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電裡面有這麼多學問,漲知識啦!

電能作為清潔能源,是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沒有電的日子,想必是很難受的,手機玩不了,沒有網,沒有電視,沒法做飯,那麼電力裡面有哪些知識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

1.三孔插頭和兩孔插頭的區別

實際上,我們用的電都是從小區的配電所引入的,配電所低壓側是380V三相電源,一般引出3根電源相線,1根中性線,1根地線,做在一根電纜裡,入戶後,居民用電都是單相的,只不過電力設計人員會對負荷儘量平均分配,比如居民樓裡有60戶人,可能20戶接在U相,20戶接在V相,20戶接在W相,因為生活用電都是單相供電的,那麼這個電流怎麼回去呢,這就是通過N線,也就是中性線回去的。那麼地線有啥用呢?對於金屬外殼的設備,需要將金屬外殼接地,這個地通常都是在配電所地底下挖一個坑,埋入接地極,所以,三孔插頭就是接電源加中性線加地線的,適用於金屬外殼設備。兩孔插頭就是接電源加N線,用於塑料外殼設備。

2.為什麼冬天在北方容易挨靜電?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在北方冬天出門很容易被靜電打,有時候摸門,坐公交,按電梯都能挨電,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這是因為人的身體帶了電。什麼,人居然會帶電?是的,無論夏天還是冬天,人的身上都會因為與大地或外物的摩擦而起靜電,只不過夏天空氣溼潤,這個靜電通過空氣又很快散發出去,使人成為與大地等電位的物體。而在冬天,天氣乾燥,起的靜電無法很快消散掉,於是人身上會帶少於的靜電電荷,相當於一個儲存電荷的電容,當手摸接地導體時候,這個電容相當於被短路,於是電荷就被釋放掉了,在接觸部位就會產生電流,就能感覺手刺痛或者麻。那麼,怎樣有效消除這種刺痛感呢?有一種方法是碰鐵的東西之前摸地,但是地上髒,而且不能總彎腰呀。其實有一種更好的方法,就是在碰鐵的東西之前,先用金屬,如鑰匙之類的先去碰一下,這樣,接觸點就從手改成了鑰匙尖端,大大的減少手的刺痛感。

3.雨天為啥要帶電線杆子遠一點?

時常有新聞報道,打雷下雨天有人在電線杆子附近或者樹底下,被電死,小時候我也聽說過類似的新聞,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這是因為電線杆或者樹挨雷擊了,電線杆子底下其實是接地的,當雷擊電線杆的時候,雷就會通過接地電阻往地下流入發散的電流,這個電流往四周流,形成一個圓形,越是離杆塔近的地方,電流密度越大,當人在雷擊電線杆子時走在附近,這個電流流過大地就會在人兩腿之間產生跨步電壓,於是有電流流過人體,於是人就會有生命危險啦。所以打雷下雨天,最好別在樹木或杆塔旁邊,最好是待在家裡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