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衡水一線老師實錄: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只抓住了這3點!

在衡水,高考神話,一直在發生。有位衡水中學的周同學,高考語文145分,獨步天下,創下了衡水二中高考語文的新紀錄。

憑藉語文高分,她的高考成績也考到漂亮的665分,後成功被浙大竺可楨學院(王牌學院)的公共管理英才班錄取。

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據某位到衡中參觀的老師說:衡中高考語文平均分129,可129分對一般的學生來說,幾乎是想都不敢想。

很多學生考到90分覺得也還滿意,卻不知和學霸們的130-140分,差距可是四五十分的鴻溝。

語文滿分150分,閱讀70分,作文60分,合起來佔據的豈止是半壁江山。

現代文閱讀36分

古代詩文34分

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從2017年起,語文,正成為高考最大的一門拉分學科。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曾痛斥:語文憑什麼要給數學讓路?未來語文將成為高考的殺器,高考要實現15%考生做不完卷子。

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到底現如今的高考語文試卷難在哪裡?讓老師們帶著大家好好看一看:

01

現代文閱讀字數多、內容複雜

語文試卷的總分是150分。在這150分中,現代文閱讀+古代文閱讀+寫作的分數,佔到了130分。即使是字詞基礎考查也是放在閱讀題裡考,整張試卷閱讀寫作的比例高達90%!

高考語文第一大題的基礎知識考察,就是在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

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找遍這幾年的高考語文試卷,整張試卷,幾乎沒有單純考查字詞的題。高考命題越來越注重閱讀量,越來越注重閱讀速度。

02

古文閱讀學的都不考,考的都不會

在古代文閱讀中,包含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鑑賞。今年全國卷I、卷II、卷III,單古詩文考查佔眾多;而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

這分數意味著什麼:大專變本科、二本變重本、211變985。所謂高考語文:講的都不考,考的都不講。文言文閱讀的分值在19-25分之間,考試範圍廣泛、全都取材於經典古籍中。

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學生往往拿到試卷後,翻譯困難、理解困難、答題困難,半懵地猜測著文章的含義和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學習狀態,肯定難以在語文試卷上拿高分!

03

寫作分值大,審題立意難

高考語文試卷中,作文分值最大,達到60分,佔據半壁江山。縱觀這些年來各省市、全國卷123的作文題目,很多考生都敗在了審題立意上。

例如19年全國3卷的作文題,讓很多考生不知所云,無法下筆,考場時間分秒必爭,作文寫不完,基本上60分的一半就白白丟失了。

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現代文閱讀、古文閱讀、寫作

是三座高考語文的大山

也是隔絕一本、二本和專科的門檻

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如何從容面對新教改語文改革,搶佔語文先機,攻克三座大山,考到130+分,在高考這場戰役中旗開得勝?

一位從教11年的資深高考語文名師——柳美姣老師,在談到今年的高考語文題時說:

從現在的命題趨勢來看,語文學習,不但盲目刷題是無效的,死記硬背,不分重點、盲目閱讀也是無效的!只會死記硬背的學生面對新的語文考試趨勢都同樣可能束手無策。

只有讓孩子學會文體閱讀方法、學會各種文體的深度閱讀、精讀、文本的鑑賞,再加上多讀、多積累,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語文核心素養。

比如,2019年的高考語文大閱讀材料題——《呼蘭河傳》,這篇文章不管老師在課堂上有沒有講過,對於學會了小說閱讀方法的學生來說,簡直就是送分題!

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柳美姣老師曾是新東方語文項目第一人,在11年的高考語文教學過程中,她說:很多學生平時不重視語文,一到考試選擇題靠蒙,主觀題靠胡編濫造,或者把材料中的一段話直接作為答案,最後成績和前幾名差了幾十分……

她說:語文學科的學習,並不僅僅依賴於閱讀和刷題。比如現代文閱讀、古文閱讀,每一個題型都有答題模板與術語。比如,高考考場作文,如何看懂材料,瞭解出題者背後的目的,都有“小心機”。

比如說在現代文閱讀中,脫離不了六大主旨:中、國、故、鄉、美、人。

柳美姣老師還告訴同學們:高考語文試卷文字多,

現代文不需要閱讀全文,直接找重點。

比如這篇現代文《總想為你唱支歌》,這篇文章就是六大主旨中的“鄉愁故土戀”。

衡水一線老師:衡中學生語文平均分129分!考高分他們抓住了這3點


所以這篇現代文表達了3點: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對家鄉鉅變的感慨→遊子落葉歸根的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