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件理財小事變成大富翁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10件很多人都會忽略卻很重要甚至影響一輩子的金錢觀念,雖然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要分辨吸收的是知識還是資訊很重要,並不是知道的越多越好,是要知道有用的才好,不過有些事太晚知道或是片面的知道也不行,比如理財這件事就是要提早開始學習,我自己在這方面真的很有感觸,我覺得人這一生幾乎都需要跟錢周旋,早點看清楚幾個跟金錢有關的規則,將來會輕鬆不少,一下我整理了10件應該要早點知道或者避開的金錢觀念,對你接下來的人生會有幫助

10件理財小事變成大富翁


第一個:賺多少不重要,留住多少才重要

不瞞你說,我以前判斷自己多有錢的方式也是以賺到的收入為主,但我後來發現根本不能這樣,因為除非你把賺到的錢都留下來,或者進一步用在對未來有幫助的地方,否則你賺多少都不是重點,因為你不是在讓賺錢為你的人生加分,你只是在為錢工作而已,如果你也不想為錢工作一輩子,就不要去羨慕那些過度花錢每個月無法把收入留下來的人,儘可能維持基本生活下,留住最多的收入,不要太快擴張自己的消費門檻,努力一陣子撐過去,你在未來就會越過越輕鬆。

第二點:看書比看電視還能累積財富

財富管理專家thomas corley統計過他服務過的有錢客戶,發現所得較高的人,8成有閱讀習慣,巴菲特的事業合作伙伴查理蒙格也說過,他這輩子遇到的各行各業的聰明人都有閱讀的習慣,雖然不是說閱讀就一定會富有,但多閱讀就會打開你的思維界限,增加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競爭力提升了,收入自然會增加

第三點:晚10年買車,資產可以差快100萬

以一臺80萬的新車來說,短息款20萬分為5年還清,開了10年,車的殘值樂觀來說差不多就剩25萬,若把買車的錢以定存的方式,10年下來你能得到119萬,車是不是必需品,因人而異,不過你也要儘量避免投資太貴的車

第四點:0利率的貸款並不代表沒有利息

很多0利息的商品是把利息加到售價裡,通常來說現金的議價能力一定比信用卡來得高,不要只是因為可以刷卡分期,就衝動購買東西,你要衡量自己的購買能力而不是分期付款的能力。

第五點:加薪並不代表更有錢

加薪是好事,不過不要因為每個月收入增加花掉的錢反而更多,不要讓生活品質提升的速度超過你的加薪幅度,先存錢再提高生活品質

第六點:別花太多時間掙扎該不該花錢

如果你買東西之前會猶豫很久,或者是一隻在掙扎,導致連花錢都花的不開心,可能你是沒有做預算的習慣,預算可以幫你買到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且花錢時心情更平靜,買東西也會更開心,如果在預算內那就可以開心的花了。

第七點:收入存10%作財務自由基金

巴菲特說過:如果你沒辦法在睡覺時也能賺錢,你就會工作到死掉的那一天,而要能在睡覺的時候也能有收入,最穩定的方法就是早點存財務自由的基金,每個月從收入中至少拿出10%的錢去投資,然後從此也不要去動這筆錢,直到財務自由,不過你現在如果還有貸款要繳納的話,要先以還清消費型貸款為首要目標。

第八點:提早一年計劃旅行你會省很多錢

當我們面對被迫選擇時要付出很大代價,臨時幾個月前才訂機票飯店往往要付出更多的錢,提早一年規劃機票或者半年前訂飯店,不只划算很多,也可以提早存錢,除了旅行,平時很多事只要先預備存錢,一定都可以多省到錢存下來,比如說早鳥票,定期去賣場補充生活用品,都會比臨時支出省好多

第九點:提早5年存錢10年後財富可以差快兩倍

有些事情真的是越早開始越好,投資理財就是其中一個,就算是幾千塊錢也可以,因為我們要使用複利來幫我們存錢,而複利需要使用時間去醞釀

第十點:窮感與富感不是絕對值而是相對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人會覺得自己窮,是因為他比周圍的人還沒有錢,資產10萬的人跟資產50萬的人比,感覺窮,資產500萬的人跟1000萬的人比感覺也是窮,所以想要富有,除了口袋要累計錢腦袋更要累計滿足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