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是房價的主要推手嗎?

小麥165408052


上週有個小區群,業主們討論了一下午樓價,起因是一個女業主要賣房,被中介搞鬱悶了。

門口的綠中介說她放價過高。她放8萬,中介說有一套120多方的掛6萬掛了半年,經常打街··霸(上街舉著一個紙牌推銷)依然無人問津。“8萬是不會有人買的,”房源可以接,但不降價,中介就不折騰掛出去了。


去年夏天才成交了一套86方的,7萬6成交價,怎麼一年就到6萬了?
我和那家門店比較熟,微信問了一下店長,6萬掛了半年是事實。但其實是6萬3,北向低層望街。房子不算好,業主還捆綁一個車位一起賣。

但要是放6萬多,也跌的太多了。



中介到底要什麼


中介是個大詞,科班上有幾層意思。房產中介在二手市場提供的服務應該叫居間,居間的意思是撮合交易,不作為任何一方的代理,其工作旨在收取佣金。

所以中介的核心訴求是——佣金收入最大化。
佣金 = 房價 × 佣金比例
佣金比例業內是確定的,全國都不會超過3%,一般在1.5%。理論上中介為了增加佣金,有推高房價的意願。
但意願歸意願,能力歸能力。中介推動房價的能力有限,只能借勢。
北京市場是我見過比較兇的,綠色中介和黑色中介可以做到控制整個板塊的房源,比如曾經回龍觀就是黑色中介的地頭,天通苑是綠中介的,不是說完全沒有其他公司門店,而是完全在控。買賣雙方在板塊內只有一條主流通道,通道就可以影響價格。手法很多,比如一個小區的房源賣了一套,其他房源很快齊齊上漲10萬20萬。比如先把小區內一兩套普通戶型單價放到奇高,再放出來一套好戶型價格差不多迅速出貨。比如看準了買方就是要買那套,幫著替業主抬價等等,諸如此類。
需求旺盛、賣家配合、買家爭搶,中介不用引導,抬價就跟玩兒一樣。其實都是銷售技巧,各行業都有。

我覺得二手房市場還行吧,二手車店就比二手房中介的水深多了,主要是房價高,大家都緊張。



中介的工作

抬升價格一般都是門店和業主的合力,業主收益最多,門店收益第二,而中介個人,也就是和買家賣家打交道的那個人,其實從能力上很難操作,從意願也沒多大動力。
二手中介費一般還包括按揭服務費,把按揭刨去,普通買房佣金基本在2%,深圳平均一套房子總價算400萬,帶你看房的那個中介小哥能拿多少錢?
不是8萬。能有2萬就不錯了。

不同中介公司、門店分這2%佣金的計算方式略有不同,但參與分錢的人都差不多。首先按比例有一部分算公司收入,砍掉後剩餘的給一線。再從房源錄入人員開始,收鑰匙委託的,一同帶看的,合同簽約的,合同打印審核的,跑腿過戶的等等,上面說了不算按揭,如果有按揭還要算上貸款服務人員,以及被按揭服務公司抽一筆等等。

簡單說吧,參與的一到兩家門店能落下70%左右,帶你看房的那個中介小哥個人能拿20%,20%幾吧就算,也就是2萬塊,這就算很好了,業內良心公司。
2萬聽上去還行,深圳的中介收入是還可以的,如果兩三個月開一單,加上底薪,生活還行。
話說回來,如果房價被抬高了10萬,410萬成交。
門店中介佣金增收1400,小哥增收400塊。
為了400塊抬高10萬房價,好像還是可做的,還可以幫店裡兄弟們多賺點。但現實中其實這個錢很可能掙不到,比如大多數業主都會在中介費上講價,中介費談下來2000塊其實不難。
萬一買家就因為10萬塊房價不買了,因為2000元中介費買別家的房了?
所以中介小哥抬價意願也沒那麼強。
當然和業主一起吃差價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這個是例外,先不討論這個。



一切都要看市場


上次抬價密集出現是在16年到17年初。

18年夏天我去天通苑踩盤,市場冷出個鳥來,中介沒人還想抬價,客氣氣的領你轉個一下午,看遍手上的好盤,就是想讓你買。

因為沒交易要斷糧了。
總佣金收入 = 佣金 x 一段時間內的成交量 = 房價 x 佣金比例 x 一段時間內的成交量
16年到17年初,成交量維持一直高位,上面這個公式裡房價可以使勁抬,反正一段時間的成交量都個門店都是滿負荷運轉,房價越高越好,中介費談都別談,你不買有人搶。
18年,市場冷,房價和成交量之間的逆相關凸顯。成交量疲軟,抬房價更疲軟,自掘墳墓。
“一段時間內的成交量”為零,“房價”再高,“總佣金收入”也是零,只能勸賣家降房價,降到讓成交量大於零,才有收入。



都是為了生活


其實中介也都是普通人,佣金收入是他們的工作,但中介自己也要買房生活,從每個員工來說,房價高了對他們也不是好事,他們也不會想房價過高。
19年房市目前很冷。文章開頭小區群裡女業主鬱悶的事,接下來還會更多。

一二線城市,對於賣家,如果不急用錢,可以放一放,但換房無礙。對於買家,如果你的錢來的容易,就買,如果錢來的不容易,可以再觀望一陣。


PS:我不是中介。


幫住先生


中介分一手房銷售和二手房買賣!

先說一手房,價格是開發商定的,中介只負責帶客,價格中介可主導不了,只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中介費帶客下,售樓處的成交量明顯提高,那麼,房子賣的快了,開發商就比較容易調價!可以說中介對於一手房價格的增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但絕不是主導!

再說二手房,市場行情100萬的房子,上下浮動也就是幾萬,中介讓房主賣120萬他能賣出去麼?至於買方,中介讓他高價買,他會買麼?

這裡只能說是,房主一般會委託多箇中介賣房,很多時候一個買方會走好幾個中介,又剛好都給推了這套房,所以房主電話接的會比較多,但是又不知道其實就是一個客戶,所以就會單方面的以為房子很搶手,就容易漲價。所以,這時候中介也成了漲價的間接推手,但是仍舊不是主導。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我120萬賣掉了房子,我家樓下也想賣房子,聽說我家120萬賣了,那麼他覺得自家的裝修好,就要賣130萬。一旦這個130萬賣了,那麼就會再出現140萬,150萬!這是業主心理導致的房價上漲!

綜上,只能說中介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力量和程度有限,根結不在這!


咆哮薇薇


捂緊錢袋,漲跌與你何干,養銀行,幫開發商發財你沒義務,過輕鬆幸福的,租房,別人出多的錢,你出少的錢,結果是你享受,壓力是他承擔,30年房貸,70年:權,他出80%的錢住40年,你出20%的錢住30年。。。。自己算,,

有人算過,10000元每平的房子100平賣100萬,首付兩成,20萬,各類稅費5萬貸款30年,月供4243瓦,利息共計74萬,所有款項共計195萬元(毛坯),租金沒有空檔期,平均月租1200元,年租金14400元,三十年共計租金432000元,

幾塊磚頭,幾根鋼筋,幾包水泥,幾袋沙子,就取起了老百姓的血汗錢,一個紙上財富讓人們追夢。成了房奴,心安理得的過上悽慘的曰子,北京人一套房上千萬,他們過上千萬富翁的日子了嗎??醒醒吧!

!!


築生張


只有傻子才這麼認為,大公司的中介是不可以私自漲價的。作為一手樓盤,價格可以折傭,甚至比樓盤本身價格都低!客戶選房都是按低價來挑!二手房的價格基本是房東報出來的。房東報的價格有兩種,一種是淨得,一種是含稅價!中介只是一個媒介!所有的都由市場決定!除非你遇到黑中介!我在南通做這行!所以有些瞭解這行規則!


世界首席點評師


究竟是誰推高了房價,這個還需從多角度分析。再者說在利益的驅使下,誰都可能成為高房價的推動者。

1.土地成本

隨著市區土地資源的愈發緊缺,開發商拿地的費用也越來越貴,那麼房價勢必上漲也是必然的。

2.建築成本

現在的工人工資有所上調,建築材料有所漲價,這些都將影響房價。

3.開發商之套路

當有一堆房源的時候,人們總是走馬觀花,這家瞭解一下,那家再看一下,最後也不著急買房,開發商索性將房源分批推出,給購房者製造房源緊張的氣氛,人們就會蜂擁而至,加入到搶房大軍中。那麼10套房,有20人想買,開發商一看房源不愁賣,勢必要漲價。捂盤惜售、排卡認籌這些都是開發商慣用的套路。

4.炒房客

隨著房價不斷上漲,炒房客也在這個時期出現,他們與開發商站在一起,哄抬房價,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5.房產中介

眾所周知,房產中介掙得是佣金,從總房款裡抽成,那麼房價越高,佣金也就越高,在利益的趨勢下,中介有對樓市推波助瀾的主觀動機。

房哥小結

現在生活中一部分人希望房價降,一部分人希望房價漲,一部分人無所謂,這就是說明社會中有三種人群,一種還沒買房的,一種是從事賣房行業的人,一種是已經買房的,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樣,對房價的要求也不一樣,所以到底是誰推高了房價,房哥只能說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斷,十雙筷子就不一樣了,所以除了中介還有一群人希望房價上漲,他們在暗地裡給房價推波助瀾,希望房價繼續上漲至一個高度。

以上僅是房哥個人觀點,如有不足,還望見諒~


衡水房哥


沒有房子就沒法住,誰不恐懼,衣食行都可以想著辦法節省,你太貴我不要,房子沒了連住的地方都沒了,房子是人們生活的最基本保證,炒房團就利用這種心理才發的財,國家要是能夠保證每個人都能有新房子住,鬼才願意這麼貴買房,國家以前是謀求發展,不得已不把土地賣給企業,現在國家發展起來了,就不應該再向開發商提供住宅土地,國家應該全盤接手,低價賣出,這樣國人才有精力大力發展實業


生活中的那些事2


五五開吧!首先是市場再者是中介,二者互相推高,比如原先房價1萬一平,中介可能只會少量加價,但周邊一塊新房賣1.2了,中介必推到1.2或者以上,然後再有新房出來一看二手都1.2了我就會賣1.4萬,然後二手房就推到1.4萬,再有新房就1.8這樣上推,當然中介還有些很多小伎倆把房價推高!因為中介的利潤就是中介費而且費率基本固定,只有房價提高他們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所以我說市場,中介五五開,如果市場能以固定價格推地中介房價也推不上去,如果沒有中介推高房價,市場拍地價格也不會越來越高。但這都是異想天開哈哈。


兔子等這瞧


房價上漲的的因素有很多,不僅僅是中介,炒房客,開發商捂盤惜售,地價上漲、不良媒體炒作、供求關係不平衡等都是導致房價上漲的原因。只能說炒房客和中介對房價上漲的影響更大一些。

我們發現,在房價上漲的過程中建安成本在五年內的變動不大,地價上漲的速度卻是很快的。商品房供不應求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房價高,這其中有一種必然聯繫。但問題在於房價上漲的速度已經超乎市場規律,泡沫式上漲讓大部分購房者望而卻步談房色變,房子成為炒房客賺錢的工具,居住屬性被放至一旁,使房價越來越高。

開發商捂盤惜售或飢餓營銷。在供不應求的市場現狀下,開發商為賺取更多利潤,遲遲不開盤,市場上的房源少了,自然價格就漸漸上漲,直到開發商積蓄了一定的客戶,就開始開盤售房;開發商的營銷是捉住了購房者的心理。開盤當日,我們在售樓部常看到很多購房者排隊向置業顧問諮詢,自己根本湊不到跟前,或者湊到跟前的時候置業顧問告訴你,房源已經不多或已經售完,請等待下批,或等別人退房自己才能夠購買,

地價上漲。土地對於地方的財政收入是具有十分重大的貢獻的。

不良媒體炒作。很多開發商利用媒體營造房價越來越高的氛圍,讓購房者抓緊時間購房,在這種循環中,房價被越抬越高。

至於中介,在房價上漲的過程中自然是少不了他的存在,有些置業顧問會和中介合作,把新房轉手做二手房,房價也會被越抬越高。但是主要推手的話,其實倒還不至於。

所以國家層面出臺的租購併舉政策以及多種調控設施對抑制房價上漲起到很大作用,相信在調控的長期作用下,房價穩定,並有一定幅度下降。


青芒盒子


首先拿地吧,這是主要的。所以第一是國家地價!其次互相競價搶奪吧,所以第二是同行。光這兩點就可以抬高不止一倍了。蓋房成本在不斷提高吧,各級審查得找關係吧。房子蓋好還得拼廣告宣傳。之後才是中介,中介抬價不是一次性的,很可能今天賣的這個抬了七八萬,明天賣另一個會抬十來萬,看著市場需求和客戶能力來忽悠。最後炒房上場,把房價再次提高,這也是房地產樂意看到的結果。然後新房再次抬價,炒房的再入手,中介再虛假炒作。


我欲化作紅塵仙


中介可以是,但是目前中介還做不到,因為現在競爭很大,所以如果單單一家或幾家根本做不到,因為房子畢竟越便宜越好賣,所以中介對於業主登記房源都喜歡壓價!房價波動完全靠國家政策和購買量控制的!比如現在的市場,所有中介合力把房價太高,但是購買人太少,也是白扯…業主總有著急用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