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鸡缸杯2.8亿,汝窑2.94亿,能买两吨黄金!为何那么贵?

在一档子节目上,马未都说起了天价瓷器,2012年、2017年都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两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拍出,分别成交了2亿、2.94亿港元的天价;2014年同样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8亿;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鬼谷子下山”元青花成交价2.3亿等等。还有很多天价瓷器数都数不完,马未都感慨:“按照2005年的黄金市场,这些瓷器足足能买两吨黄金!”

这些数据在刺激着人们眼球的同时,也向世人抛出了一个问题,这些瓷器为什么能买那么贵?马未都在节目里做出了两条分析,这些东西确实很值钱,在历史上也拍出过高价,但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动辄就上亿,多到人们都已经麻木了。突然冒出一个名窑瓷器,掉到了亿元大关以下,反而更能被人们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马未都砸了砸吧嘴,感慨道:“造成这种现象得看当世的背景,而这背景里又有大小之分。”

汝窑洗成交价2.94亿

先来聊聊大背景,如今随着我国的发展,原先的“财大气粗”正在慢慢复苏,不少人都抓住机遇捞得第一桶金,随后得益于此,做起别的行业来也是顺风顺水。所以我国不缺富人,当财富上升到一个高度时,这时总有人想要“浓缩财富”。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是“浓缩”二字,从古至今财富的发展都在浓缩,从最早的以贝壳做货币,人们常常背着一麻袋贝壳去买东西。

直到生产力慢慢提升,贝壳的价值已经跟不上商品时,那更小巧、更值钱的银子就应运而生。同理之下,宋代生产力又到达一个巅峰,于是沉甸甸的银子又被舍弃,轻便的纸币“交子”登上历史舞台,随后纸币一直都是大面额财富的代表。如今纸币也还是不够浓缩和方便,所以刷卡、移动支付等方式才能很快占据市场,这就是财富浓缩的一个缩影。而古董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用来作为“浓缩财富”的物品,再合适不过。

说完大背景再看看小背景,在过去每个人都知道一句老话:物以稀为贵。但如今时代变了,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想听歌得从收音机、想看电影得上电影院、想了解新闻只能看新闻联播,现在接收信息的手段五花八门,每天都有一大堆资讯,自己想方设法涌入人们脑海中,这是一个信息时代,也是一个流量时代。所以“物以稀为贵”这句话没错,古董大多数靠着这点也会提升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