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字字在理,做父母的不妨多留意


俗語“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字字在理,做父母的不妨多留意。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很早之前就對家庭教育問題做了勸誡,意在讓天下父母不要重蹈覆轍,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正確的指引,從而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材。

俗語“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字字在理,做父母的不妨多留意


近年來,“巨嬰”一詞出現的頻率很高。這不是說嬰兒出生時個子很大,而是對“啃老族”的一種諷刺。

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每天卻不務正業,遊手好閒不說,連吃喝拉撒睡都要父母來操心。在家是霸王,出門啥也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祖宗用簡短的話語,總結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那就是這句俗語:“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這究竟是什麼意思?接下來就一起掰扯掰扯,特別是為人父母者,不放在生活中多留意。

俗語“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字字在理,做父母的不妨多留意


“女大不避父”,是父親對女兒的保護,精神思想的引導尤為重要

“女大不避父”從字面上來理解,那就是女兒長大成人之後,也不用太避諱自己的父親。是不是感覺很難捉摸?

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隱私,畢竟男女有別,女兒長大了,那就知道禮義廉恥了。應該知道很多事情必須要有所分寸了,即便有肉麻的說法:“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那也不能表現得太過於親密。

而老祖宗說的不避諱,是指的生活經驗的交流,是精神層面的。肢體上的親密接觸肯定是要避免的,女兒是小棉襖,在小棉襖長成羽絨服之後,需要明白很多道理,而這些道理是父親必須要傳授的。

俗語“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字字在理,做父母的不妨多留意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教育問題,女孩子要懂得自愛,要明白男女授受不親。女兒要了解男人,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通過自己的父親。“女大不避父”就是希望女孩子要經常接觸父親,因為女大當嫁,而要嫁給什麼樣的男人,擇偶的標準是什麼?女孩子都是可以從自己父親身上,得到啟發和獲得重要參考價值的。

而作為父親,也應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女兒樹立一個好男人的形象,在對家庭的認知,對戀人的相處方面都要做積極的引導教育。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女兒在獨立的小家庭中,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兒大要避母”,說的是男孩子要懂得獨立,不要做母愛下的“巨嬰”

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話“男孩兒要窮養,女孩兒要富養”,其實也是希望男孩子能夠及早懂事,把肩上的責任擔負起來。

男孩子長大後,不僅要努力打拼事業,還是一個家庭的主要勞動力。作為頂樑柱的存在,那就要有獨立自強的決心和信心。

為人父母以後,很多以前沒有想到的,都會親身經歷。比如現在的80後和90後,有的小孩還在幾歲,而馬上要面臨的問題那就是分床睡,小孩子到了6歲,其實就可以分床睡覺了。

俗語“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字字在理,做父母的不妨多留意


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年齡大了以後,必須要鍛鍊他們的獨立能力,分床睡覺看似是一個簡單的舉動,對於孩子們而言,卻十分重要。因為自己睡,那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

需要孩子們自己去尋找“安全感”,沒有了媽媽的懷抱,要怎麼樣去面對黑暗,要如何去戰勝心中的依賴?這些都需要日復一日的磨練,沒有毅力是不行的。而沒有勇氣和毅力,就算是長大了,那也會一事無成。這個教育問題,是很嚴峻的。

小結

老祖宗留下來的這句俗語:“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其實是很嚴肅的家庭教育問題,各位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男孩子大了,如果還像以前小時候那樣在母親懷裡撒嬌,這樣的男孩子永遠長不大,更談不上男人味了,這樣的溺愛肯定會耽誤兒子成家立業。

女孩子大了,如果還像以前小時候那樣毫無分寸的與男性相處,這樣的女孩子會吃很多虧,更談不上自我保護了,這樣的毫無防範之心會讓女兒成為心懷不軌之人的“獵物”。

作為父母,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榜樣,為孩子們當好向導,迷茫中的燈塔始終是通往彼岸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