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徵集:出佳作、見精神、暖人心

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徵集:出佳作、見精神、暖人心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人民網文娛部發起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徵集活動,向廣大文藝工作者發出號召,鼓勵文藝工作者用文學、美術、書法等形式,記錄這場防疫阻擊戰中值得銘記的時刻。徵集活動自1月29日開展以來,全國各地的作家、醫療工作者、網友等熱切響應,文藝名家積極參與,來稿作品累計超萬件。

這些作品中,有自然真誠的文字,也有生動活潑的繪畫,有瀟灑雋永的書法,也有感人動聽的音樂,記錄了疫情時期溫暖人心的故事。希望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文藝作品,可以安撫人們的焦慮,溫暖前行的勇者。

文化名人紛紛響應,以筆墨抒發戰“疫”心聲

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徵集:出佳作、見精神、暖人心

“同心驅癘鬼,眾志築長城” 莫言 作

“同心驅癘鬼 眾志築長城”“逆行知勇士,危難見人心!”作家莫言兩次向人民網文娛部發來戰“疫”對聯、詩歌等書法作品,以此表達對戰“疫”一線人們的敬意。

用評書記錄時代。知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以戰“疫”評書《鍾院士,百姓心中的一座山》禮讚84歲仍奮戰在疫情前線的鐘南山院士,也為一線的醫護人員加油鼓勁兒。

“以搞笑為職業”的姜昆,在戰“疫”詩中寫到:“這個春節,我笑不出來”,看到電視中一個個感人的畫面,自稱“早已過了愛哭年齡”的姜昆,滿含深情地創作了詩歌:《我在你們面前淚崩》。

特殊時期,演員濮存昕也是在家宅著,看看書、練練功,對大多數人而言,宅在家裡就是戰“疫”,他在《庚子春節的感言與期盼》寫到:“少出門、不串門,戴口罩、勤洗手,最大限度地隔離病毒傳播渠道,讓新發生感染的疫情儘可能止步。”

導演、監製張一白在來稿中講述以一家一己之力,與時間賽跑,與價格賽跑,為武漢、重慶的人們捐贈防護物資的經歷。他寫到:我在填寫各種表格時,都會在祖籍一檔填寫上“湖北蔡甸”。我幾乎沒去過那裡,但在精神和意識上,它就是我的血脈來源。

作品豐富形式多樣,以藝術提振戰“疫”精神

文學、美術、書法、音樂……來稿作品類型豐富、題材多樣。

以文學記錄戰“疫”真實。《宅家“疑似”的日子》《“疫”中人》《出征在除夕》……刊載稿件紀實作品佔比高,不同視角還原“疫”中人的複雜心情。

以詩歌傳遞戰“疫”溫暖。投稿作品中,既有古體詩,也有現代詩,作家、網友紛紛選擇以詩歌形式獻上自己真摯的祝福。

以畫筆定格戰“疫”瞬間。投稿作品中,既有醫護人員輪班前相互整裝待發的時刻,也有非常時期人們的防疫心理變化,中國畫、油畫、漫畫、連環畫等多樣的形式與內容,為疫情時期人們焦慮的心情增添了色彩。

以翰墨寄託戰“疫”志向。書法家們寫下:“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生命重於泰山”“萬眾一心除疫患 眾志成城送瘟神”……這些不再僅僅是字或作品,而是全民萬眾一心,期待戰“疫”勝利的決心。

以歌曲訴說戰“疫”情感。“我在這裡,你在遠方……”《千紙鶴飛向你》將對“春天”的期盼寄予千紙鶴,更以《這樣的你》致敬廣大戰“疫”中的女性。

徵稿活動仍在繼續,以網絡凝聚戰“疫”力量

徵文連載不斷,網友紛紛留言分享感受,其中,既有網友留言向醫護人員表達敬意,也有網友留言給記錄疫情的文藝工作者點贊,更有網友私下發來反饋,將大部分稿件打印下來細細品讀。

疫情面前,網絡充分發揮了凝心聚力的平臺優勢,人們都在網上以不同的方式為奮戰在一線的“戰士們”加油鼓勁兒,主流媒體積極策劃,傳遞正能量價值觀,文藝工作者以文學、藝術踐行使命擔當,網友親身講述各自真實的戰“疫”故事。

網友“李恩洪”向戰“疫”白衣天使致敬:“你們是英雄,中國為你驕傲;網友“培生”觀文後心發感慨:“文字不可以消滅病毒,但可以讓人覺醒,人類的覺醒才是這場‘戰疫’的真正勝利”。

戰“疫”仍在繼續,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徵集活動也在繼續!接下來的日子裡,期待各地文藝愛好者仍以藝術抒懷,以筆墨戰“疫”,用文學、藝術將溫暖的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人民網將持續推送更多優秀戰“疫”文藝作品。

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徵集 專題

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徵集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