒石油,不適合在太空使用,所以異形裡的叉車大概率是電動,一般承重1.0~8.0噸,作業高度3-5米(比自身高度要高)。

SCV:

步行載具,站立狀態3.7米高,負重上限未知;配備等動力鑽機和多用夾,鋼板為加強的精鋼鍍層。動力鑽機平時大多用來開採水晶礦,殺傷力不容小覷;而多用夾擁有幾萬鎊的壓力,經常用於處理各種材料。

負重上SCV可以平底起基地,又具備強力的動力鑽機和壓力巨大的多用夾,強度上遠高於叉車,而叉車強於異形,可以得出結論,SCV強於異形。

號稱“完美生物”的異形,能與星際爭霸中的機槍兵相抗衡嗎?

從戰鬥力上來看,異形如果加入蟲群大軍,可能是戰鬥力最弱的兵種了。如果異形加入刀鋒女王麾下,異蟲科學家阿巴瑟表示:

號稱“完美生物”的異形,能與星際爭霸中的機槍兵相抗衡嗎?


END,感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