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電影叫:生不逢時!當年的“爛片”,今鹹魚翻身

有個成語叫“滄海遺珠”,指大海里的珍珠被採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這個成語使用於社會,也同樣適用於電影。在漫長的影史長河裡,有些電影也屬於“滄海遺珠”,當年,它們因理念超前或其他原因,生不逢時的被打上“爛片”的標籤,如今這些“爛片”終於要鹹魚翻身了,今天我們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那些“滄海遺珠”。

有種電影叫:生不逢時!當年的“爛片”,今鹹魚翻身

《蜀山傳》

1、劉鎮偉和周星馳的兩部《大話西遊》:相信看到標題,很多喜歡電影的讀者,已經知道《大話西遊》肯定榜上有名,兩部《大話西遊》在當年可謂口碑票房雙失利,僅在票房方面,當時周星馳成立不久的星輝電影,差點就因為《大話西遊》直接歇業,至於口碑方面,《大話西遊》爛到知名作曲家趙季平,直接要求“片尾不要掛他的名字!”可誰都沒有想到,若干年後,生不逢時的《大話西遊》,終於鹹魚翻身。

有種電影叫:生不逢時!當年的“爛片”,今鹹魚翻身

《大話西遊》

2、徐克導演《蜀山傳》:說徐老怪2001年拍的《蜀山傳》是滄海遺珠,或者它生不逢時成了爛片,怎麼說呢?是也對,也不對!因為這電影在當時就有很大的爭議,批評本片的人,主要是說電影過於華麗,但劇情支離破碎,完全是導演炫技。稱讚本片的人,說《蜀山傳》特效堪稱當時華語電影的巔峰,可不知道怎麼了,忽然關於《蜀山傳》的爭論戛然而止,它帶著爛片的帽子沉落影史。

有種電影叫:生不逢時!當年的“爛片”,今鹹魚翻身

《蜀山傳》

3、王晶導演《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作為一個對市場相當之敏銳的導演,王晶的作品從來都是“只賺不虧”先行,而他的這部《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在當年是談不上口碑或者票房的,但原因不在王晶這裡,而是出在李連杰身上。因為1993那年,李連杰共有5部電影上映,觀眾實在是審美疲勞,以至於這部對原著進行“魔改”,至今看來都不過時的電影,成為生不逢時的爛片,知道近幾年來,它憑一句“張無忌,我在大都等你!”鹹魚翻身,成為很多人美好的想象。

有種電影叫:生不逢時!當年的“爛片”,今鹹魚翻身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4、王家衛《東邪西毒》:1994年王家衛指導的《東邪西毒》,在當時可謂是“爛片中的精品”,因為幾乎除了導演自己之外,連演員都不知道這部電影在搞什麼。張國榮就一直以為自己演的是黃藥師,結果是西毒歐陽鋒;張曼玉直言,演員們不知道在拍什麼,我一直懷疑王家衛也不知道,他只是讓我們演;王祖賢跟組拍攝很久,最後她的戲份,被剪了個精光。最奇葩的是,因為投資人遲遲看不到王家衛的東西,劉鎮偉最後迫於壓力,將劇組演員攢起來拍了《東成西就》。所以說《東邪西毒》在當年被說成爛片,一點都不虧,不過它是真的生不逢時,如今這部電影的經典程度毋庸置疑,還出了終極版,值得回味。

有種電影叫:生不逢時!當年的“爛片”,今鹹魚翻身

《東邪西毒》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的確,在現實世界裡,我們也會遇到各種逆境,像是被採珠人遺忘在大海里的明珠,但我們還是要堅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優秀的人和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些優秀的作品一樣,終會被人發現,找回屬於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