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見諸史冊的第一樁缺德事就是“奪妻”

萬曆四十八年(1620),明神宗朱翊鈞駕崩。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沒多久,明光宗朱常洛上臺。因為要照顧皇長子朱由校,李選侍住進乾清宮,地位也高了。誰知,好景不長,朱常洛上臺之後露了幾次臉,連大臣都沒記住他長什麼樣,明光宗暴病而亡。李選侍成了寡婦,繼位的是她的養子朱由校。

按理說李選侍能沾點光,但是東林黨以防其干預朝事為由,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殿噦鸞宮“提前退休”了。今天故事的主角—魏忠賢出場了,有個女人關注上他。就是客印月,客印月又叫客巴巴,農民身份,農村戶口,生育過一孩,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女人。

魏忠賢見諸史冊的第一樁缺德事就是“奪妻”

那一年,王才人生下了朱由校,全國上下層層海選乳母。客印月實力雄厚,順利當上了乳母。客印月在宮中的表現是十分出色,她丈夫去世時,她仍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客印月的本職工作是奶孩子,孩子的身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為經她餵養的朱由校,而是身體健壯,虎頭虎腦,十分招人喜愛。

時光匆匆,朱由校長到十六歲的時候,客印月還在宮裡。歷史上關於客印月的野史,流傳甚多,據稱客印月每日清晨進入天啟皇帝寢宮的乾清宮暖閣,侍候天啟皇帝,每至午夜以後,方才回返自己的宮室鹹安宮。《甲申朝事小紀》記載:“道路傳謂:上甫出幼,客先邀上隆寵矣。”也就是說,天啟皇帝剛剛懂男女之事,這個做奶媽的主動引誘他,使他以後沒法離開客氏。《甲申朝事小紀》只是一本清初筆記,但著者不詳,一家之言,未見正史有證,不能作為證據被採信。

野史上說客氏長得很漂亮,面似桃花,腰似楊柳,性情媚惑,這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客印月足夠具有母性氣息,而朱由校從小經歷曲折,一直備受冷落,缺少父愛和母愛,成為始終長不大的孩子,一輩子在心理上斷不了奶,生活上離不了奶,長到十幾歲了還要吮吸客印月的奶汁,不理朝政。

魏忠賢見諸史冊的第一樁缺德事就是“奪妻”

朱由校

話頭轉回來,客印月為什麼會對魏忠賢那麼好呢?因為他脾氣好、身材髙大、人又長得帥、性格爽朗,絕對是個帥哥。不過年齡有點偏大,屬於帥叔的那種。在魏忠賢地位卑微的時候,大家都叫他“魏傻子”,就是這人缺心眼。客印月在宮裡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就是要不來朋友。尤其是要不來男朋友。可惜,這內宮是沒有貨真價實的“男人的。

明朝宮廷中一直流行“對食”的習俗,據說是漢代傳承下來的,宮女與宦官看對眼成了相好。因為宮女常為一個固定的宦官熱菜熱飯,所以又稱女方為“菜戶”,“菜戶”無形中就成了“臨時老婆”。單身男漿洗做飯有困難,單身女挑水劈柴乏力氣,互相一補充,有利於和諧,同時也是宮中男女間實事求是的一種玩法。萬曆皇帝那會禁止過,認為這樣違反人倫。但是,這種需求是剛性的,根本禁不住,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客印月的“對食”原是魏朝,天啟皇帝登基後,魏朝自升官了,做了乾清宮管事併兼管兵仗局印,沒時間搭理客印月。客印月滿腹牢騷。由於魏忠賢當時管理伙食,與客印月接觸甚多。“魏傻子”的形象與性格,客印月一下就愛上了他。這事兒傳到魏朝耳中,客印月風韻猶存,尊貴無比,他也愛的不行,被下屬給搶了,魏朝既不甘心又覺得窩囊。

魏忠賢見諸史冊的第一樁缺德事就是“奪妻”

魏忠賢

一天深夜,魏忠賢和客印月正在乾清宮西閣親熱嬉鬧,恰巧路過的魏朝聽到裡面笑聲浪語,一股熱血直衝頭頂,他猛地一腳將門踹開,揪住了魏忠賢,掄起拳頭就開打。魏忠賢雖是半百老人,但一直是個運動健將,據史料記載魏忠賢:“喜馳馬,能右手執弓,左手控弦,射多奇中”,身手敏捷,”魏朝哪是對手,三拳二腳就把他打得鼻青臉腫。

魏朝一看打不過,拽過客印月就跑,這回“魏傻子”再也不傻了,為了心愛的女人,“魏傻子”拔腿就追。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過,兩人“醉罵相嚷”,纏鬥到乾清官外,司禮監掌印太監盧受、東廠太監鄒義、秉筆太監王安、李實、王體乾、高時明等全被驚醒。

天啟皇帝剛剛躺下,也被吵醒了。他忙穿起衣服趕出來,嚇得一班人慌忙跪下。驚動聖上可是罪不可赦,可是,天啟皇帝一點都沒生氣,反而和藹地問客氏:“客奶,只說誰替爾管事,我替爾斷!”客印月果斷地站到了魏忠賢一邊。天啟皇帝當場表態:“魏忠賢今後專管客氏之事。”從此,魏忠賢與客印月成了欽點的鴛鴦,誰也不敢說什麼了。

魏忠賢見諸史冊的第一樁缺德事就是“奪妻”

這回該魏朝倒黴了,王安見皇上態度明確,上前狠狠抽了魏朝幾個耳光,將魏朝調離乾清宮,去兵杖局養病。魏忠賢算是魏朝的弟子,魏朝算是王安的弟子,王安處理了魏朝,魏朝算是被魏忠賢害苦了。就情理而言,魏朝無疑是魏忠賢的恩人。但是,魏忠賢不僅沒有知恩圖報,反而回饋了恩人一個奪“妻”之恨。恩將仇報,這是魏忠賢見諸史冊的第一樁缺德事。

天啟元年(1621)五月,原司禮監掌印太監盧受已經年過七旬,於是主動提出辭職,讓出自己的位子。正常情況下,王安會是理所當然的繼任者,天啟皇帝也決定任命王安掌管司禮監。按照慣例,王安必須以德能勤績各方面存在的不足謙虛一下。所以,王安上疏辭謝。為了表示自己對當官不感興趣,寫了辭職報告還特意帶上自己手下的幾個人到西山遊玩。

等他從西山玩回來,司禮監的大印就跟他無緣了。奪去王安位子的是王體乾,王安一直“視王體乾為道義友”,二人長期服務於東宮,關係相當密切,但權力面前這些就什麼都算不上了。王體乾這事幹得很缺德,不過,王體乾這人非常明智,他知道天啟皇帝與客印月、魏忠賢之間的特殊關係,就一直拿自己這個“一把手”當“二把手”,對客印月、魏忠賢逢迎有加,後人也由此認為整王安完全就是客印月、魏忠賢的歪主意。魏忠賢儘管沒有登上司禮監太監的位子,但他與客印月的親密關係,又與天啟皇帝越走越近,為以後的權勢走出堅實的一步。

參考資料《明史·魏忠賢列傳》《甲申朝事小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