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兒媳帶娃時,聰明的婆婆做到“三不管”,日子不會受氣

導語:幫兒媳帶娃時,聰明的婆婆做到“三不管”,日子不會受氣

在中國,老一輩人都會參與到孫子孫女的教育中,在過去雖然老人也幫忙帶孩子,但是老一輩的人對此並沒有太多的矛盾,因為她們的教育方式都差不多,而如今人們的思想開放了,許多新潮的觀念來襲,老人和如今的年輕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樣了。因此許多老人和年輕人就因此出現了很多的矛盾,在對帶孩子的方式上就有著很大的分歧。越來越多的老人覺得自己既辛苦帶了孩子,但是還不撈好,覺得自己很委屈,其實很多時候,只要老人不要操那麼心,做到三不管,日子自然也就不會那麼受氣了。

幫兒媳帶娃時,聰明的婆婆做到“三不管”,日子不會受氣

1、不管孩子的教育

在當今的社會中,不少80、90後的父母因為忙於工作,而沒有辦法完全兼顧工作和孩子,而為了生活能夠有保障,就選擇和老人生活在一起,這樣在工作時,有老人在家幫忙照顧孩子。但是也有很多人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就是:父母在管教不聽話的孩子時,公公婆婆會插手,這樣就會讓一些年輕的母親覺得老人妨礙到自己的教育了,從而和婆婆產生了很多的矛盾,很多人婆婆也是為此而感到委屈。其實聰明的婆婆會在兒媳教育孩子時,選擇不管,因為她知道她和兒媳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代溝,因此也就會產生很大的矛盾,倒不如在一開始就選擇不管,把教育權全權給了自己的兒媳。

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當兒媳教育孩子時,婆婆就不要插手了,因為有時我們的介入,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靠山,在他的母親教育他時,他就會習慣的來找自己的奶奶,這樣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中國有句古話,就是說隔輩親,因此爺爺奶奶會對自己的孫子孫女格外的親,有時甚至是沒有底線的寵溺,這樣看似你把自己的真心都給孫子了,實則反而是害了孩子,因為你的寵溺會讓孩子不知道對錯,會讓他很放肆。女人也要知道婆婆畢竟是長輩,她自己有很多的經驗,老人有時的建議還是可以適當的聽取的。

幫兒媳帶娃時,聰明的婆婆做到“三不管”,日子不會受氣

2、不管孩子的花銷

在過去,人們的生活年代都是比較困苦的,有時連最基本的吃都吃不起,生活就需要很節儉,生活得時間久了,也就養成了這樣的一個習慣,而習慣又是很難去改變的。而如今的年輕人生活在一個比較好的年代,可能她們在小的時候生活也沒有很好,但是相對於之前也是一個質的飛躍。而且每個孩子在自己家裡也都是被寵著長大的,更何況如今的年代和之前的時代又是一個質的飛躍,人們也更加疼愛自己的孩子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今時代發展的很迅速,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很多的家庭開始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這也就導致了孩子的教育上需要花銷很多。有些老人就覺得有些東西是沒有必要學的,但是如今的社會是自己多一項技能是更好的,這樣在社會上也會多一條道路。所以老人們不要只知道心疼錢財,要多往之後想一想,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著很大的幫助,對於這種開銷老人沒有必要心疼,也不要管,因為對孩子教育的投資是值得的。

幫兒媳帶娃時,聰明的婆婆做到“三不管”,日子不會受氣

3、不管孩子的吃穿

在很早之前,生活水平不是很好,老一輩為了節約,就會選擇廢物利用,把大一點的孩子的衣服給小孩穿,這樣就會節省很多。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生活水平變好了,不再像以前一樣養個孩子很辛苦,而且每個家庭中孩子也很少,而且年輕人的觀念就是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也為了讓孩子在別人面前不會有自卑的心理,就會在吃穿上儘量滿足孩子。

老一輩的人的思想就是節約,很多老人為了節省糧食,就經常性的吃一些剩菜剩飯,其實這樣對身體是不好的,但是他們總想著能省一點是一點。這就是老人的短板了,很多年輕人奉行的是更加科學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在這一點上老人們應該向自己的晚輩多多學習一下,這樣不僅對孩子的身體是有好處的,也能夠避免自己的身體出現一些問題。

幫兒媳帶娃時,聰明的婆婆做到“三不管”,日子不會受氣

情感寄語:當婆媳之間因為孩子而產生矛盾時,作為兒媳,你要知道你是晚輩,你的婆婆畢竟比你多活很多年,也經歷過很多的事情,有些時候也是可以聽聽他們的意見,這樣一方面我們也是尊重了婆婆,另一方面也會因為婆婆的建議而少走一些彎路。作為婆婆,你要知道這個時代在日新月異的發生著改變,有很多的東西我們也是不知道的,就要向自己的兒媳學習。只有這樣,婆媳之間才能夠相互理解彼此,也能夠對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看法和話題,家庭自然也會變得更加的融合。

本期話題:你們覺得婆婆幫忙帶孩子時還應該做到哪些事情呢?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