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01-

關於婚姻百態,電視劇《知否》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

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女主角盛明蘭在出嫁前,跪在家族的祠堂裡,跟祖宗說下了這些話:“滿門祖宗請聽,今朝我嫁,未敢自專,四時八節,不斷香菸。告知神明,萬望垂憐。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慶,夫婦雙全。無災無難,永葆百年。如魚似水,勝蜜糖甜。”

“今朝我嫁,未敢自專。”簡單的八個字,卻道出了關於婚姻的一條重要準則:婚姻不能善做主張,理應聽從父母長輩的建議,再做定奪。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當然,在有些推崇自由戀愛的人看來,認為這八個字不過是封建社會的思想毒瘤,他們認為戀愛就該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如果父母提出意見建議,甚至膽敢反對,就是不尊重自己,就是摧毀愛情。

可要知道,父母畢竟是過來人,他們都是真心實意愛著自己的孩子,就算不願意奉行,坐下來聽聽他們的意見建議,總是沒壞處的,也許還能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畢竟,談戀愛講究的是風花雪月,是浪漫感和儀式感,而婚姻則側重於居家過日子,在柴米油鹽裡討生活。這意味著你選擇的人,除了會甜言蜜語之外,更要懂得踏實過日子,願意和你一起承擔家庭責任,一起應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攜手創造美好的未來。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在過日子這件大事上,父母歷練了大半輩子了,自然看得懂人情世故,也大體能看出男人的真面目,談婚論嫁時聽聽父母之言,絕對有益無害。

朋友劉莎就是因為聽了母親的一句勸告,在談婚論嫁時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及時看清了男友和婆婆的真面目,這才避免了一場悲劇。

-02-

母親的一句話,就可以避免一場悲劇,這話是不是太絕對了?再說,這劉莎還沒嫁過去,都沒和男友張天澤過日子,怎麼能斷定她結婚後就是悲劇?

其實,這種判斷並不絕對。因為有些事情,你不一定非得去體驗,才能夠知道好壞。有些人,你不一定非得朝夕相處,才看得出他的本來樣子。只要在平常的接觸中,多觀察留意,看他如何為人處世,看他如何與家人互動,看他如何看待原生家庭,便可以以管窺豹,全面瞭解他的為人,進而判斷婚姻是否會幸福。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張天澤有一個哥哥,去年剛離婚,還有個3歲的兒子,這孩子現在是張天澤的媽媽在撫養。至於離婚的原因,聽說是家暴老婆。

劉莎第一次去張天澤家,就覺得小侄子特別可愛,這孩子嘴巴特別甜,一個勁地叫她“嬸嬸”。劉莎本來就喜歡孩子,見小侄子如此黏著自己,她可高興了,就一直陪他玩耍。

準婆婆看在眼裡,臉上滿是笑容,“有了嬸嬸,怕是奶奶都不要了。以後你嬸嬸嫁過來,就讓她帶著你吃飯睡覺,陪你玩。”

劉莎一聽很樂意,“我最喜歡小孩了,只要我有時間,我來幫著帶。”

沉醉在孩童世界裡的劉莎沒發現,當她說這句話時,婆婆和男友張天澤互看了一眼,彼此會心一笑。

那時,劉莎絕對沒想到,婆婆的目的,是讓她來撫養這個孩子。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03-

單純不諳世事的劉莎,看不出婆婆的用心,也實屬正常。更何況,小侄子有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就算離婚了,終歸是有主的人,再不濟還有公公婆婆,無論如何都輪不到自己的頭上。

然而,劉莎的準婆婆可不這麼看。她的大兒子自由懶散慣了,沒什麼家庭責任,以前都是大兒媳掙錢養家和照管孩子,現在兩口子離婚了,孩子歸了他們張家,可大兒子甩手掌櫃當慣了,現在照顧孩子的責任就到了自己這個當奶奶的頭上。

可自己年紀大了,退休金也有限,要養大一個孩子,精力和金錢都不允許,百般思量之下,她就把主意打到了小兒子身上。小兒子早已答應撫養小侄子,只要兒媳也同意,這事就成了。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所以,劉莎第一次上門,她就有意讓孩子和劉莎多接觸,贏得劉莎對孩子的好感。然後,再一步一步讓劉莎接受撫養孩子的事實。

眼瞅著劉天澤和劉莎已經訂婚,孩子和劉莎關係越來越親密,準婆婆終於開口了,“莎莎,我看你跟你哥的孩子挺有緣分,我們年紀大了照顧不了,他爸爸又不管事,你和天澤結婚了,這孩子就交給你來撫養。”

劉莎當場就懵了,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剛好她母親打來電話,她藉口有事,拿著包就落荒而逃。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在劉莎的心裡,她很疼愛這個孩子,可她的疼愛,是建立在嬸嬸身份上的疼愛,要說撫養孩子,她沒有這個責任,也沒這個義務。

可是,如果自己不答應,看婆婆的意思,也就不會同意這門親事。

可自己很喜歡張天澤,兩人是奔著結婚去的,還同居了大半年了,要是這婚結不成,自己的損失豈不是很大?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04-

她帶著滿臉心事回到家裡,在母親一番問詢下,終於把事情的原委說了出來。

“女兒,你婆家有個離婚的哥哥,這樣的家庭你要慎重考慮。第一,婆家哥哥離婚的原因,是沒有家庭責任還家暴老婆,這明顯是男方的問題,你男友有沒有這些毛病?第二,婆家哥哥有自己的孩子卻撂挑子,把孩子丟給你婆婆,而你婆婆在你還沒嫁進門時,就開始打你的注意,讓你給她養孫子。這種不明是非、不懂事理的家庭,我建議你不要嫁。”母親語重心長地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可我很愛男友,如果就因為找個分手,我實在捨不得。”劉莎的情感駕馭了她的理智,讓她無法看清現實。

見劉莎還是有些執著,母親沒有說什麼,而是讓她注意留意男友的言行,探聽他的態度。

劉莎對張天澤很有信心,她認為他不會對自己家暴,也不會同意他媽媽的無理要求。所以當她聽到張天澤的回答時,她有種崩潰的感覺。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我媽提出讓我們撫養,是有她的道理的,我們這麼年輕,只要肯努力,養活一個小孩不成問題。”

“可是,我們要還買房買車,以後也要養自己的孩子,我們沒有能力撫養呀。”劉莎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沒能力就創造能力,反正我得照顧我媽的感受,你嫁給我,最好還是聽我的,聽我媽的。”

張天澤突然衝劉莎大吼。

“如果你媽和你說的不對,我也要聽嗎?我沒有義務養你哥的孩子。”劉莎也火了。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嫁給我,你就有這個辦法義務。再說了,你都和我同居了,如果你不嫁給我,就沒人要你了。”張天澤突然威脅她。

劉莎知道,張天澤素來有點大男子主義,喜歡讓劉莎聽他的,以前沒遇上大事,劉莎也沒覺得別捏,可現在遇上事了,才知道這種獨斷專行的男人太可怕了。

“我就算沒人要,我也不要嫁給你這種男人。”劉莎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眼光真差,找了一個如此猥瑣齷齪的男人。

感情的天地裡,需要彼此諒解和相互妥協,卻不能過度妥協。特別是在遇到原則性問題時,女人的妥協往往意味著對自己的傷害。無論如何,劉莎不願意承擔這份不屬於她的責任。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05-

劉莎決定分手。通過這件事,她終於認識到,男友不僅自私自利,還是傳說中的媽寶男,他一味地聽從他父母的話,卻不懂得替自己考慮,甚至連基本的道理都不懂,為了達到目的還拿同居威脅自己,要是自己真的嫁給這樣的男人,怕是有吃不盡的苦頭。

像男友這樣拎不清的男人,他的心智還沒成熟,他的家庭責任感還沒建立,他現在的認知裡,還是兒子和弟弟的角色,沒有意識到結婚後,自己要擔負的責任,自己要扮演的丈夫和父親的角色。

對於這種男人,就此別過,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兩年後,劉莎和深愛自己的男人結婚了,男人很尊重自己,婆婆對自己很客氣,一家人相處得很和諧。

“兒媳,你侄子才3歲,以後你來撫養”“阿姨,和你兒子分手了”

至於張天澤,聽說他一直單身,畢竟要找到一個願意撫養小侄子的媳婦,還是很難的。

劉莎覺得很慶幸,幸好母親提醒了自己,幸好自己把她的話聽進去了,幸好自己當時睜大了眼睛,用理智戰勝了情感,否則嫁過去了,腸子估計都悔青了。

有人說,戀愛看五官,結婚看三觀。那些幸福的婚姻,無不是夫妻擁有一致的三觀,擁有成熟的心智,能夠和伴侶共同應對生活的狀況,而不是用感情綁架伴侶,以犧牲她的利益來成全自己的孝順、自己的事業和自己的面子。

說的直白點,婚姻就是吃飯睡覺。找對象時,不妨現實一點,理智一點,挑剔一點,這樣才能找出那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人生伴侶。

今日話題:你覺得劉莎應該分手嗎?歡迎留言討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