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大佬發家史 這一位用6個月創造了中國最火的遊戲

20 年,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放在中國歷史長河上看,堪稱是開天闢地的時代傳奇。互聯網作為人類文明的全新成果,對中國的意義,首先是一部創新史。

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企業創始人等“英雄”以及重要的互聯網企業,漸漸走到了舞臺中央,並改變了日後的中國社會。有文章評價,“中國互聯網發展20多年來,從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路來,推動知識共享、開放創新、超越包容,是許多這樣的締造者們所奠定的思想和氣質,才成就了我們今天的互聯網世界”。

馬雲:不想當老師的董事長開不了阿里

經歷過兩次高考失利,直到1984年第三次應考才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成為英語系的一名學生的馬雲,可能從未料想到,會在今後創造出令全球矚目的奇蹟。

IT大佬發家史 這一位用6個月創造了中國最火的遊戲

很多人聽過馬雲放棄英語老師下海創業的故事。1995年的美國之行,讓他第一次接觸到了互聯網,發現了機遇。由他一手締造的阿里巴巴,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使命,經歷歲月考驗成為了中國的國民企業。而阿里巴巴的前身,即是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海博網絡”,其主打產品便是“中國黃頁”。其通過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從而向全世界發佈或展示。這是全球首創的B2B電子商務模式,也是後來阿里巴巴業務的起源。馬雲一直堅信互聯網將改變一切,也正因此,在“中國黃頁”最終創業失敗後,有了更成熟的b2b思路——用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服務。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馬雲的創業故事成為了中國當代商業史上最值得記錄的一筆。從創立之初幫助大量中小企業,通過互聯網完成出口業務,到中國企業加速尋求國際化市場,阿里巴巴逐步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B2B電子商務平臺,這也讓馬雲加速步入互聯網商業世界的賽道中去。

2019年,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他的前半生,帶領著阿里巴巴征戰全球,實現著自身財富價值的提升。退休那天,他說:“我這一輩子拿不掉的烙印就是老師。”後半生的馬雲希望可以反哺社會,幫助更多的人。

馬化騰:只想做最好的產品經理

入選《時代》雜誌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被稱為中國第一產品經理,但馬化騰總是低調的。他曾自我調侃:“沒想到一個書呆子也能開公司。”

IT大佬發家史 這一位用6個月創造了中國最火的遊戲

1984年,13歲的馬化騰隨父母從海南遷居到了深圳,在此度過了他的中學、大學、工作以及創業生涯。今天的“巨無霸”騰訊,在創業初期曾被馬化騰非常想賣掉過。因為當時的QQ能快速增長用戶,卻沒能盈利。騰訊最難的時候,賬面上只剩下1萬元現金。

轉機來自於2000年,這一年中國移動推出移動夢網,將手機用戶與互聯網用戶打通。騰訊迅速跟移動夢網合作,開發出移動QQ,成功在資金危機面前急轉彎,為一個業界公認不能賺錢的IM創造出了新的商業模式。

QQ拿到壓倒性的市場份額,成為擁有活躍用戶最多的中文網上社區——這一過程只用了6年。而只想做“最好的產品經理”的馬化騰,趕上了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浪潮。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互聯網時代的關鍵節點,騰訊從未缺席並一路進化。

直到現在,馬化騰依舊給自己定位為“產品經理”,始終堅持著對產品的極致追求。他另外一句廣為人知的話是,“巨人倒下時,體溫還是暖的。”

丁磊:被低估的市場行動力

被喻為網絡三劍客之一的丁磊,1997年在廣州創辦了網易,次年,www.163.net正式上線,在郵箱領域大獲成功。這些年裡,丁磊不斷拓寬賽道,門戶、遊戲、音樂、嚴選等產品,甚至宣佈養豬,進軍農業。但在大多數網民心中,他娃娃臉的笑容、電信工程師的技術出身,往往讓人低估了丁磊的商業感覺和市場行動能力。

IT大佬發家史 這一位用6個月創造了中國最火的遊戲

縱覽中國互聯網歷史,丁磊的網易幾乎把握住了每一個關鍵點——最早一批成為中國網站的標杆性企業從而在納斯達克上市;轉型門戶後又最早發現了短信的增值價值,開創了中國互聯網盈利新模式,因而渡過互聯網寒冬;最早進軍網遊業,引導了中國網絡和遊戲業的新浪潮…………

業內有人認為,“在互聯網行業裡,只懂產品不懂技術的人,是沒有太大前途的。只懂技術不懂產品的人,也不過是一個外包工程師。丁磊做到了技術和市場的融合。”也正因此,抓住了每個風口,度過了每次危機。

有人評價,丁磊內心強大是外界無法想象的,他在非常年輕時就經歷了風風雨雨,更難得是他沒有迷失。發掘並輸出“創新的內容”,始終是丁磊內心深處的堅持之一,也逐漸成為丁磊的網易的企業基因。

在騰訊內部,馬化騰和張小龍都被認為是頂尖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最重要的觸覺是用戶體驗。張小龍認為,“用戶體驗”就是一種讓自己瞬間變成“白痴”用戶的能力。他說,喬布斯能在1秒內讓自己變成白痴用戶,馬化騰用3秒,而自己大概需要5秒。

微信的成功源於騰訊內部的賽馬機制,當時騰訊內部有三個團隊做微信,互相之間不告訴對方研發的進展。張小龍團隊率先勝出,而張小龍此前在騰訊負責QQ郵箱。

IT大佬發家史 這一位用6個月創造了中國最火的遊戲


張小龍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生性簡單內斂。畢業後在電信機關單位沒上幾個月班,便一個人跑到了廣州搞軟件開發。1997年,張小龍在廣州獨自寫下7萬條代碼,開發了Foxmail,供200萬人免費使用。但《人民日報》記者因此前來採訪他的時候,他仍失業著。2005年,Foxmail被輾轉賣給了騰訊,張小龍也進入馬化騰麾下。

2011年,微信上線兩天後,張小龍在飯否博客,敲下了一句話:“這麼多年了,我還在做通訊工具,這讓我相信一個宿命:每一個不善溝通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幫助別人溝通的內在力量。”大概許多人都很難想象,一個不擅長社交的人卻做出了一款偉大的社交產品。

截至2019年,微信的月活用戶超過11.5億。張小龍的極簡產品觀不止造就了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地位,也改變了整個行業對於用戶與產品的理解。

徐波: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的精準捕手

說起《夢幻西遊》,無人不識。作為網易遊戲的標誌性產品,它卻是“一款由客服人員發起的計劃外產品”。一個客服人員成就了夢幻,也改寫了國內回合制遊戲的歷史——他是徐波。

2001年,武漢人徐波隻身南下來到廣州,進入網易成為一名客服。次年5月,《大話西遊2》開始內部測試。徐波玩了一天後,寫出了30多頁的問題反饋及改進意見。三個月後,他臨危受命,負責維護當時瀕臨停止運營的《大話西遊1》,並經其主導重新推出了完善版本,更名為“仙履奇緣”,即《夢幻西遊》的前身。

2003年6月,《夢幻西遊》立項。徐波以最初唯一策劃的身份,參與制作了遊戲的核心內容。從2003年6月立項到12月公測,僅6個月開發週期。最終,《夢幻西遊》成就了網易遊戲。2005年底,在線人數突破100萬,創下月收入超1億元的記錄。那年,徐波才28歲。

2006年,徐波出走創業,建立多益網絡,由其主導的《夢想世界》《神武》等兩款產品成功佔據回合制市場重要席位。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重度手遊開始崛起,眼光獨到的徐波牢牢抓住端轉手的契機,推出神武手遊——首款重度回合MMORPG,使得網遊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的第一趟車。

IT大佬發家史 這一位用6個月創造了中國最火的遊戲

2017年7月,徐波身家285億元,位居中國IT十大富豪榜第九位。由他一手創立的多益網絡成為國內十大遊戲廠商,繼續踐行著徐波“做真正好玩的遊戲”的初心和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