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是不是意味著人生走到盡頭了?

貓嬸陛下


70多歲也不是意味著人生的盡頭,因人而異,有人30多歲就路完了人生路,有人90還健在的,放開心態管它那度彎,那個坎。


靑風雨露


一個爛了許多的大蘋果,一個還算完好鮮亮但不大的蘋果,你喜歡那個?其實,七十、八十、九十歲……等都不重要,某種意義上壽命長短並不重要,至關重要是包括自理能力和活動能力在內的生活質量是否能象不大的蘋果那樣完好!我相信,壽命很長,只不過後半生總被疾病折磨著(就如爛了許多的大蘋果),這並不是人想要的!一句祝賀的話語:活得健康快樂是我們的人生意義和終極目標!這是我一一即將滿七十歲的感悟。與所有七十歲以上的老朋友共勉!


卓偉章


談談我70歲以後的退休生活

我是2003年正式退休的。女兒和兒子的孩子陸續出生。我和老伴兒基本上把全部的時間投入到了這兩個下一代的撫養當中。女兒的孩子就生在我家,一直沒有離開。兒子的孩子出生以後,我們開始跑海南。到70歲的時候,女兒的孩子上中學了,開始住校。兒子的孩子才上小學,需要我們接送,比以前輕鬆多了。這時我們開始考慮自身餘生怎麼過的問題。

頭幾年我們開始一省一省的旅遊。反正每年都要往返海南,就利用這個機會,來時遊一個省,回去再遊一個省。國內遊了十幾個熱門省市以後,開始參團國外旅遊。目前歐洲去過了,美國去過了,東南亞各國基本都去了。旅遊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美滿。

大前年我查出了肺癌,切掉了一葉右肺。由於發現的早沒有轉移。出國遊對年齡和身體的要求越來越高。兒女們就安排我們就近旅遊。踏青遊,採摘遊,美荷遊,賞楓遊等等。公休日有時間,他們開車帶我們出去。沒時間讓我們自己跟別的人搭伴出去。可還有很多時間。老伴就提醒我,你年輕時不喜歡寫詩嗎,現在何不撿起來?遇到中專時教我的語文老師,提醒我當時和我差不多的幾個同學現在是省的作協會員,埋怨我從政耽誤了自己。我不覺得耽誤了自己,但是有一個愛好總是好的。我又開始讀唐宋詩詞。有時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一些自己的作品。這時接觸到了今日頭條。今日頭條的親民性開放性廣博性吸引了我。我開始嘗試著在這上面寫一些東西。在頭條上發表作品,能得到廣大愛好者的點評,促進自己的提高。由於沒有系統學過中文,開始不知道古七律五律是要求平水韻的。在頭條朋友的批評下,我知道了,學習了,也逐漸掌握了。以前也不知道古詩詞創作要押《詞林正韻》或者是新韻。通過學習別人的作品,自己也摸索著開始用新韻。現在有了《中華通韻》,基本上是按這個韻來寫作了。與頭條交往這一年多來,感到每天都在進步。進步是令人快樂的。不僅我快樂,老伴兒,兒女們也跟著快樂。家裡瀰漫著強烈的學習氣氛。學,然後知不足。現在每天基本是晚九點前睡覺,早四點起床,起床就開始看頭條上關注的作者作品,或者研究一兩個詞牌曲牌。到目前我已經嘗試著寫了近20種詞牌和元曲了,其中大部分被推薦到頭條首頁。這更加堅定了我繼續學下去寫下去的決心。

人活著總得乾點兒事。幹自己喜歡的事是最幸福的。說也怪,這樣起早貪黑,感到身體反而更好了。由於年齡的老化,還會增加一些疾病。如耳聾,眼花,腰腿疼,行走困難等等。但只要正常對待,就不會感到特別痛苦。因為這些都是人生必須經過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有自己喜歡的事兒陪伴著,痛苦常常減輕許多。

囉囉嗦嗦談了這些。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批評指正。


手機用戶愛晚年


此言差矣!人家特郎普70多還競選美國總統,這不還要競選連任呢?怎麼能說意味著人生到頭了呢?

再看看我們周圍,70多,80多的老人比比皆是。我對樓的那位老大哥,70多了照樣幹清潔工,每天天剛明蹬著三輪車就出發,趕到兩公里開外的龍頭路上工作,無論颳風下雨、酷暑嚴寒從末影響過工作。

我原來的工友、現在的酒友加好友劉大哥,今年也是70歲,原來是子弟中學校長、高級教師,現在每天趕集上店、收拾家務,週末騎車出遊,10公里、20公里根本不在話下。我們月末聚會時,老哥酒杯一端說:現在生活條件這麼好,我們都要好好活,爭取再聚20年!這是什麼精神?

據有關資料,中國人的人均期望壽命為76歲,

而我在頭條裡結識的網友s20190987654321s,今年98歲了,他說:我明年99歲了,我喜歡上頭條,喜歡和人每天抬抬槓。而且我發現,抬抬槓更高興,抬抬槓更健康。與這位老者相比,70歲是不是算“小輕年”?

由此可見,人活一世,關鍵是活的個心情。你整天覺得老了、不行了、快完了,那可能不到70就到“終點”了;而你若抱著活到老、學到老,有所追求、老有所樂的心態,專注於某項事務,或像那位清潔工老人一心把道路掃乾淨,或像很多老人一天四出勤接學生,或到老年大學學書法、學繪畫等,每天充實的活著,你就覺得越活越有活頭!

人生一世,活就是活個精氣神,只要身體健康,能自已伺候自已,能在不麻煩他人的情況下還對家庭、社會有點滴貢獻,活到百歲,看到兩個100年的大中國,豈不快哉?





嶧縣西門裡老李


70多歲是不是意味著人生走到盡頭了?

70多少的人確實老了,和年輕人相比也走過人生大半,但是不是人生盡頭確實和年齡沒有多大關係,所謂黃泉路上無老少,就是實際情況。今天父親還感嘆說:七十多歲的人都很年輕,何況六十歲的!

前幾天四十三歲的同事去世,是這幾年單位去世的第七位年輕人,他們都沒到退休年齡。同事的父親剛退休就去世,退休金都沒拿上。我的小舅和童年夥伴去世時五十多歲。他們都是因為病,得上不好的病就是麻煩!

身體健康的老人現在越來越多,老胡今年整八十,每天步行兩三萬,在朋友圈裡爭第一。他還是個手機控,白天晚上都在看手機,坐在路邊看,見了朋友指著看,走在路上自己看,有一次被路上的石頭拌了一下,整個人就向前衝去,跑了五六米,竟沒絆倒,一起走的人都感嘆他的身體好!

九十歲的楊大爺,每天除了外出閒逛之外,還經常到老年活動中心去下棋,由於他思維敏捷,能下過他的人不多,今天我又可見他在自家廚房做飯吃。

老年人生活規律,不要諱疾忌醫,堅持鍛鍊,心情舒暢,就是70歲也沒到人生的盡頭,放心大膽地往前走啊!


Elegant


“人活七十古來稀”,這是一句老古話。那時候人的壽命,大多是五六十歲。所以七十就是古稀之年。我們小區,早晨和傍晚,有不少八九十歲的人,還牽著繩子溜狗呢!

現在九十多歲的人,都不能算古稀。所以談人生盡頭還早呢!只要心態好,身體好,不要考慮盡頭不盡頭的問題。


高友德


人走到盡頭,不看年齡大小,自古黃泉路上無大小,人到七十,看你身心健康與否,身體健康,心裡沒有那些汙七八糟的想法,你可能活八九十歲,而有的人,己七老八十了,身體很好,但一說話,卻滿嘴汙言噦語,為老不尊,我想,向這樣的人,多活也無益,而我六十有餘,在醫學上己被判定到生命的最後一步,17年搶救回來一條命,18年,同一個小區的,只有五十多歲,能吃能喝,一天中午,和妻子伴幾句嘴,睡了一覺,再沒醒來,所以,年齡不意味是人生的盡頭。


正必壓邪


不是吧,我覺得70歲剛剛邁入老年化,只是步入老年化的一個開始,我覺得這個年紀還不算大,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百歲老人比比皆是,特別是南方的老年人,因為空氣好,氣溫適宜,百歲老人到處可見,我老公家安徽的,平常我去街上買菜,經常會碰到老爺爺老奶奶,他們在街上賣自家的小青菜,算賬稱菜可麻利了,算得還準確,一問年紀,都快八十歲了,不得不說真的太厲害了,所以說啊,年紀大了不要緊,心態很重要,有一句話說的好啊,人老心不老嘛,意思就是說不管你的年紀有多大,只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態,你就永遠沒老去,所以年紀只是個數字而已,重要的是我們不必去在意數字的大小,只要心態好,我們就永遠都年輕。



寶寶jiao


我零八年退休今年六十七歲,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現在的生活比較滿足,心態較好,自我感覺好像將近六十,外人不知道的都不信我有六十七歲,身體好,精神足,為什麼要說倒計時呢,一切都在人為,希望六十多歲的人不要卸氣,好好活,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用戶1462863121314


當然是,我一同事春節團拜時自稱沒有什麼慢性病。年底時卻患癌病故了。也是70歲。我已76歲認為無慾無事無主張最重要,這個年令社會,家庭,子女實際上關係不大,好好過是唯一。如今患高血壓糖尿病十餘年,近月又查出血栓高危指標,你還想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