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疫情大數據安全融合開放平臺”助力復工復產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吳吉 通訊員 韓培義

當前,全國各地企業陸續復工,如何快速排查高風險、潛在感染人員?近日,哈工大(深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方濱興院士團隊研發的“疫情大數據安全融合開放平臺”正式上線,以雲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築牢疫情防控堡壘,為企業復產復工保駕護航。

哈工大(深圳)“疫情大数据安全融合开放平台”助力复工复产

劉川意副教授帶領團隊加班加點,為疫情防控貢獻科技力量

據方濱興院士團隊核心成員劉川意副教授介紹,“疫情大數據安全融合開放平臺”是中國工程院“關於基於時空軌跡信息的疫情防控系統”項目中的關鍵核心部分,主要解決衛生、交通等系統的數據安全與數據融合問題。

“一些職能部門存在‘數據壁壘’,個人數據隱私存在洩露風險,這是大數據技術在疫情防控中面臨的兩大難題。”劉川意老師表示,當前亟需建設一個既能確保個人隱私信息安全,又可進行大數據分析的平臺,在做好聯防聯控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

基於方濱興院士提出的“防水堡”隱私保護新技術架構和“數據不動程序動、數據可用不可見”理念,劉川意老師帶領團隊加班加點,快速研發成功並上線了“疫情大數據安全融合開放平臺”。通過該平臺可實時對接衛健委、公安、交通、電信、檢驗檢疫等多部門數據,建立跨部門密切配合、統一歸口的疫情防控大數據共享機制,既可確保數據隱私安全,又支持多源數據對比、深度分析和建模,將為相關部門科學研判疫情態勢、精準施策,科學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科學技術支撐。目前該系統已投入抗擊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中。

哈工大(深圳)“疫情大数据安全融合开放平台”助力复工复产

設備抵達武漢

哈工大(深圳)“疫情大数据安全融合开放平台”助力复工复产

設備在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部署調試

值得一提的是,方濱興院士團隊研發的“雲匣子”,已於1月31日通過產業化合作方——奇安信科技集團率先捐贈並部署到武漢火神山、雷神山等醫療機構,為全國醫療、疾控等疫情防控一線單位築牢數據安全防火牆。“雲匣子”作為方濱興院士團隊“雲安全”科技創新系統的核心設備,整體技術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雲匣子’在2019年研發成功,這次主要用於支援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網絡安全建設,是一次普適性應用。”劉川意老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