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哨子面,具備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色


鳳翔哨子面,具備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色

鳳舞九天


風土人情

鳳翔即鳳翔縣,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地處關中平原西部,寶雞市東北,縣城距寶雞市區44千米。鳳翔縣東西分別鄰岐山縣和千陽縣,南北分別為陳倉區和麟遊縣。

鳳翔縣古稱雍,是周、秦發祥之地、嬴秦創霸之區、華夏九州之一。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簫的華山隱士蕭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是陝西省首批公佈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鳳翔歷史悠久,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秦始皇加冕、蘇軾初仕之地。千年園林東湖,西府"三絕",是民間工藝美術之鄉,享有"青銅器之鄉"和"西鳳酒鄉"的美譽。

鳳翔處在扶風、岐山以西,所有同樣在做臊子面上的做法及口味也不同, 鳳翔臊子面是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的特產。鳳翔的臊子面同樣有著岐山臊子面的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獨特風味,使人慾吃不忍。

鳳翔臊子面是陝西西部的特色食品,據說是當年周文王發明的,文王當時在西岐帶兵打仗,為了給將士們禦寒就做了一大鍋熱湯,有紅、黑、綠、黃、白五種顏色。將士們每人撈上一碗麵條,再澆上這五色熱湯,吃的熱乎乎地,渾身是汗。

臊子湯有五種顏色:紅色是臊子肉、紅蘿蔔、紅辣椒;黑色是黑木耳;綠色是香菜、大蔥、蒜苗、韭菜和其他蔬菜;黃色是雞蛋、黃花菜;白色是豆腐、土豆。

臊子肉是用豬肉,帶皮五花肉,或者牛羊肉,切成小丁。鳳翔人把做臊子叫"攬"臊子,肉在鐵鍋裡煸炒一下,不加水,加上八角、花椒、辣椒、生薑等作料用文火燉一個多小時,快出鍋時再加上鹽、醬油、醋,這時一鍋紅豔豔的臊子香氣四溢,在院子裡都能聞到香味。這是幹攬臊子,冬天放上個把月都不會壞。過去在鳳翔,殷實的家庭長年都有臊子罐罐(把臊子肉盛入一個陶瓷罐裡存儲)。

做菜時先做"漂花菜":把雞蛋攤成薄餅,切成十毫米大的菱形小片。蔥、蒜苗用針劃成絲(也可用刀劃),再切細。香菜切成十毫米長,豆腐切成小方丁。這是湯的"漂花",還有底菜。底菜冬天用紅蘿蔔、土豆,夏天用刀豆角、蒜薹、葫蘆瓜、豇豆角、苤藍等應時蔬菜,切成小丁,炒好備用。木耳泡好洗淨,黃花菜洗好切成二十毫米長的段備用。

做臊子湯叫"搭湯"。過去用的土灶是前後兩個鍋,前鍋燒水下麵條,後鍋搭湯。一大鍋開水,一次放入臊子肉、木耳、黃花菜、生薑、花椒麵燒開,再放入底菜和醬油、醋、紅油辣子、麻油,最後再下漂花菜,這一鍋五色的臊子湯就做好了,嘗一口,香、辣、麻、酸,味道好極了。前鍋下麵條,這個鍋更大,水要多,一把細長的麵條扔在滾開的沸水中,"下到鍋裡蓮花轉,撈到碗裡一窩絲",每碗只撈半碗麵條,澆上臊子湯,彩色的臊子、底菜和漂花菜浮在白色的麵條上,湯的上面又浮著一層紅油,簡直就是一碗碗藝術品,使人慾吃不忍。

鳳翔的臊子面同樣有著岐山臊子面的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獨特風味,岐山臊子面,光吃麵不喝湯,一個人一頓要吃十幾二十碗,招待員忙都忙不過來;鳳翔臊子面,既吃麵也喝湯,飯量大的人有個四、五碗就可以了。岐山臊子面,是用鹼水和麵;鳳翔臊子面,用好麥子磨出的新麵粉,已經夠筋道了,所以不用鹼水。岐山把切面叫"鍘面";鳳翔把切面叫"犁面",方法雖然不同,但都是切出細長筋道的麵條。

鳳翔哨子面,具備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色

所需食材:

掛麵 1把

雞蛋 2個

紅蘿蔔 1根

豆角 1小把

土豆 1個

哨子肉 1勺

鹽 3小勺

五香粉 3小勺

蒜苗 2根

豆腐 1小塊

辣椒油 少許

製作步驟:

1、雞蛋打碗裡,用筷子攪散,平底鍋放火上,燒熱以後倒入打好的雞蛋用左手轉動鍋,把雞蛋轉開,翻個面取出,用刀切成小塊,

2、蒜苗切花豆腐切丁備用

鳳翔哨子面,具備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色

3、 紅蘿蔔 豆角 土豆切成小丁,鍋裡放油用蔥花焧鍋,倒入備料炒好備用。

4、 炒好的菜不用出鍋加入開水

5、依次放入豆腐丁蒜苗花和雞蛋皮

6、放入調料鹽五香粉和一點胡椒粉最後再放入一些哨子肉。

鳳翔哨子面,具備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色

7、 調好味後再放入一些辣椒油就好。

鳳翔哨子面,具備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色

8、 用下面鍋下好面後在倒上調好的湯就可以了,一碗香噴噴的哨子面就好了。

鳳翔哨子面,具備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色


注意技巧:

1、雞蛋皮一定要灘薄不能太厚。

2、五香粉要出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