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還是在甩鍋?方正證券控訴2.3億信託資金不見了,拿去給方正集團還貸了

記者|張曉雲

一則方正證券購買信託產品逾期的公告,將信託業“老大哥”中信信託拖入泥淖。

3月10日晚間,方正證券(601901.SH)發佈風險事項公告,稱其認購的一筆中信信託的2.3億元信託資金,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收到第1期的信託收益550.73萬元。方正證券於近日得知,公司認購的 2.3 億元信託資金被受託人中信信託全部用於向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方正集團”)發放貸款。

根據方正證券公告,2019年10月,方正集團未能歸還中信信託25億貸款,中信信託與方正集團旗下企業確定“借新還舊”的業務方案。2019 年11月6日,方正集團將當日收到的中信信託 2.3 億元貸款用於代其旗下企業償還前期對中信信託的部分債務。

對此,方正證券表示,將積極採取一切可能的方式維權,包括但不限於與中信信託等相關方談判協商、發送《律師函》、依法提起訴訟、向監管機構舉報等措施。截至目前,中信信託方面暫未發聲。

為何一款名為主動管理的地產信託,最終實際用途卻是替控股股東還貸款?整個過程中,方正證券是真不知情還是事後“甩鍋”?中信信託又在其中扮演了何種角色?作為受託人,中信信託是否履行了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等義務?這種“合謀”是否違反《信託法》,涉嫌詐騙?

2.3億信託資金遭挪用

“這嚴重侵害了方正證券廣大中小股東的利益。”一位買了方正證券的投資者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作為上市公司,購買信託理財本為將閒置資金利益最大化,但演變成了為母公司輸血,最後錢還回不來。現在出來喊冤說不知情,劃清界限。是真的不知情嗎?”

3月10日晚間,方正證券公告稱,2019年11月1日,方正證券認購了中信信託作為受託人的“中信•遠洋弘盛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稱中信遠洋信託),認購規模為2.3億元,信託期限為9個月,到期日為2020 年 7 月 12 日,已成立 40 億元,2019 年 11 月計劃增發 16 億元,預期收益率為9.5%/年。

方正證券稱其於近日才得知,公司認購的 2.3 億元信託資金被受託人中信信託全部用於向控股股東方正集團發放貸款。

但值得注意的是,方正證券購買的中信遠洋信託為主動管理型,資金用途為用於購買武漢弘盛永泰置業有限公司(簡稱“項目公司”)70% 股權對應的股權收益權,以及購買項目公司股東武漢遠正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85%股權,最終用於武漢歸元寺項目 B 包地塊的開發建設以及信託合同所約定的其他資金用途。

從公告本身來看,這筆信託計劃類似上市公司的信託理財,但是最後卻被中信信託用於向控股股東方正集團發放貸款。目前,方正集團已經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這筆2.3億的信託資金及其收益大概率將有去無回。

根據天眼查信息,經過層層股權穿透後,武漢弘盛和武漢遠正均與遠洋集團有股權關係,但都是小股東,真正的實控人為日傑有限公司。該公司為一家註冊在香港的公司,唯一自然人股東為潘慧中,其在國內設立的公司北京旭達、百德盛博這兩家境內企業的唯一董事兼總經理為黃裕橋。根據天眼查信息,早年黃裕橋在遠洋集團設立於遼寧瀋陽、大連等至少5家附屬企業有過任職履歷。

另外,中信信託曾在2017年6月參股武漢遠正,於2019年7月退股,後續未有投資該企業的公開記錄。

離奇的購買經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方正證券購買中信信託的產品後,竟然一直沒有收到產品公告密碼。

方正證券在公告中稱,認購信託計劃後,公司持續催促中信信託提供投後管理、增發公告、反洗錢等信息。中信信託除提供營業執照及法人身份證信息外,其他材料一直未予提供。

劇情急轉直下。到了2020年2月,方正證券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最晚時間收到第 1 期的信託收益 550.73 萬元。經公司向中信信託詢問後,中信信託告知稱,因其未收到融資人支付的貸款利息,將無法在原定分配日向公司分配信託利益。

方正證券稱,於近日收到中信信託提供的其官方網站上披露的該信託計劃相關公告的查詢密碼。公司查看相關公告內容後得知,中信信託將公司認購信託計劃的信託資金全部用於向方正集團發放貸款。

經方正證券向方正集團問詢,根據方正集團 3 月 10 日覆函及提供的相關資料,原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2019 年 1 月,中信信託向方正集團旗下企業發放貸款 25 億元,方正集團為該筆融資提供保證擔保。

2019 年 10 月,因方正集團旗下企業未能如約全部還款,中信信託與方正集團旗下企業確定“借新還舊”的業務方案。

2019 年 11 月 6 日,方正集團將當日收到的中信信託 2.3 億元貸款用於代其旗下企業償還前期對中信信託的部分債務。

根據方正證券所述,這是一個控股股東還不了貸款,然後讓旗下企業通過信託計劃輸血還款的故事,而整個故事中,方正證券完全“矇在鼓裡”。

根據信託相關規定,信託產品的信息披露為非公開形式,僅針對投資者。實際操作中,信託公司會以快遞寄送紙質材料或者官網密碼登陸的形式披露,中信信託屬於後者。

界面新聞記者採訪多位資深信託投資者發現,一般情況下,購買信託產品後便會收到公告密碼,需要自己登陸官網查詢。公告中描述的這種購買幾個月後才收到公告密碼的情況比較罕見。

方正證券劃清界限

方正證券這一紙聲明,除了聲明事先不知情外,也有與方正集團進行切割的意味。

對於此次風險事件,方正證券也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方案:

一是由董事會風險控制委員會牽頭核查該事項,公司執行委員會具體執行,成立專項工作組負責調查該風險事項,工作組向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及時報告事項進展情況。

二是積極採取一切可能的方式,維護公司自身合法權益,包括但不限於與中信信託等相關方談判協商、發送《律師函》、依法提起訴訟、向監管機構舉報等措施。

三是針對中信•遠洋弘盛信託計劃風險事項儘快研究財務處理方面意見,確保公司2019年度審計工作順利進行。

四是及時向監管機構報告該事項進展情況,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方正證券在公告稱,該風險事項可能對方正證券2019年度經營業績產生不良影響,具體影響程度和金額尚無法準確判斷。公司將盡快研究財務處理方面意見,確保方正證券2019年度審計工作順利進行。

目前,進入重整的方正集團仍然是方正證券第一大股東,佔比27.75%。根據此前方正證券發佈的2019年業績預增公告,方正證券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8.27億元至11.57億元,同比增長25%至75%。

“目前不排除方正證券事先知情的可能,並且用這種方式向控股股東輸送利益,這種違規行為既侵害了其他股東的利益,也會影響其年度評級,建議監管嚴查。”滬上某券商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另有市場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如果將資金直接拆借給控股股東,那是其他應收款,但以這種方式包裝後變成了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方面查不出來。

中信信託是否涉嫌違規?

“矇在鼓裡”的方正證券宣稱直到近期才恍然大悟,那麼作為該事件的重要參與方,中信信託扮演了什麼角色?

從時間點上看,中信信託與方正集團旗下企業確定“借新還舊”的方案為2019年10月,而當時正值方正集團出現債券兌付危機的前期。

此後不久,方正集團因首隻債券違約而引起市場關注。2019年12月2日,方正集團在上清所公告稱,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19方正SCP002”超短融債券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這也是方正集團的首次債務違約。

12月23日,23位北大方正債券持有人同意延期支付“19方正SCP002”本金,將本期債券兌付日變更為2020年2月21日,期間利息按照原利率4.94%計息。北大方正提供其持有的重慶銀行股權(01963.HK)為“19方正SCP002”延期提供增信,共計94506878股,市值約4億港幣。

孰料,在距離20億債券展期兌付日僅有3天時,方正集團被債權人北京銀行申請重整。

2020年2月19日,方正集團的重整申請被北京一中院受理,指定方正集團清算組擔任方正集團管理人,方正集團清算組由人民銀行、教育部、相關金融監管機構和北京市有關職能部門等組成。這標誌著,方正集團正式進入了重整程序。

對此中信信託方面暫未就此發聲,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正在就該事件準備公告,會盡快發佈。

若僅從方正證券聲明描述來看,中信信託存在嚴重違規。

一是方正證券購買的中信遠洋信託屬於主動管理產品,簽訂的合同屬於房地產信託投資計劃合同,中信信託作為受託人,根據《信託法》和《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沒有盡到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等信託義務。

二是可能存在涉嫌詐騙。中信信託與方正集團旗下企業確定“借新還舊”的業務方案,具體方案未在公告中點名,但借新還舊應該是方正集團出來借新的錢,而不是把方正證券的錢“借”出來還。方正證券作為上市公司,並不是方正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在近年來信託行業屢遭監管嚴查的情況下,作為行業龍頭的中信信託竟然做出聯合大股東挪用信託資金的事情,讓市場一片譁然。

界面新聞記者查詢中信信託官網信息,在方正證券認購產品後至發現問題期間,中信信託曾發佈兩份事務管理報告,目前均已顯示“4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