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不會告訴你的職場晉升法則

你知道在職場當中,如何才能主動把握自我職業發展的主動權呢?


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不會告訴你的職場晉升法則

也許你也正在經歷或曾遇到過跟小麗一樣的職業發展困境:

小麗同學一畢業就校招進了某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因公司需要被分配到了測試組,一直做某業務線的軟件測試工作,前1年感覺收穫挺大的,兩年後感覺能力得不到提升,開始對每天重複的測試工作感到厭煩。

此時小麗對產品經理的工作產生了興趣,覺得主導設計產品、對接用戶是一件充滿挑戰和樂趣的事情,可是轉到產品她得從0開始,這兩年積累的測試經驗就白費了。

她一直希望能利用經驗疊加,快速實現崗位晉升,目標是畢業3年後能當上一個小組長,如果轉到產品肯定就沒戲了。

是否該轉型讓她猶豫不決。

這個真實案例裡折射出了怎樣的“職業陷阱”?

第一,缺乏職業認知。初入職場時,對自己所處部門和崗位的職業發展路徑模糊的,不知道兩年、3年後會有怎樣的發展。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測試朋友工作5年後,遇到了明顯的職業瓶頸,此時才考慮轉型到其他崗位。

第二,缺乏組織認知。並不瞭解自己所處的組織生態,在環環相扣的價值鏈中,不知道所從事的崗位在整個公司體系中價值幾何。3到5年後,發現晉升管理層的都是其他崗位,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處在價值鏈的邊緣,而公司幾乎不會給這類崗位重要的晉升機會。

你看,因為對行業和組織分工的無知,聽天由命地把自己的職業前途交給公司和領導的安排,最終的代價卻由你來承擔。

你會逐漸陷入盲目跟隨、厭倦情緒當中,開始應付工作,抱怨同事、領導甚至公司。哪怕如此,你依然不清楚自己的路在何方,你也沒有勇氣跳槽,也不知道該往哪個崗位跳。

那如何擺脫職業陷阱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IT互聯網的產品是如何運作的,不同崗位處在業務價值鏈的位置。

在流量為王的互聯網時代,大多數的企業是“以客戶服務為中心”進行組織分工的。

在IT互聯網行業中,服務對象有面向C端個人用戶的,也有面向B端企業用戶的。那“C端業務(我們稱之為消費互聯網)” 和“B端業務(我們稱之為產業互聯網)” 因兩者的服務對象不同,導致了產品模式、組織架構和崗位設置均有著明顯的差異。

(1)C端產品模式

對於C端業務,產品是為某一類特定個人提供特定的服務,因此產品基本以“平臺模式”進行運作。所謂的平臺模式,就是將IT產品標準化,大家的功能都是一樣的。比如高德地圖不會因為你是馬雲,產品的功能就會不一樣。

在平臺模式下,整個產品的運作分為5個步驟。

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不會告訴你的職場晉升法則

C端產品模式

第一,市場需求洞察。在開發產品前,需要明確產品所提供的服務能解決什麼問題,用戶是誰。比如是解決小區生鮮配送,還是做寶媽育兒問題,有效的市場需求是一切產品的根基。

第二,產品設計。在明確產品所有解決的問題後,根據業務特點與用戶的行為習慣,進行詳細的產品功能與原型設計。這時你就可以看到具體的界面、按鈕和操作了,你還可以拿著原型開展內部體驗。

第三,開發交付。驗證後的原型交由技術團隊進行代碼編程與測試。

第四,業務運營。真實的產品面世了,運營部門開始業務推廣、營銷、用戶運營等工作,讓產品活起來,併產品效益。

第五,隨著業務開展,用戶和運營開始反饋產品問題與未來需求,產品緊接著進入對新需求進行迭代優化。在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當中,產品會緊跟市場用戶的需求,採用敏捷迭代的方式小步快跑。

(2)B端產品模式

To B業務,因B端企業所處的行業、業務模式、管理制度、組織文化等存在較大差異,往往不能用一個標準產品簡單覆蓋所有需求。所以B端產品一般是以項目的方式進行實施的。

針對具體的行業比如製造業、零售業、旅遊業等在業內會有一個標準產品,此標準產品是基於行業內多家公司先進的業務模式和管理模式進行抽象設計的。對於具體的個性化需求,則通過客戶化開發的項目模式進行交付。整體流程與模式如下圖:

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不會告訴你的職場晉升法則

無論是C端或B端產品,始終圍繞著解決個人用戶與企業用戶的具體問題出發,在整個產品價值鏈當中,業務運營、提供產品解決方案與編程實現是最為核心的環節,缺一不可。而其他則為價值鏈的輔助節點。

其次,組織架構的設計與崗位價值定位,決定了一個崗位的重要性和職業前景。

(1)組織架構設計

B端產品與C端產品模式的差異性,決定了組織分工的差異化。組織架構的設計,也決定了崗位所處業務價值鏈的位置及其職業前景。

我們來觀察下騰訊2018年最新調整後的組織架構:

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不會告訴你的職場晉升法則

騰訊按業務線劃分了5大事業部,分別負責不同的業務板塊。騰訊的組織架構正揭示了業內普遍的組織分工規律:即是按業務線獨立劃分組織。業務線下再獨立的運營、產品、研發和測試部門。

而對於公共平臺及公共技術設施的建設,騰訊獨立了一個技術工程事業群,各事業部提供基礎技術保障,比如服務器運維、網絡建設等。

因此在主營C端業務的公司裡,大多數人都會處在具體的業務線下,一個人的組織中的成長也是依賴於此業務線主營業務的發展壯大。

那組織架構中哪些崗位是核心崗位,未來最具晉升潛力呢?讓我們從價值創造能力(或利潤創造能力)與崗位人才的不可或缺性來思考。

(2)核心崗位價值

你看業務運營負責拓展市場,直接創造利潤。產品同事負責針對用戶需求輸出解決方案,研發同事負責方案實現。如果是一個初創公司,你想想是不是有這幾個核心人員業務就能運作起來了。所以,這幾個永遠是一家IT互聯網公司最為核心和重要的崗位,為公司創造的價值也是最大的,自然晉升機會會傾向於他們。

下圖中標綠色的正是充滿晉升前景的崗位。

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不會告訴你的職場晉升法則

為什麼其他的會是非核心崗位呢?項目經理在很多中小公司裡會由產品經理直接替代。測試工程師呢,現在大企業的趨勢是將測試轉技術開發,比如騰訊2020年的新目標就是用兩年時間,部分事業部逐步取消測試部門,現在測試人員全部轉研發。在美的IT體系當中,過去是沒有專職的測試人員的,由技術、產品和終端用戶承接測試工作。交互設計現在很多公司也採用外包的模式。

同樣在B端產品為主導的公司當中,一般會由5大部門組成,其中最為核心的是產品與解決方案部門,負責某個行業標準化產品的規劃與交付。其次是負責標準產品銷售與實施交付的部門,以事業部或分公司的形式存在。比如金蝶軟件,深圳總部負責標準產品研發,各分公司負責市場開拓與項目交付。基於此模式的組織架構一般如下圖所示:

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不會告訴你的職場晉升法則

創造價值較高且易獲得晉升的,同樣是這些綠色的部門與崗位,與C端產品基本相似。所以如果你有較強的事業野心,建議儘早讓自己轉到核心崗位上來。

如何把握自我職業發展的主動權?

我的觀點:選擇大於努力。在正確的方向上持之以恆地努力,相信你也能在職場上乘風而上。

綜合上述,在職場晉升法則上,這3點建議希望對你有價值:(1)認識公司的組織架構與業務價值鏈(2)識別核心崗位與崗位的晉升的通道(3)提升核心技能,持之以恆地在一個領域內努力精進,讓自己的能力變得不可或缺。

明確目標、知己知彼、篤定前行,你必將迎來黎明的曙光。

如果你對IT互聯網職業發展也充滿興趣,歡迎關注和分享您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