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他花110萬買下一隻瓷碗,21年後拍出1.5億

在拍賣場上,瓷器絕對稱得上是收藏家們關注的重點。有這麼一件瓷器,在20世紀80年代賣出,21年後器價格竟翻了130倍。這是為什麼?

說起這件事情,我們需要將時間推回到1985年。1985年的香港蘇富比拍賣場上,一隻做工精美的瓷碗引起了收藏家們的關注,收藏家們爭先恐後地舉牌,最終,來自香港的藏家張宗憲以110萬港幣的價格將這隻瓷碗收入囊中。

1985年,他花110萬買下一隻瓷碗,21年後拍出1.5億

張宗憲 網絡圖片

1985年,他花110萬買下一隻瓷碗,21年後拍出1.5億

清乾隆御製 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 網絡圖片1

為什麼這隻瓷碗能夠引起這麼多的收藏家的重視,並最終如此高的價格成交呢?

其實這與它的材質、年代和經歷有關。這是一件乾隆年間的琺琅彩花鳥紋題詩碗。琺琅彩這種工藝,是康熙年間傳到中國的。康熙皇帝十分喜愛西洋傳入的琺琅彩,於是命內務府的工匠們進行仿製。康熙皇帝去世後,雍正皇帝將這項工藝發揚光大。乾隆年間,琺琅彩工藝更為精湛完美。

1985年,他花110萬買下一隻瓷碗,21年後拍出1.5億

清康熙 黃地開光琺琅彩花卉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

1985年,他花110萬買下一隻瓷碗,21年後拍出1.5億

清雍正 琺琅彩雉雞牡丹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

從風格上看,康熙年間的琺琅彩瓷碗以胭脂紅、孔雀綠等相對鮮豔的色彩為底色,並將牡丹、月季、芍藥等花卉圖案作為主要紋飾,色彩絢麗,繪畫嚴謹。此外,工匠們還用篆書在上面寫上萬壽、長春等寓意吉祥的語句作為裝飾。

雍正時期的琺琅彩瓷器則多為黃色、白色、紅色為底色,以花卉、山水、詩句、印章等作為裝飾,有工筆畫的特徵,也更符合文人的審美,此時的釉料更為豐富,更具中國風味。

乾隆時期的琺琅彩,器型更為多樣,又加入了描金、開光、軋道等新式工藝,風格更為華貴。而這件乾隆年間的琺琅彩花鳥紋題詩碗,以飛回北方的燕子和春季的柳樹和花卉為主要紋飾,風格清新自然,有雍正時期的遺風。

1985年,他花110萬買下一隻瓷碗,21年後拍出1.5億

清乾隆御製 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 網絡圖片2

1985年,他花110萬買下一隻瓷碗,21年後拍出1.5億

清雍正 琺琅彩梅花牡丹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

由於琺琅彩瓷器燒製不易,存世不多,因此在拍賣場上,琺琅彩瓷器價值極高。這件乾隆年間的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也的確做工精美,張宗憲在1985年花110萬買下這件瓷器,的確是慧眼識珠。

然而事情到此並沒有完結。21年後的2006年,這件瓷碗又在香港佳士得拍場上現身,再次引起了拍賣市場的轟動。以張永珍、吳青峰等人為首的收藏家爭相競拍,最終張永珍獲勝,以1.5億港幣的價格將這隻瓷碗收入囊中,創下了了當時亞洲藝術品的最高成交記錄!

1985年,他花110萬買下一隻瓷碗,21年後拍出1.5億

清乾隆御製 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 網絡圖片3

1985年,他花110萬買下一隻瓷碗,21年後拍出1.5億

張永珍與清乾隆御製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 網絡圖片

從1985年的110萬港幣,到2016年的1.5億,這隻乾隆年間的琺琅彩瓷碗的價格在21年內翻了130多倍,這在收藏界無疑是一個傳奇。

但這也帶來了一個疑問:這隻瓷碗的故事,是否只是一場炒作呢?畢竟這隻瓷碗的上一位擁有者張宗憲,是張永珍的親哥哥,兩人刻意抬高價格,也並非沒有可能。但拍賣現場本就變數極大,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讀完文章的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