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8萬億“新基建浪潮”來了,對中小微企業有什麼影響?

時空之旅


恐怕這裡的“新基建浪潮”,中小微企業參與度真不高。

首先,既然是“新基建”,肯定區別於“傳統基建”。我們從各個省市披露的“新基建項目”也能看出,此次基建的重點是“新領域”,包括新材料新能源領域、5G領域、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傳統基建只是圍繞“新基建項目”的“周邊建設”,如發射塔建設、高新科技園區建設、新能源發電站建設等。

既然是新基建,那麼所能參入的人群也非常有限。之前的傳統基建普通建設工人就可以參與,而此次新基建必將以技術性人才為主,而中小微企業大多以傳統普工和低科技含量項目建設為主,因此中小微企業參與度估計不高。

第二方面,並不用刻意的強調所謂的“4個8萬億”,金額再大也不是一年的投入,而是今年包括以後幾年的總體佈局。今年的投入金額為5萬億元左右,相對於前幾年並沒有大幅度的提高,反而降低了投資額。所以說,所謂的“4個8萬億”只不過是放大了的“機會”。

第三方面,此次新基建投資之所以能引起高度關注,是與剛剛受到的疫情影響有關係的。疫情對經濟的直接影響是經濟增長放緩,而基建投資是拉動經濟最主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能帶來更多的工作崗位,穩定就業,另一方面能在未來激發經濟增長潛力。

所以,此次基建的目的並不是直接為中小微企業帶來“資源”,也不是直接作用於中小微企業,所以對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帶來的機會有限。

第四方面,我國近幾年來一直在進行產業升級和行業整合。此次新基建就是一個契機,新技術新生產方式在未來的投入使用必將淘汰一部分傳統工人和落後技術,而中小微企業的科研投入不大,技術和生產方式相對落後,所以新基建的投建在一定程度上會淘汰落後的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存在下去的方法必然是要加快產業升級,與時俱進。

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此次“新基建”對中小微企業來說參入感並不大,以“高新技術”領銜的“新基建”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和專業人才。

除此以外,“新基建”甚至會對中小微企業帶來衝擊,作為產業結構落後的中小微企業必須提升技術含量,才能不被淘汰。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並沒有所謂的“四個8萬億”,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很多省份都推出了自己的基建計劃,截止到目前,全國已經有13個省市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這份投資清單共包括10326個項目,總投資金額接近34萬億!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這近34萬億投資項目並非一年就投那麼多,根據其中8個省份公佈的年度投資額,合計約2.79萬億元,而總投資額接近25萬億,因此很多時候不能只看前面,而是要看其整體的全部內容。另外,這些重點項目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只是投資基建那麼簡單。

這輪投資與當年“四萬億計劃”應該是不同的,不會是當年“四萬億計劃”的翻版。對於基建方面,當年“四萬億”主要投資於高鐵、公路、水利和市政管網等,而這一次似乎會更多的投入到“新基建”當中,即投入到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上,不是簡單的重走老路。至於對中小微企業有什麼影響,個人認為會有一部分投資用來扶持中小企業,特別是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


錦繡中源


我認為,大規模的基建投資,如果真是四個八萬億的基建投資是對經濟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可以肯定的說,對我國的經濟刺激至少會帶來3個點以上的增長!經濟發展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外貿”,投資的權重在我國往往是位列第一位的。

關於投資四個8萬億是不是對小微企業幫助很大?我認為肯定幫助很大。比如,國家要投資基建,必然要很多人去參與建設,目前國內普通的用工人員多來自於小微企業的勞務派遣公司。這些勞務派遣公司承擔著全國普通用工的大多數份額。還有,大的基建項目所需的設計及生產資料多來自於大中型企業,但有很多的小微企業承擔著這些大中型企業的低端供應鏈角色。往往一些小的項目都是小微企業幫助完善的。

小微企業的特點是成本低,效率高,轉型快。他們可以幹大中型企業認為是雞肋的小項目。一方面小微企業需要這樣的邊角料項目來養活自己,一方面大中型企業也沒必要為了一些邊角料的項目去專門成立相關部門,所謂的項目外包便是經濟運行中常見的一種合作方式。

四個8萬億不是小數目,小微企業在此起到哪怕百分之幾的作用,也是天大的經濟數字,這不是小,這就是積水成河的原因!


張翔看世界


當然也是大的利好。

中小企業一般從事配套行業。新基建的一系列配套也會被隨之帶動。

因此也會帶來一些創業機會。

但是要注意:

1、機會大多來自於B端,而不是日常消費的增加。因此,需要有一定的社會、客戶資源或產品經驗才行,還有對付商業客戶的經驗,白手起家很難享受紅利;

2、這是階段性的投入,幾年內會市場減少。因此要考慮好長期怎麼辦。主要有:現金流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如何2年內建立一些優勢以長期生存、如何快速轉型等;

供參考吧


守中堂主人


小微企業直接中標項目大型基建的機會不大,但是作為分包或者二級供應商是非常有可能的。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在政府採購中有一定的照顧,所以如果小微企業確實在某些環節上有自己的獨特優勢,我覺得很可能可以分一杯羹。畢竟政府採購市場總體規模這麼大,最末端服務如勞務,原材料供應很大部分也是來自小微企業。



招標投標師


在高技術對於小企業,一沒人脈,二沒技術,三沒人才直接就是幹看。加速淘汰沒技術小企業,就會更多凸顯沒有技術不能出門務工人民的難度。再說技術升級對於小企業來說本身就很難,沒資金,沒技術,沒人才,唯一有的是可以多僱幾個農民工,多解決幾個溫飽。太難了小企業


活出新麼Young


新基建投資將極大的刺激和帶動生產、銷售和消費等諸多領域、諸多產業、諸多企業的需求增長,也會給中小企業帶來商機。應該預計看出,受益較大的中小企業,可能是嵌入和鏈接在新基建產業和項目鏈條上的製造業企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企業。


思之遠方


能促進服務業的大發展。隨著新一輪基建投資的大規模開始,隨之而來的服務市場的需求會有顯著增長,因此,對於小微服務業會有更大的發展機遇。


合一致勝戰略


雄安新區


用戶7335892630267


有機遇也有挑戰,有發家致富的機會,也有倒閉的風險。

首先先說一下,這四個八萬億有一點誤讀。這是媒體對數據的一個總結,但是這個投資既包括去年的、今年的,也包括未來的一些計劃。

其實今年新增加的投資和去年相比變化並不大。

今年更大的變化是在於增加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如下圖所示,有七個方面。


對於小企業而言,如果主營業務涉及基建或者新基建,比如物聯網充電樁之類的。那麼確實是一個機會。因為風口到了。如果企業是做服務業的,也許在投資的拉動下比如餐飲或者其他消費增加了,那可能中小企業賺的錢也會更多了。很簡單,你的飯館旁邊開了一個大工地,那你的生意肯定會變好了。

但為什麼說還存在一些挑戰呢?因為隨著投資的增加,經濟變得更活躍。房租和人工成本可能會上漲。還是剛才那個例子,如果你旁邊開了一個工地。你是小餐館,可能生意會變好,但如果你是一個健身房。那恐怕沒有什麼幫助,而且還會推高房租,你反而經營不下去了。

所以對小企業來說。是不是有好處,要看你是什麼行業,人工成本的增加是否對你的傷害很大。以及這次增加基建投資對你的行業是不是有幫助?還有你的企業在什麼位置?能不能享受到增加投資的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