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為什麼要"鎖國"?這與西方人"不守規矩"有關

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西方人開始到處冒險,追逐利益,而他們經商也就罷了,還到處傳教,並不顧及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這難免招致不滿,甚至遭到驅逐對待。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統治後,並不反對外國人來日經商,再說開展對外貿易,能為幕府財政增加收入,何樂而不為?

但是德川家康的孫子德川家光繼任將軍之位後,一反常態,不僅在1623-1624年間分別趕走了英國人和西班牙人,還在1639年將葡萄牙人驅逐出境,並規定所有外國人從此不準到日本內陸,即便贈書這樣的行為也在禁止之列。

算起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到日本經商最早,十六世紀四十年代日本就出現了他們的身影,打交道近百年,就算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總不至於一點情面也不留。然而事實上德川家光就是絕情,不僅將他們趕走了,還一怒之下關起國門,實行鎖國之策,這是怎麼回事呢?

德川幕府為什麼要

1637-1638年教徒興兵作亂

早在1623年德川家光即位前,幕府就對那些既要經商又不肯放棄傳教的外國人多次發出警告,然而這些英國人、西班牙人及葡萄牙人無動於衷,我行我素,這才迫使家光不得不採取嚴厲的驅逐行動。

於是從這一年起兩年間,英國人、西班牙人便被迫相繼離開,但葡萄牙人還有部分以經商為名在日本暗地裡從事傳教活動。

從1633年到1639年,家光曾接連發布命令,主要為,嚴禁日本人與外國人往來接觸;規定日本人出航距離最遠不超過朝鮮以西、琉球以南;不準對外輸出武器;禁止基督教在日本傳播,不許天主教徒進入日本。

然而,發生於1637年、1638年的基督教徒興兵作亂事件,讓家光忍無可忍,迫使葡萄牙人捲鋪蓋走人。

德川幕府為什麼要

1637年,日本經濟不景氣,長崎附近大量基督教徒便聯合起來,藉著宗教力量,與幕府上演"全武行"。於是,盛怒之下,家光派兵前往鎮壓,一度造成約三萬七千人被屠殺。慘案的發生,葡萄牙商人難辭其咎,故而被趕出國境,於

1639年被迫離開長崎。鑑於此次嚴重騷亂事件,家光下令嚴禁一切外國人進入日本內地,即使贈書給日本人也不被允許。

幕府時期,佛教、儒學大受歡迎,與本地神道一起,共同成為幕府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武器。當然,佛教、儒學也來自國外,不過它們的傳入並非像西方人身體力行,到處鼓吹,廣收信徒,而是出於自身顯著的文化特色,深深吸引了日本,故而分別在6世紀和7世紀由當時的朝鮮百濟國傳入。

作為商人,應該一門心思經商,以促進貿易和雙邊友好為宗旨,而不應打著經商招牌,大肆灌輸西方宗教意識,引起民眾思想混亂,造成與當局嚴重對立事件的發生。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商人"不守規矩",最終只有自找難堪,黯然離開。與此相反,荷蘭商人自始至終保持生意人本色,從不傳教,由此博得了幕府好評,兩國貿易不斷,由荷蘭傳入日本的西方科學文化知識還成了日本人追捧的"蘭學"。

德川幕府為什麼要

荷蘭人成了幕府時期日本唯一留下來的西方人

顯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與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商人獨行其是有很大關係,但將荷蘭人留下來,又似乎與真正的閉關鎖國有所不同,這樣說來,所謂的幕府鎖國,並非完全不對外開放,而是留有餘地,根據當時的管理能力,適當與一些國家保持往來,只要外國人謹守幕府法令不傳教,不自以為是。

荷蘭商人別樹一幟,他們的確以經商為第一要務,無意宣揚西方的宗教理念。儘管受鎖國影響,無法進入日本內地開展貿易,被迫在長崎港附近島名叫"出島"的小島上進行,但兩國的往來一直不斷。

在與荷蘭人長期交往中,日本人從他們那裡瞭解到諸多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知識,好學的日本人將其稱為"蘭學",這種蘭學對促進幕府時期日本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可見,僅僅以鎖國眼光來看待幕府時期的日本外交併非完全正確,家光最初頒佈的那些法令只不過是要將有意傳教的西方人排斥在外,目的是消除身邊的政治威脅。實際上,幕府真正的鎖國大約出現在十八世紀九十年代,而這時候已經屬於德川幕府後期,距離家康1600年建立幕府統治快兩百年。

反過來講,要是英國、西班牙、葡萄牙人都能向荷蘭人看齊,心無旁騖地專注於經商,在為本國謀取利益的同時又能為日本帶來實惠,則他們怎麼也不會被攆走,只會像荷蘭人一樣受到幕府的高度重視和熱忱歡迎。而正是這些商人的目的不明,時刻不忘傳教,攪得日本普通民眾"魂不守舍",要挑戰幕府權威,這才促使家光不得不採取有力行動。試想,要是日本人到西方國家以經商為名,努力宣傳佛教、儒學及神道,則這些國家會無動於衷嗎?

德川幕府為什麼要

允許與周邊國家經貿往來,進一步說明幕府無意鎖國

不僅荷蘭人的留下證明了德川幕府並非刻意要鎖國,更有幕府准許日本與周邊國家開展貿易,進一步佐證了幕府並沒有閉關自守。

在西方人沒有來亞洲之前,日本一直與周邊往來頻繁,這種傳統上的友好接觸成了慣例,日本並不將其視為一種威脅。故而當幕府斷絕與西方一些國家往來之後,與亞洲近鄰的貿易依然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 與琉球國的往來

幕府時期,薩摩藩與琉球國貿易往來密切,而琉球的產品大多來自古代中國。即便1646年清朝建立之初,中國尚處於戰亂狀態,德川幕府也沒有叫停貿易。

除了經貿交往,兩國的外交關係也相當之好。據記載,在1850年前的240年裡,琉球國使節團就按照國王的旨意出使日本多達21次,有力地增進了兩國的友誼。

  • 與越南的往來

1635年前,德川幕府與越南一直保持著繁榮的商業往來,越南多從日本進口銅製錢幣和陶器,而日本多從對方進口絲綢及其他陶器,雙方互補性強。不過受西方傳教士影響,1635年之後,日本便不再與越南開展貿易,上述商品交易活動也就戛然而止。

  • 與朝鮮的往來

日本與朝鮮相隔很近,經貿文化交流不斷,但也曾出現不愉快的兵戎相見情況。1592-1597年,豐臣秀吉曾多次派兵侵襲朝鮮半島,使兩國長期以來的友好關係受到嚴重破壞。

德川家康奪取全國政權後,日朝很快恢復了雙邊關係,兩國分別以對馬藩和釜山為貿易點,對馬藩位於日本九州島與朝鮮半島之間。兩國間貿易量相當可觀,這從當時十分貧瘠的對馬藩逐漸蛻變成富饒之地看出端倪,憑藉貿易,該藩的財政收入到1700年竟然與日本最大名藩的米祿不相上下。

德川幕府為什麼要

不僅如此,從家康在位時的1610年起,到二百年後的1811年,朝鮮國王曾多次派使節前往日本,基本上每15年去一次,這樣的友好願景並非幕府鎖國能夠取得的。而據史料記載,每次使節陣容都比較龐大,人數都在300人到500人不等。

1635年前,朝鮮曾兩次派出規模在428人的通信使團隊到訪日本,當時的將軍德川秀忠、德川家光曾親自為他們接風洗塵,還帶領他們拜謁家康陵墓,要求所有外樣大名和譜代大名陪同,這從而彰顯了幕府博大胸懷及難能可貴的開放心態。

  • 與中國的往來

雖然幕府不太認可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制,但在整個德川時代,以長崎為中心的對華貿易從未間斷,與此同時,還將中國作為接觸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

由上可見,幕府時期並未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如世外桃源,與外界隔絕,其被稱為"鎖國"的政策也就不屬於完全意義上的自我封閉、保守,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至多為防範西方人圖謀不軌的權宜之計。西方人總以文明者自居,傲慢、自以為是,很少從他國的視角考慮問題,從而給予必要的尊重。

而亞洲國家向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日本亦是其中的一員,故而幕府感同身受,雖然名義上對西方採取鎖國政策,對亞洲近鄰卻是持比較開放和包容態度的。這說明幕府的所謂"鎖國"是帶有針對性和選擇性的,那些不守規矩,居心不良,對幕府再三警告充而不聞,執意傳教,擾亂社會秩序的西方人只好被趕出,並以鎖國令對之,而對周邊鄰國還是一如既往地友好往來,似乎一點鎖國的意味都沒有。

德川幕府為什麼要

結語

日本四面環海,是典型的島國,這樣的地理環境是不允許鎖國的,也無法鎖國。在德川幕府統治的最初二三十年,日本都是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外國人的,無論對方是西方人還是東方人。

但是西方人,英國、西班牙及葡萄牙人,在日本不純粹經商,還不時招收信徒,以基督教或天主教授之,造成廣大信眾思想混亂,一度走向極端,不惜與幕府兵戎相見,這就勿怪幕府不留情,在平定叛亂後將其驅逐出境,並實行"鎖國"。而同樣經商的西方人,荷蘭人卻因自己中規中矩的商人品性而贏得幕府好感,從而得以繼續與日本發展貿易,且與荷蘭有關的蘭學還成了日本有識之士必學的學問。

英國、西班牙及葡萄牙人離開日本後,幕府不僅繼續與荷蘭開展貿易往來,還同樣與周邊的琉球、朝鮮及中國往來,甚至與琉球和朝鮮的往來更為密切,突破了經貿領域,上升到政治層面,即此而言,幕府的鎖國具有特定性和指向性,就是出於防範西方人動機不純,以經商為幌子,以傳教為目的,伺機擾亂社會秩序,以達成其利益訴求。

會澤正志齋是幕府時期著名思想家,他曾指出,"西洋蠻人如附骨之疽,不自知其身份卑下,渡越四海,徘徊不去,屢屢踐踏他人之國,今更不自量力,意欲挑戰我國於世界崇高地位,其態度是何等傲慢!"可見,幕府的鎖國令只是針對西方人,並不是一味地將國門關閉,對於那些講規矩、懂得尊重、不存在威脅的人,國門永遠都是敞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