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看《擺渡人》:唯有走出“心靈僻徑”,才能踏上英雄之旅

“想從某處逃離,只有一種方法:從自身出離。想從自身出離,只有一種方法:愛上某人。”——米亞·科託

在1958年,美國心理治療學會剛剛成立的時候,舉辦了一次大會。

在會議期間,組織了一個案例的專題研討會,而這個案例可以說是心理治療上的一次嚴重的失誤。

這個案例曾轟動當時的整個心理學界:一個名叫艾倫·萬斯特的女孩因為不能忠於自己的深層感受,出現了與自我內部的梳理,並試圖自殺。於是,她去看了很多的心理醫生。結果,所有醫生都沒有把她當做一個值得尊重和能夠自主選擇的人。艾倫在知道那些不被理解的評價後,更將自己看成了物體,不再信任自己的體驗,最終自殺身亡。

艾倫的悲劇來自於,始終沒有人看到她靈魂深處的孤獨。只有當一個人真正地被看到,才能走出孤獨的牢籠。《擺渡人》這部小說,本質上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渡人及渡己”的故事,作者用他充滿想象力的筆觸,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溫暖而治癒的故事。

從心理學看《擺渡人》:唯有走出“心靈僻徑”,才能踏上英雄之旅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作品。主人公迪倫是一個15歲的單親女孩,她與母親無話可說,經常被同學捉弄。對她來說,沒有親情,也沒有朋友。她滿心期盼地坐上火車,想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卻不幸在交通事故中去世。在靈魂“擺渡人”崔斯坦的陪伴下,迪倫漸漸變得成熟果斷,重新找回了內心中的力量,勇敢地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抉擇,並最終收穫了幸福。

迪倫與崔斯坦的相伴過程,也是一個彼此救贖的過程。在這段離奇又充滿深情的關係中,他們在面對命運、孤獨、愛情時,所有的內在能量都湧動了起來,帶著主體感展開了自己的生命,最終戰勝了內心的恐懼,踏上了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

從心理學看《擺渡人》:唯有走出“心靈僻徑”,才能踏上英雄之旅

只有走出“心靈僻徑”,才能錘鍊出有韌性的生命

15歲的迪倫是一個性格內向羞澀的女孩,父母在她5歲那年離婚了。母親脾氣暴躁無常,不允許迪倫詢問有關她父親的事,也從不告訴她自己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甚至會因為迪倫想去見父親而十分不滿。

在學校,同學經常會對她指指點點,而她最好的朋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她。迪倫感覺學校裡的所有人都像是另一個物種,沒有所謂的友情,沒有共同語言,更沒有正常的交流和溝通。

迪倫的世界是寂靜且孤獨的,對她來說,沒有親情,沒有友情。迪倫走進了自己的“心靈僻徑”,她封閉了自己,不需要和別人產生交集,也不會被別人看見。

“心靈僻徑“,是精神分析的一個術語,是指人原本是需要進入關係的,但是,當外界不太友時,就不能與他人建立基本的關係。於是,為了保護自己,他們關閉了通向關係世界的通道,進入了一條孤僻的心靈小路中。

對迪倫而言,外部世界的敵意太多,家庭內部遭遇的敵意也太多,她只有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中,才能獲得安全感,在環境變得友好起來之前,她都不能敞開自己。

“我死了嗎?“她最後問。

他點點頭,不敢讓自己說話。他預想她會將自己的痛苦統統宣洩出來,於是向她深處雙臂,想給她安慰。然而,她卻出奇的冷靜。她點點頭,輕嘆一聲,然後淡淡地笑了一下。

當迪倫知道自己已經死了的時候,沒有歇斯底里,也沒有悲痛落淚。她甚至不覺得有什麼可怕,反而如釋重負。雖然不能再結婚生死的遺憾,讓她感到心情沉重,但一種內心的寧靜感遮住了憂傷的思緒。

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如果一個人總是在情感上缺乏回應,那麼她就等於處於絕境。當一個人處於絕境中的時候,生命的能量就會被卡住,不再對未來報以希望。

在荒野迪倫接受著崔斯坦的引導,在她心中,沒有多餘的希翼與期盼,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被惡魔拖到腳下的黑暗中,不要被惡魔吞噬掉自己的靈魂。

迪倫和崔斯坦行走在荒野上,而整個荒野都是迪倫內心的投射——身處高原的某個地方,一個偏遠、多山、荒涼的地方,就如同她一直以來所身處的孤獨世界。每當夜晚來臨,潛伏在四周的惡魔就會對他們發起進攻,它們會肆虐地穿梭於她的身體,會拼命想要將她拖入到地底。

只有進入到荒野上的安全屋,她才是安全的。安全屋是簡陋的石頭小屋,那是迪倫曾想象中父親所住的房子。在這之前,父親似是她人生希望的唯一寄託,她曾期待被父愛溫暖,帶她走出孤獨。

在這場靈魂的渡旅中,崔斯坦作為迪倫的引路人,保護她躲過惡魔的利爪,陪伴她渡過危險的湖區,引領她翻過峻嶺的山脈。他們患難與共,互相扶持,不離不棄。這使迪倫燃起了愛的希望,所有的內在的能量都湧動起來。

想起弗洛伊德在《性學三論》中經過的一個故事:

一個三歲的男孩在一件黑屋子裡大叫:“阿姨,和我說話!我害怕,這裡太黑了。”

阿姨回應說:“說話有什麼用?你又看不見我。”

男孩回答:“沒關係,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說法:自體都在尋找客體,也就是“我”都在尋找“你”。只有一個人在關係中被真正的看見和接納,才能實現自我成長,勇敢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對迪倫來說,儘管身處在危機四伏的幽暗中,但只要崔斯坦在自己的身邊,就有光明和希望。她愛上了崔斯坦。也正因如此,她不再是那個面對他人躲躲閃閃的女孩,也不再需要泰迪熊給予自己安全。

當惡魔在她的胸口鑽進鑽出的時候,她強忍刺痛;當惡魔狠命地將她往地底拖拽的時候,她的心裡始終記得崔斯坦讓她向前奔跑的呼喊;當她精疲力竭,配備不堪的時候,忘記疼痛,用衝刺的速度跑進安全屋。

迪倫變得堅定且勇敢,一次次地擺脫惡魔的攻擊,直視黑暗。即便周圍的一切紛亂不堪,她幾乎喪失了自己的一切,可是,她卻感受到了圓滿。

世界的本質,是關係。

“心靈僻徑“,是孤獨的想象,而所有的希望與力量,都來自於關係,也只有在關係中,才會實現救贖,才能錘鍊出有韌性的生命力。

從心理學看《擺渡人》:唯有走出“心靈僻徑”,才能踏上英雄之旅

所有冷漠與疏離的背後,都是等待被救贖的靈魂

在迪倫剛遇到擺渡人崔斯坦的時候,他不苟言笑,沉默寡言,很多次因為迪倫的問題而感到憤怒煩躁。無論是迪倫的怒目而視,還是小聲抱怨,他都不為所動,無情地按著自己的節奏走。

“我不知道最近遇到第一個靈魂之前是什麼模樣。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為你們的需要。”

對崔斯坦而言,不需要對靈魂同情憐憫,也不需要過多的交流,他的任務只是護送成他們到達天堂。他只是一束光,沒有自己的身份,他的自我完全由護送的靈魂決定。他永遠沒有獨處的時刻,甚至連自己本來的相貌都不知道。

在最初開始護送靈魂的時候,他曾扮演安慰者的角色,傾聽靈魂的遭遇,盡力撫慰他們。但是,每一個在旅途重點對他回首告別的靈魂,都會帶走他的一部分,將他的心掰掉一塊。漸漸的,他變得麻木無情。

國際著名關係治療師莎蘭·漢考克曾在《真愛密碼》中指出,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三層結構,分別是保護層、傷痛層和真我。

每個人的感受層中,都有種種傷痛。因為有傷痛,所以有保護層;但因為有保護層組成的牆,所以真我深藏著,令我們自己和別人都碰觸不到,從而隔離了感受,切斷了鏈接。

許久以來,和靈魂的告別讓崔斯坦感受到了深深的傷痛,於是他用“情感隔離”的方式,將自己的保護層和傷痛層建構成了厚厚的城牆,保護著內在的真我。

在心理學上,是這樣定義“情感隔離”的:

“情感隔離,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是將謙虛從認知中剝離開來的個體應對焦慮和痛苦的另一種方式。”

崔斯坦隔離了自己的情感,也阻斷了所有的可能,他只回答必須回答的問題,說必須要說的話。他的世界只有職責、沉默和規則。他從來不覺得一切有什麼問題,也不曾渴望過任何情感和寄託。

然而,在引導迪倫去往天堂的路上,一切都變了。她會關心他的情緒,遠勝過關心自己;會感嘆他周而往返的危險和辛苦;會在危機四伏的境地,無條件地信任和依賴他;甚至會共情他工作的枯燥,感嘆有些靈魂不值得他付出。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指出,當一個人被真誠以待,充滿欣賞地接納、關心和重視,他就能面對更真實的自我,用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

迪倫對崔斯坦的真誠,信任和關心,使他第一次重新想起了那些他早就無可奈何,不得不接受的事情。他第一次為自己的命運安然身上,感覺自己的生活就像一座監獄,永無止境地輪迴。

想起在電影《阿凡達》中,男女主角常說注意一句話:“I see you”。看見,就是愛。迪倫在用心“看著”崔斯坦,她的整個靈魂的反應,就像是一個抽象的鏡子一般,照出了他的存在。對於崔斯坦而言,自己的感受,經由迪倫的看見,才開始存在。

崔斯坦知道自己不應該放縱這份感情,然而,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愛了。他開始對迪倫越來越多地微笑,給她講很多靈魂的故事,破例告訴她很多本不應該說的事情,也會把她挽進自己的臂彎,他願意為了保護這個靈魂,獻出自己。

當迪倫依偎著自己熟睡時,他感受到了一種奇怪的情感,讓他的腦子裡只想著她,全然注意不到太陽正在緩慢落下,黑夜即將到來。他感覺到,那是人性的萌動。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冷漠和疏離的背後,都是無盡的能量和熱情。有些人之所以看上去冷酷淡漠,只是因為沒有被溫柔以待過。當有人真正願意走進他的內心時,被自我囚禁的靈魂就得到了救贖。

從心理學看《擺渡人》:唯有走出“心靈僻徑”,才能踏上英雄之旅

人生是一場自渡,每個人都在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

經歷過重重險阻後,迪倫獨自一人來到了天堂,而崔斯坦則返回繼續去接另一個等待引導的靈魂。

在天堂,每個完成荒原之旅的人,都可以找到這就已經故去的家人和朋友。然而,迪倫沒有想去找她的祖母,也不想找三年前去世的嬸嬸,而是選擇去找一個崔斯坦曾經引導過的靈魂。她想要繼續瞭解他的一切,她想要繼續和他保有連接。

當迪倫知道自己可以返回荒原,甚至可以迴歸自己的肉體重生後,激動不已。她渴望再次見到崔斯坦,她渴望和他永不分離。

重返荒原,意味著所有的苦難都將重新來過。那殷紅色的地面,如烈焰燃燒般的天空,惡魔會再次鑽進她的胸腔,她也可能因此而魂消魄散。她身邊不再有崔斯坦的保護,所有的恐怖和艱險只有獨自面對。然而,所有的恐懼都沒有讓她動搖,她的決心堅如磐石。為了找到崔斯坦,她願意拼盡全力,孤注一擲,開啟了自己的“英雄之旅”。

《英雄之旅》是約瑟夫·坎貝爾的精神自傳,他將英雄之旅概括為四個階段:

啟程:放棄當前的處境,進入歷險的領域

啟蒙:獲得某種以象徵性方式表達出來的領悟

考驗:陷入險境,與命運搏鬥

歸來:最後再度回到正常生活的場域。這是每一位英雄的必經之路

可以說,在自我實現的英雄之旅路上,迪倫踏出的每一步都英勇堅毅,鏗鏘有力。

想起加繆曾說:“自殺,是唯一一個真正嚴肅的哲學命題”。因為如果一個人不需要面對死亡,得以永生,那麼選擇這件事就不必嚴肅對待了。但是,關乎生死的人生選擇,都是不可逆的。所以說,正因為有死亡的存在,選擇才變得有意義。對一個人而言,死亡是最大的無常,只有這種無常,才會讓我們去反思自己的選擇,從而活出新的可能。

天堂裡沒有傷痛,但是,也沒有“關係”。迪倫選擇回到有崔斯坦的世界中,即便會面臨灰飛煙滅的險境,即便自己會永遠的消失。對迪倫而言,正因為她敢於直面這種無常,才贏回了自己的生命和幸福。

“真是苦不堪言。她無法呼吸,筋疲力盡,每一秒鐘都有惡魔俯衝下來,試圖抓住她。她不敢抬頭看還要走搓圓,但是一直弓著身子走路讓她腰痠背痛。現在的迪倫提心吊膽、疼痛難忍、精力衰竭。”

這是一場自渡,只有她自己才能救贖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的每一次選擇,都是生命的根本所在,決定了我們是誰。當我們的選擇是出於無條件的愛,那麼,我們的選擇就可以點燃生命的能量,榮耀自己。

在電影《蝙蝠俠》三部曲中,也深刻地詮釋過這點。青梅竹馬的瑞秋對布魯斯說:“你內心深處如何並不重要,你的所作所為決定了你是誰。”後來,當布魯斯被外在和內在的黑暗侵襲時,不管形式多艱難,他最終都做到了,他的選擇是照亮這些黑暗,而不是被黑暗吞噬,最終成為了英雄。

英雄就是能夠戰勝個人和當地的歷史侷限性的人,他們能夠了解、接受並迎接命運的挑戰。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旅程中接受考驗的潛在英雄,只有接受生活的召喚,踏上考驗的旅程,生命才能因此而豐盈。

在迪倫孑孓獨行的歷程中,看似是在與外界作戰,其實是藉此來錘鍊自我。她最終戰勝了內心的恐懼,擁抱了內在的黑暗。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選擇,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她的“英雄之旅”,是她完整展開自己生命的過程。

當迪倫和崔斯坦再次相遇,兩個人的世界都被重新點燃。崔斯坦曾經認為自己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認為他的雙腿不屬於自己,不停地被帶到他不得不去的地方。但是,此時的他,不再是一個沒有自我的存在,而是成為了一個有形體,有情感的人。雖然他不知道陪迪倫一起重返肉身後,會面臨什麼,但他心中早已對未來充滿的希望。他選擇和她一起面對,他渴望人類為之生,為之死的奇妙愛情。

最終,迪倫和崔斯坦完成了各自的自渡,靈魂得到了超越,完成了自己的英雄之旅。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被自己囚禁的靈魂,他們畏縮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不肯走出。可是,在阻擋了傷痛和失敗的同時,他們也阻擋了人生的各種可能。

人生是一場充滿充滿苦難的旅行。在前行的過程中,總有人會因為害怕受傷,而封閉在自我的世界中;會有人總會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期待他人的救贖;也有人在充滿誘惑的選擇中,漸漸忘記了自己的初心。但是,總會有人像迪倫和崔斯坦一樣,走出自己的孤島,在關係中敞開自己,在苦難中完成自渡。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走出自己的世界,在關係中收穫到成長和喜悅,帶著愛的覺知,行走在充滿未知的路上,勇敢地承擔和選擇,做自己的英雄,義無反顧地去追尋自己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