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患者命懸一線,醫生“5釐米”近距離貼面急救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王蒙/文 左冬辰/圖

“今天剛剛結束14天的隔離,與大家見面。”在3月11日下午3點30分,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27場“一線報告”系列專題新聞發佈會上,平頂山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劉宏向大家講述了重症監護室驚險“5釐米”的搶救故事。

確診患者命懸一線,醫生“5釐米”近距離貼面急救

患者命懸一線,“5釐米”驚險搶救為患者成功插管

那是2月初的一個早上,劉宏正從駐地往醫院趕,值班大夫打來電話,“有位重症病人突發緊急狀況,正在急救!”

事發緊急,劉宏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戴口罩、手套、護目鏡,穿防護服,消毒等一系列程序都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劉宏跑步進入搶救室。病人需要立刻做氣管插管,病情危急,大家必須爭分奪秒從死神手裡搶人。這是重症病區接診的病人裡第一例需要氣管插管的患者。

確診患者命懸一線,醫生“5釐米”近距離貼面急救

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護目鏡被霧氣遮擋,視線模糊不清,手上戴3層手套也變得不夠靈活,在這種情況下,做氣管插管難度可想而知。有著13年重症醫療救治經驗,劉宏也是參加過抗擊非典、甲流、禽流感等疫情的“老兵”,他主動提出,“我來!”

為保證操作的準確性,戴著護目鏡無法看清楚,劉宏必須將臉貼近患者的口鼻處實施氣管插管,近距離直面病人呼吸道。

確診患者命懸一線,醫生“5釐米”近距離貼面急救

後來同事告訴劉宏,當時劉宏的臉距離插管的位置僅僅不到5釐米。專業人士都知道,氣管插管暴露聲門瞬間、氣管插管時,病人會噴射出大量病毒氣溶膠,非常危險。“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會有些後怕”,劉宏說,“作為醫生,搶救病人的生命是我們的使命,那個時候根本顧不上擔心危險”。

請戰再請戰,戰疫“老兵”堅守重症搶救室30多天

自1月23日晚上,作為平頂山市一院第一批醫療救治隊員,劉宏進駐市傳染病醫院,帶領團隊連夜成立了重症搶救室,從那天起他便一直在隔離病房工作,醫院為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統一安置了住處,隨時待命是工作常態到隔離病區上班後,劉宏沒再回過家。

連續工作近一個月後,醫院為大家的身體健康考慮,派出第二批隊員來接替劉宏和第一批的其他同事。劉宏卻拒絕了,他要求留下繼續工作,“因為我是醫療隊的副隊長,所有重症患者的治療和協調工作我都比較熟悉,假如我隨第一批隊員一同撤離,勢必給後續工作帶來不便,當時還有7名重症病人我放心不下,所以我選擇留下,無論是對於患者的救治還是對後續隊員熟悉情況,都比較好。”劉宏解釋道。

到了2月26日,部分重症病人轉往省級醫院,剩餘的重症病人轉輕後,劉宏這才覺得自己可以撤離了。

“今天我剛剛結束了14天的隔離,還沒來得及回家。當然,如果有需要,我依然隨時應戰。”劉宏說。(首席編輯 華麗娟 編輯 吳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