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在慈禧太后統治下,一幅落後的社會風貌

清末的北京,街道右側為豪華客棧。1901年,北京正處與八國聯軍佔領的期間,美國攝影師Burton Holmes在北京拍攝,而當時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已經逃往西安,北京的事務正是由李鴻章等朝廷大臣暫時主持著!

清末老照片:在慈禧太后統治下,一幅落後的社會風貌

清末北京的獨輪車,左邊的這輛正做著小生意,右邊的那輛在運輸冰塊,而這張照片來自日本的攝影師本贊七郎1906年出版的影集,而此人清末在北京霞公府路開設照相館,這幾年他也沒閒著,幾乎跑遍了北京及周邊地區風景名勝,並拍攝了大量人物和記錄了風土民情的照片!

清末老照片:在慈禧太后統治下,一幅落後的社會風貌

崇文門大街的景象,山本贊七郎拍攝了這些照片,也是向世人展現了北京當時在慈溪太后統制下的社會風貌, 放在世界的背景下看,當時的北京已經很落後了。髮辮、小腳、馬車、土路……一切都是很傳統的景象,跟清朝初期、中期比起來大概沒什麼進步。

清末老照片:在慈禧太后統治下,一幅落後的社會風貌

當時舉辦婚禮的樂隊。慈禧太后最大的手筆,就是宣佈“預備立憲”,設立諮議局、籌建資政院,1908年8月宣佈預備立憲以9年為限。但是她去世之後,這項重點工作的步伐就亂了,那些滿族親貴顯然沒有能力控制局面。

清末老照片:在慈禧太后統治下,一幅落後的社會風貌

北京正在營業的當鋪。圍攻使館、殺害使節,這在世界近代史上都是罕見的事,卻被慈禧太后幹出來了,由此可見她顢頇的政治性格,以及她對外交法則的漠視。可悲的是,大清朝根本沒有跟列強叫板的實力,何苦引狼入室呢?

清末老照片:在慈禧太后統治下,一幅落後的社會風貌

牽駱駝的蒙古大漢。清朝日益走上衰落,這個責任不能全推給慈禧,但是確實是在她的手上病入膏肓的。從她1861年開始掌握權力開始,她就想改革圖新,遺憾的是,她最終沒有把改革推向深入,只在表面做一些修修補補。

清末老照片:在慈禧太后統治下,一幅落後的社會風貌

街角正在編辮子的剃頭匠。這張照片的場景恰好是當時大清社會狀況的隱喻:傳統、衰敗。更可悲的是,大部分人還都以為“生活就是這樣”,對破爛的窗戶、又髒又長的辮子習以為常。

清末老照片:在慈禧太后統治下,一幅落後的社會風貌

東單牌樓,其下的道路泥濘不堪。東單牌樓是明朝永樂年間修建的。1900年6月20日,德國公使克林德途經東單牌樓附近時,被清軍槍殺。這一事件大大激化了中外矛盾,成為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的藉口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