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堵了50%需要終生服藥嗎?平時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科恆1


如果冠狀動脈堵塞已經到了百分之五十,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去規範的醫院就醫,明確病情的輕重,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堵塞了百分之五十是需要長時間服藥的,而是否需要繼續服藥則需要看病情的程度。一些患者除了患冠心病,還伴隨著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更需要長時間服藥。

冠心病患者在生活中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具體就包括了,首先是飲食方面。冠心病患者日常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鹽和油的攝入是需要嚴格把控的,不要吃一些高膽固醇、高鹽分和辛辣刺激的食品。

再者,患者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如果整天處於一種焦慮的情緒中,這很可能會阻礙到疾病的治療。

其次,運動對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對冠心病患者來說,日常運動應該以有氧運動為主。作息應該規律,早睡早起,如果有熬夜等陋習應該儘快改正。

最後,冠狀動脈堵塞的高發患者為肥胖患者,如果肥胖患者患了冠心病,除了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外,也應該積極減肥。

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各種心血管介入診斷和治療。


醫聯媒體


冠狀動脈堵塞50%,可以確定為冠心病,對於絕大多數冠心病患者來說,藥物確實需要伴隨一生,哪怕支架手術後,依然需要服用控制病情。

有病就得吃藥!

冠心病一旦確診,就需要改變平時生活習慣,規範飲食,同時需要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一方面抗血小板凝聚,一方面調節血脂穩定斑塊,由於很多冠心病患者同時併發其他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衰等,所以這些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的同時,還需要根據自身的併發症,增減其他類型的藥物,防止病情發展。

但我們也必須明白,哪怕以上這些都做的特別好,冠脈狹窄依然可能會逐漸加重,隨著狹窄的加劇,心肌缺血越發嚴重,有些危重病人就必須考慮支架或搭橋手術了,兩者雖然不能將患者的疾病消除,但卻可以直接解決狹窄部位,重新恢復血液的流通,很多患者的症狀會明顯緩解、甚至消失,但我們需要知道,這只是一種暫時“恢復”,由於導致冠脈狹窄的病因沒有得到解除,隨著時間的發展依然可能二次狹窄,所以這些患者依然需要繼續服藥控制,如此循環(吃藥緩解——支架急救——吃藥緩解....),也就造成了終身服藥的局面。

沒病就不要吃藥!

冠心病的難以治癒,源於病因的多樣化和難以改變,醫學上對冠心病成因的認知其實並不全面(飲食、高齡、遺傳、肥胖、吸菸等),而且這些因素難以完全消除,所以冠心病往往難以治療,但冠脈狹窄其實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冠脈出現斑塊堵塞,一種是冠脈發生痙攣,兩者均會造成冠脈狹窄、心肌缺血,前者難以逆轉,但可以吸收,而後者更是可以完全治療。

這兩種情況的治療有輕有重,有難有益,但可以肯定的是;都可以治療,通過對病灶的治療和神經系統的調控,完全可以使患者告別藥物控制,自己掌控生命。

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

由於患者已經確診為冠心病,在平時的生活中主要需要考慮三點;治療、控制、急救。

1,治療其實不復雜,主要是找到導致神經過度興奮的病灶,然後通過神經調控解除神經興奮性,重新擴張痙攣收縮的冠脈血管,通過人體本身的射血壓力衝開狹窄的冠脈血管,恢復血運循環。

2,控制需強調自律,由於病情一直存在,狹窄程度也在逐漸加劇,所以每分每秒都需要控制病情,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進行改變,定時定量服藥、少吃高油高脂高鹽的食物、經常運動鍛鍊身體、戒掉香菸限制飲酒、保證平時心態平和。

3,急救要有備無患,患者不可能天天在醫院,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需要隨身備有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一旦突發,請立即撥打120等待搶救,然後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支架或搭橋手術,兩者雖然不能使你恢復,但可以延長生命週期,需要理性看待。


羅民教授


冠心病恐怕我們看到此篇文章的讀者都聽說過,冠心病也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慢性病,它嚴重的危害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關於冠心病的種種留言,幾乎充斥了我們關於身體健康的方方面面。陳大夫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一起聊一下關於冠心病的是是非非。

一、冠脈狹窄大於多少可以診斷冠心病?

冠狀動脈堵了50%,可以診斷冠心病嗎?事實上在冠心病的診斷中確實是以冠狀動脈的直觀狹窄,多少來判斷是否為冠心病的。一般來說冠狀動脈造影可以看到冠狀動脈直徑減少50%以上,就可以診斷為冠心病,而冠狀動脈直徑減少50%,其冠狀動脈血管管腔狹窄可以達到75%左右。這是因為一般認為冠狀動脈狹窄大於50%就可以造成患者的冠狀動脈缺血缺氧,引起相關症狀,所以冠狀動脈狹窄大於50%,可以診斷冠心病。


二、冠狀動脈狹窄大於50%需要長期吃藥嗎?

冠狀動脈狹窄,大約50%,已經可以診斷冠心病,而凡是已經確診的冠心病患者,均需要長期終身口服相關藥物進行冠心病的二級預防治療。而在口服藥物當中,主要包括他汀類藥物、抗血小板聚集藥物、ACEI、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一般情況下,只要沒有禁忌症,這幾類藥物都需長期甚至終身使用,可以有效的減少冠心病的急性血管事件,減少併發症,改善冠心病的預後。

三、確診冠心病生活上需要注意什麼?

冠心病一旦確診,無論你是否口服藥物進行冠心病的二級預防治療,在冠心病的二級預防中,都需要進行生活上的相關注意事項,主要包括戒菸、限酒、控制體重、進行運動、良好的心態等等,而這些簡單的可以歸納為生活方式的干預。事實上,我在每篇文章中幾乎都會提到生活方式的干預,他是幾乎所有疾病進行治療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我們預防幾乎所有疾病的重要法寶。所以堅持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有效的預防和減少很多疾病以及併發症,或許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進行改變。


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您好。


首先更正一個觀念:冠脈狹窄50%並不是說一定患有冠心,小於50%也不是說一定沒有冠心病。冠狀動脈堵了50%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結合自身恢復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終生服藥。



50%,這是個有故事的數字。無論是心內科醫生還是冠心病患者家屬,幾乎都知道冠脈造影顯示冠脈狹窄≥50%的,就可以診斷為冠心病,而冠脈狹窄<50%的,則只能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似乎成了一個不言自明的“金標準”。


但是為什麼中國乃至世界上每年還是有這麼多人死於冠心病?並不是所謂的“確診晚了,治療效果已經追不上病情惡化的程度了”,而是不夠重視!這個不重視主要體現在日常生活習慣上的不重視以及冠脈狹窄程度<50%的不重視,尤其是後者。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兩個具有不典型心絞痛症狀的患者,其中一例患者冠脈狹窄≥50%,另一例患者冠脈狹窄<50%,按照目前的指南建議,那麼前者會被視為冠心病患者而受到積極治療,後者則會被認為低危人群,很快就會被動員出院或僅被推薦接受預防措施。難道就那麼篤定,50%的冠脈狹窄標準足以確定是否為冠心病?其實並不是!


早在2011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的PROSPECT試驗,對697例ACS患者性冠脈介入治療,隨訪3年,觀察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結果顯示在引起心血管事件的血管病變中,冠脈狹窄程度≥50%的佔11.6%,而這些引起心血管事件的“低危人群”佔了絕大多數。也就是說,冠脈狹窄<50%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都是不容易患冠心病的低危人群,它們依然有可能發生嚴重的急性冠脈綜合徵。



“50%的金標準”只是給了我們一個清晰和明確的診斷標準,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它並不是絕對的標準,也存在其自身的侷限和不足。真正確診冠心病時要充分結合臨床情況,必要時可以選擇一些新技術(冠狀動脈內壓力測定、血管內超聲及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等)。


應注意合理休息、健康飲食,時刻保持愉悅心情。


欣康


冠狀動脈是維持心臟供血的主要動脈血管,如果動脈出現粥樣硬化的問題,則可能累及各主要的冠狀動脈,而發生硬化的部位,狹窄程度決定了心臟的缺血癥狀和預後。通常對於冠狀動脈狹窄<50%時,心肌供血一般不受影響,而如果狹窄程度超過50%,雖然不一定有症狀,但多數情況下,心臟的供血供氧已經開始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對這樣的情況,可確診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冠心病”。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絕大多數都是需要長期服藥甚至終身服藥的,但長期服藥並不可怕,長期合理的應用藥物,做好影響心血管健康的相關慢病的控制,也做好心梗、腦卒中等重大的預防,是減少冠心病持續發展,最終導致心梗或心衰等重大疾病問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方面。

關於冠心病患者的用藥,簡單給大家說幾點——

1. 對於有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患者,特別是有心絞痛問題的朋友,推薦β受體阻滯劑類降壓藥(如阿替洛爾、比索洛爾等)和CCB類降壓藥(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地爾硫卓等),這兩類藥物雖然作用機理不同,但其都有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和改善心絞痛的作用,除了這兩類藥物以外,普利類/沙坦類降壓藥,除了能夠改善蛋白尿保護腎臟以外,對於心臟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也是可以選擇使用的降壓藥。

2. 冠心病患者要關注自身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情況,如果能夠降到1.8mmol/L以下最好,如果不達標,通常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來調理血脂,他汀類藥物除了能夠降血脂以外,還有穩定斑塊,心血管疾病預防的作用,因此,很多時候,冠心病患者都要長期服用,同時也要注意他汀藥的用藥安全性問題,血脂達標的前提下,儘量選擇低劑量他汀服用,聯合用藥也是很好的選擇。

3. 抗血小板藥物也是冠心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阿司匹林是最常見和最基礎的藥物,選擇低劑量的腸溶片,可以有效的抵抗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風險,對於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可考慮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等替代藥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那種藥物,抗血小板藥物長期服用,都應該注意引起出血的風險。

4. 除了上述藥物以外,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藥物還有緩解心絞痛的硝酸酯類藥物,改善心肌缺血癥狀的一些其他藥物,如曲美他嗪、尼可地爾等。

上述用藥建議僅供參考,對於冠心病患者的用藥來說,要綜合評估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以及其他相關疾病情況,還要考慮用藥的安全性問題和身體的其他方面的耐受性,因此,冠心病患者一定要遵醫囑用藥,該服藥就服藥,該長期用藥就長期用藥,同時也要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風險,做好用藥監測,出現疑似不良反應時,應儘快就醫診察。

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其實除了長期服藥,控制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外,在日常生活中的嚴格自律,做好生活調理,才是冠心病患者延緩病程,減少大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的基礎,不管用不用藥,生活調理都不應該放鬆。


對於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調理和注意事項,我們談過很多次了,今天再簡單總結為2點為大家說一下——

1. 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的調整,堅持適度的運動鍛鍊,戒菸酒,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熬夜,保持良好作息,控制好體重,這些方面都是保證心血管健康的重要的健康生活方式,即使不能全部改掉,如果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也要儘量的做到。具體怎麼做,篇幅有限,就不多說了。

2. 減少生活中引起冠心病重大風險的相關誘因:過度勞累可能會引起心絞痛,甚至急性心梗發作,氣溫的驟然冷暖變化,或者驟然的冷熱刺激(如夏季洗冷水澡),也是導致急性心梗發作的重要因素;而如果有便秘問題,晨起排便過於用力,也有導致腦卒中的風險;對於有晨峰高血壓的朋友,如果血壓控制不好,晨起鍛鍊,可能會因運動導致血壓驟升,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在生活上儘量的避免這些誘因,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藥師談健康


從概念上分析,如果冠狀動脈阻塞程度超過50%者,可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而一旦診斷為冠心病,則需要終身服藥。

不同冠心病的類型,服用的藥物種類略有異同,但基本上所有患者,都應該囊括兩大類的藥物,一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代表藥物有阿司匹林,每天100mg,二是他汀類的調脂藥物,代表藥物有阿託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常用劑量前者為10-20mg/d,後者為5-10mg/d。

如果已經發生勞累性心絞痛的患者,可能另外需要加用β受體阻斷劑等藥物,如美託洛爾和比索洛爾。

除了服用藥物,冠心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和運動方面。

在飲食方面,應該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儘量減少動物油等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經常食用大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保證攝入充足的纖維素和鉀元素。

如果身體狀態穩定,應該保證持續適量的有氧運動,代表運動方式有慢跑,游泳,打球等,每週至少保證五天時間,每天30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這類患者出現反覆的胸疼,胸悶等症狀,一定到醫院就診,避免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病事件。


惠大夫在江湖


冠狀動脈狹窄50%已經達到了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冠心病)的診斷標準,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建議積極正規就醫治療,明確冠脈的病變情況和程度,有無不穩定斑塊或斑塊破裂。同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需長期服用,特別是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的人群,更應長期服藥。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具體包括:①合理飲食:清淡為主,注意低鹽、低脂、低糖,避免高膽固醇、高脂肪、高鹽和辛辣刺激的食物;②適當運動:應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循序漸進,避免劇烈運動,以自己無胸痛等不適為宜;③戒菸限酒:注意嚴格戒菸,儘量不飲酒,病情穩定時可適當飲紅酒;④保持心態:要注意情緒的調節,避免焦慮、抑鬱、暴怒等不良情緒;⑤規律作息:日常作息要規律,注意避免熬夜等不良習慣;⑥控制體重:特別是肥胖患者(包括腹型肥胖)應積極減肥。

藥物的使用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在排出禁忌症後應儘量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他汀類藥物調脂穩斑,根據病情使用β受體阻滯劑、ACEI/ARB類等藥物。藥物使用中注意監測不良反應,定期複查。特別是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達標。感謝閱讀,希望大家正確認識冠心病,積極正規治療是前提,切勿偏聽偏信,以免貽誤病情。本文由全科掃地僧原創寫作於今日頭條&悟空問答,轉載請註明出處。


全科掃地僧


我是小眼睛醫生

致力於公眾健康

熱愛於健身的心內科醫生,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左上角,查看更多關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

這個回答是非常明確的,冠狀動脈狹窄嚴重程度超過50%的時候,需要終身服用藥物治療。


冠心病的診斷標準。

目前冠心病的診斷標準還是通過完善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明確血管狹窄的嚴重程度。如果有血管的嚴重程度狹窄超過50%的時候,就能夠明確診斷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了。

如果診斷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時候,你需要終身服用藥物治療了。

終身服用的藥物包括哪些呢。

阿司匹林腸溶片是首先需要服用的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長期服用即能夠保證抗血小板的作用,有能夠抑制狹窄程度的進一步擴大。

如果明確診斷為冠心病,你的血脂控制將要更加嚴格,比如低密度脂蛋白應該低於1.8mmol/L,遠低於低密度脂蛋白的上限。

雖然你的狹窄程度不是想象中那麼嚴重,但是總有胸痛的症狀,我們認為你最好可以服用單硝酸異山梨緩釋片,緩解症狀。

大部分冠心病藥物的治療作用體現在長期服用的過程中。

短期治療可能不能體現出來治療的效果,但是長期服用確實能夠達到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的效果。


我是小眼睛醫生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覆告訴我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基本上可以確診為冠心病,也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甚至可以做冠狀動脈造影,還有血管內,超聲等檢查


心內科博士醫生幾米楊


明確冠脈其中一支狹窄50%,可以確診冠心病。

冠心病其實是人體正常衰老過程中發生的脂質沉甸於血管內皮下的斑塊。是全身動脈血管在心臟上的表現。在心臟和腦血管上表現症狀突出,致殘率高,才被格外重視。9歲左右解剖血管顯微鏡下就可看到脂質沉積,這件事就已發生。有人到死也沒表現出來,有人過於年輕突出表現在心,腦血管上。沒表現出來不代表他沒有衰老,只是在心,腦上表現輕或接近正常而已,衰老到現在還無法對抗,化妝品只能用於表象,但也解決不了問題。

吃藥可以緩解。比如降脂藥,證明能有效縮小斑塊大小。

另外其它基礎病,高血壓,糖尿病都要給予治療,他們和冠心病息息相關。

生活方面邁開腿,管住嘴,心中無病性格開朗,病是病,生活是生活。有病治,不要因害怕擾亂了生活。生活亂了,藥物效果也差。睡不著,吃不下,精神垮,下一步是什麼不猜也知道。

正確對待加正確藥物治療,生活依就多彩,開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