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奇蹟之城,一座沒有銀礦的城市,卻被稱之為中國銀都

有這樣一座城市,它沒有銀礦卻被稱之為中國銀都,是歷史上的一大奇蹟的城市!他就是永興縣,屬於湖南省郴州市。地處湖南省東南部、郴州市東北部,位於東經112°43′~113°35′ ,北緯25°54′~26°29′之間。地域狹長形似蠶,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10.8至56公里。

這座城市沒有銀礦為什麼就會被稱之為中國銀都呢?這還是要永興勞動人民的智慧!早在明末清初,不甘貧窮的永興人下南洋謀生,逐漸掌握了從金號、首飾店的樓板、灰塵、洗手水中提煉金銀的技術,金銀冶煉之火開始在永興鄉村點燃。改革開放後,永興人又學會了從醫院廢舊用品,照相館用過的定影水和膠片,有色金屬冶煉後的廢坩堝、陰溝泥以及車間垃圾等廢料、廢渣中提煉金銀。一時間,永興的“三廢”回收大軍穿梭全國各地,縣內冶廠遍佈。


一座奇蹟之城,一座沒有銀礦的城市,卻被稱之為中國銀都

從此永興人民就有了一種變廢為寶的能力,永興銀業成為永興人民通過合法勤勞致富的主要渠道。資金、人力和其他生產要素迅速集聚,出現空前繁榮的盛景。一時間,冶煉企業遍佈全縣25個鄉鎮中的14個鄉鎮,冶煉企業(戶)高峰值達4000多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人民銀行從永興縣收購黃金最多的1997年達到2.4噸,收購白銀最多的1996年達19.8噸。

2006年以來,永興人認真執行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冶煉企業進園區,上規模,關小廠,深加工,環保投入更加不遺餘力,效果十分顯著。永興縣已經揹回了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授予的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縣“金字招牌”。全縣113家金銀企業,全部辦理了環評手續。永興正在申報國家級再生白銀及稀貴金屬精深加工新材料產業基地。

來到永興,你至少會有兩個想不到。一個想不到,別的地方的煙囪是直的,永興的煙囪是彎的。太和工業園10家冶煉企業,煙塵全部通過半人高的彎管收集,在一個處理站淨化。第二個想不到,是廠房居然是旅遊的景點。走進鑫達銀業,但聞花香撲鼻,但見芳草萋萋,一撥又一撥遊人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白銀的生產全過程,“銀樓”就在廠區矗立。


一座奇蹟之城,一座沒有銀礦的城市,卻被稱之為中國銀都

永興銀樓:耗費5萬兩白銀,動用數十名工匠,歷經百餘天的封閉式構建,一座巧奪天工的中國最大銀樓終於驚豔亮相。2008年07月20日,在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舉行的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中國銀都白銀藝術博物館揭牌暨中國白銀第一坊開園慶典儀式上,數百名慕名而來遊客共同揭開了銀樓富麗奢華的“面紗”。

銀樓在陽光的照射下,新建成的銀樓顯得分外妖嬈。銀樓借鑑日本金都的金樓而建,樓層高二層,一樓是柱式空透建築,中間鑄一大型鎏金神龜。而二樓雕樑畫棟,有門窗隔壁。樓二層空間配有鴛鴦椅一張,採用鎏金、銀打造,盡顯精緻與奢華。令人難以想象的是,整座銀樓雕樑畫棟,除屋面瓦片外,主要構件全部用銀片裝飾包裹,就連門窗上的鏤空雕花都用銀片裝飾,而所用5萬兩白銀全部都是回收於來自全國各地的廢渣、廢料、廢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