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疫论之三十一」论“奴臣”与“二丑”

「即刻疫论之三十一」论“奴臣”与“二丑”


前几日,我连续发表《论奸臣》、《论忠臣》,引来读者诸君评论,有一位评论说:“有忠臣,则必有奸臣,否则‘忠’是个啥玩意儿呢?所以二者总是成对出现,这可能就是某种‘帝制’的原罪吧!机制不随着时代的进化而进化,我们听到的‘假的假的’,喊或者不喊,意义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位朋友是教书的。


另一位评论说:“所谓忠奸,是利益导向的结果。百姓眼中的忠臣是为人民服务的,君王眼中的忠臣是为自己服务的。百姓眼中的奸臣是坑害人民利益的,君王眼中的奸臣是违背自己利益的。仅此而已。这就是赵构干掉岳飞的原因。”这位朋友是做媒体的。


「即刻疫论之三十一」论“奴臣”与“二丑”


他们两位的眼光都比我犀利,一眼就看透了忠奸的本质。没错,在“帝制”之下,没有人,只有臣,无论忠奸。实际上,在“帝制”之下,还有一个介与忠臣与奸臣之间、“奴才”和“臣”的合体物,即“奴臣”。奸臣有时还讲自尊,总要自我粉饰,生怕死后遗臭万年,但“奴臣”则不然,他们完全意识不到天下还有“自尊”这种东西,心甘情愿把自己置于“奴”的地位,并贴上“奴”的标签。


「即刻疫论之三十一」论“奴臣”与“二丑”


有人可能会问,“奴臣”是否就是“佞臣”?按汉语的解释,奸邪谄媚的臣子称为“佞臣”,所谓佞臣当道。比如,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剑》诗:“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北宋王安石《题记万松寺怀古》:“佞臣吴沛霖,羞赧自此行。”


恕我无知,吴沛霖是什么样的人,我真不知道,估计只是无名卒。但秦桧却是大名鼎鼎的奸臣,这毋庸置疑。秦桧奸邪谄媚自不必说,但他和我所说的“奴臣”还有差别。秦桧出身科举,书法一流,曾以宰相之名介入科举,让很多举子变成秦门走狗。要说他不讲自尊,不讲面子,这说不通。更何况,在他的面前,即便他身在戏台之上,又有多少人会真的不怕,觉得可怜可笑?所以,他不是“奴臣”。


「即刻疫论之三十一」论“奴臣”与“二丑”


那么,什么样的人算“奴臣”呢?


我以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二花脸”,是“奴臣”的典型形象。鲁迅在《准风月谈·二丑艺术》中提到过:“浙东的有一处的戏班中,有一种脚色叫做‘二花脸’。译得雅一点,那么,‘二丑’就是。”“二花脸”的“地位”比小丑高,比义仆低,但往往是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小丑只会上窜下跳,插科打诨,简言之是粗人。


「即刻疫论之三十一」论“奴臣”与“二丑”


“二丑”可不是,他能与主人一起对景发骚。比如,有人这样形容“二丑”:主人说:“床前明月光,美人心慌慌。”“二丑”能立即接上:“举头望明月,低头闻香香”;“二丑”也能高深俨然,道貌岸然,琴棋书画,诸子哲学,政策法律,无所不通。若是主人需要,“二丑”能耍几趟“猴拳”,也能弄出几招“蛤蟆功”;若是观众也需要,“二丑”还能露几手“降龙十八掌”,但往往不久即露怯,成为笑料。


「即刻疫论之三十一」论“奴臣”与“二丑”


鲁迅对“二丑”的描写最为生动传神:“义仆是老生扮的,先以谏净,终以殉主;恶仆是小丑扮的,只会作恶,到底灭亡。而二丑的本领却不同,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这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因为他没有义仆的愚笨,也没有恶仆的简单,他是智识阶级。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长久,他将来还要到别家帮闲,所以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


「即刻疫论之三十一」论“奴臣”与“二丑”


作为“二丑”的“奴臣”,非常能讨主人欢心,主人喜欢什么,他就献上什么。主人喜欢让人“涌泉相报”,“奴臣”一定要号令百姓“敬献江河”;主人需要人走一遭零乱江湖,耍几趟“猴拳”充充救急救难的侠客,“奴臣”一定会祭出“降龙十八掌”,耍耍自己的江湖威风。至于很快露怯之后惹了新的江湖麻烦,让主人反而难堪,“奴臣”也不怕主人降罪,他知道即使主人一时不悦,顶多也只是被敲几下脑壳,得几个搔痒似的肉板栗,断不会被主人要了伶俐讨巧的脑袋。


「即刻疫论之三十一」论“奴臣”与“二丑”


“奴臣”表面上是官(臣),但其本质还是奴,所以奴性重。奴性是暴力恐吓、利益诱惑和思想禁锢的合成物,而作为心理学名称,它又是一种内化为自身主动性、自觉性的意识与行为,表现为对被给予的、对自身有消极意义的事物的无原则的接受性。


民有奴性,则民命不如刍狗,是为草芥;官有奴性,则官命胜过刍狗,是为恶狼。不过,一旦百姓觉醒无奴性,虽身为草木而依然有灵,不管有着奴性的恶狼多么凶狠,在“草木皆兵”的时候,也断然会望风而逃,断然不会再顾主人的死活。甚至,它会在逃走前狠狠咬上主人一口,以嘴里叼着的主人的血肉,向皆兵的“草木”证明自己的悔悟。


“奴臣”的“奴性”之恶决定了他一定会这么做,他改变不了自己的DNA。所以,百姓既需要警惕奸臣作恶,更需要警惕“奴臣”犯坏。


「即刻疫论之三十一」论“奴臣”与“二丑”

作者简介:曹保印,著名品牌传播与危机处理专家,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委会副秘书长,北京智信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食品牌研究院(CFBI)院长、即刻国际董事长。曾任《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传媒研究院院长,CCTV、CETV、BTV、CRI、CNR等50多家权威媒体时事评论员,著有《全球化生存》《中国社会建设》《总有一条路:新京报十年传奇》等60余部作品,并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10多种国际语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