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農村裡最讓你難忘的食物是什麼?現在還能吃到嗎?

冒藍火的小農民


最難忘的要屬過年媽媽做的魚糕了,每到臘月二十八媽媽就早早把食材準備好,全家人都為過年忙碌著,很享受那種氣氛,一年在家待不了幾天魚糕只有過年才吃,只有吃到魚糕才是全家團圓的時候,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媽媽的味道。介紹一下媽媽的做法:提前幾天買兩條七八斤的大草魚把骨頭魚皮剔除,片成魚片浸泡一晚,第二天摻蔥薑蒜絞成肉泥,再打進20-30個蛋清,加佐料攪打上勁,放蒸籠蒸快熟的時候表面再抹上一層蛋黃,再回鍋蒸熟即可,吃的時候切成厚片蒸熱或是下火鍋,煮湯,煮麵條都很好吃。(很遺憾過年時沒拍到媽媽的魚糕,因為怕涼了用碗蓋住了,發這張圖是為了讓大家也感受一下全家團圓的氣氛)





許妍城


豬肉燉白菜。我出年於七十年代,家裡很窮,一年很少吃肉,最盼望吃的就是豬肉燉白菜了。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臨近過年了,把養了一年的黑年豬殺了,活著殺的時候也就一百八九十斤,殺了以後也就是百十來斤的豬肉。放學以後,就去看村口的殺豬,盼望著什麼時侯殺豬的才能安排到我們胡洞來殺。一年沒吃過豬肉對殺豬的渴望可想而知,終於輪到我們家殺豬了,心中很興奮。

殺豬後,父親叫上幾個親戚在家喝點酒。媽媽叫上鄰居大嬸切下豬肉的血廠脖子,切成一大片一片的。然後,從肉膘比較多的地方切一小塊,切碎。放入一個大鐵鍋中先熬油,我那時就負責抱柴禾,有時幫忙燒火。等熬出些油,再放入切好的血脖子肉,放入蔥段、薑片、花椒及大料袋,放點醬油,當肉片七八成熟時,放入切好的白菜,蓋鍋蓋燉肉。看著冒著熱氣,大片大片的肉,我們小孩子的眼都看直了。

燉好後,先盛給喝酒的人。他們一邊喝酒一邊吃著肉,邊談著今年以來糧食的收成,評論著今年誰家的豬殺出的豬多。先後酒席散了,盛上米飯放上些豬肉燉菜,由我來小孩去給街坊四鄰去送。送完後,我們幾個孩子才貪婪的吃起豬肉燉白菜,是我們一年中很少能吃撐的幾頓飯之一。記得有個鄰居家的小哥哥,他們家特窮,一次吃殺豬菜時,吃了五六大碗,把他肚子撐的圓圓的,外面青筋暴露。撐的只叫肚子病,都把大人給嚇壞了。






五月冰河


看到這個問題真是勾起了好多兒時的回憶。小的時候一年有那麼一兩次機會,可以跟著媽媽、外婆回農村看望外曾祖母。對於小孩來說,農村可真是一個天然的大遊樂場,和當地的小朋友一起去捉泥鰍、黃鱔,摘草莓,爬到樹上摘毛桃子,偷偷拿家裡的香腸臘肉到野外燒烤……玩兒到飯點才回家,一進院子旁邊就是廚房,很大一個土灶臺,鍋也特別大。外曾祖母小小的一團身影,坐在灶臺邊上往裡添柴,外婆就揮舞著鍋鏟,給我們忙活好吃的。



那時吃過些什麼菜現在已經記不清了,但印象很深的是飯的做法,四川這邊叫“箜飯”,一般有豆角箜飯,土豆箜飯,豌豆箜飯。就拿豆角箜飯來說吧,做法大概是提前把米用清水浸泡半天,柴鍋裡倒油,油熱後爆香薑片蒜片,倒入豆角翻炒,接著往鍋裡倒入一些清水,水不能太多,和豆角持平差不多,然後把泡好的大米鋪在豆角上,蓋上鍋蓋慢慢悶。等柴火差不多燃盡了,飯也差不多熟了,揭開鍋蓋,香味撲鼻而來,有米香,油香,豆角的清香,底部的豆角有些會發焦,所以還有獨特的焦香味。撒上鹽,翻炒均勻,一碗一碗的盛出來遞給每個人……



許多年以後,記憶中的農村已經消失了,但記憶中的味道常留心間。我也試過自己做箜飯,做過很多次,都不是記憶中的味道。都說城市裡的天然氣沒有農村的柴火做飯香,想必就是少了那炊煙裊裊的“人間煙火氣”吧!



願以食會友,你來或不來,小希都在這裡,期待你的關注。


小希愛廚房


我兒時的記憶中好吃的東西很多,如麻糖其中有一種是用糯谷不去穀殼放在蒸籠上蒸熟曬乾後用鐵鍋大火暴炒成花,把穀殼分開後加熬好的紅糖和炒香的芝麻加工成麻糖片,味道美極了,至今難以忘懷。後來我多次回家,店鋪買的都是爆米花和油炸花生凍米糖,看不到那種谷花麻糖,因這種麻糖加工複雜一點,現在的人追求間單快速。還有就是用雪裡紅加工的乾菜,記得初中時住校,一碗乾菜可以吃一星期,那時候農村落後,生活困難,乾菜只能放點辣椒,沒有油,只有乾菜的香、辣味,就這間單味道,終身難忘。這種梅乾菜農村還保留,我毎次回去都會帶些回來,幾十年來一直如此。用幹萊加工扣肉、紅燒肉,這味道是大飯店高擋菜沒有的。老家的美味多,用古老土法加工的紅糖買到幾十元一斤,比其他地方產的紅糖貴許多,而且往往是有價無市,不是關係很難買到真宗的。又如金華火腿,實際是老家義烏和東陽生產的,名氣很大。我對這些沒有什麼留戀,唯獨對谷花麻糖和梅乾菜情有獨鍾,雖然它們都普通低端,在我心中比大酒店中山珍海味更好更適合自己。


龔愛民6965


我的老家,在魯西南,距離黃河不遠,無山有水卻有美食,記得小時候發生過,許多許多地事,回想起那是,特別的得勁,朋友們若是有興趣呀,和我一起回憶回憶小時候的美食。

榆錢

原來家家戶戶基本都有榆錢樹,在青黃不接的58年,榆錢兒就是窮苦人的救命糧,雖然我們85後感受不深,但作為小的時候的美食也留下深深的印象,小時候吃榆錢的季節,家裡都蒸上一鍋,做成榆錢饃,或者用大蒜汁伴著吃,現在都想得很,現在算算有個十幾年沒吃過啦,每當看到老家人微信朋友圈發的照片,真是羨慕啊。

槐花

槐花具有淡淡素雅的清香,它不僅可以觀賞,也可以食用,小時候,最喜歡和小夥伴用竹竿綁個鐮刀,鉤槐花吃啦,生吃甜甜的,蒸著吃和榆錢飯一樣好吃,槐花一串串,晶瑩發亮,看著都很美。現在的做法好像很也多,可惜沒到吃槐花的季節,都不能回家,還是吃不上。

金蟬

金蟬,老家叫“杜拉龜”,“爬叉”,有唐憎肉的美稱,營養價值很高,皮還是一種中藥材。小時候,夏天都去摸爬叉,摸了之後去買,那是的零花錢就會賣爬叉得來的哦。現在越來越貴,要1元一個,人工養殖的也很多,想吃飯店裡面也有賣,網上可以買到,每次回家帶的特產也是金蟬,但很多外地人不敢吃。

馬炮瓜、茅針草、烤地瓜、烤玉米、燒小麥、燒毛豆、燒螞蚱....還有哪些已經忘記的叫什麼的野果野草,都是兒時快樂的源泉,都深深的埋藏在記憶裡,揮不去,又找不到。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長大,讓那過去的美食都留在記憶裡,抖擻精神一起走向美好的新時代。


蓉漂大齡青年


農村裡最讓我難忘的食物

我是80年代出生在江南農村的。現在還清晰的記得。那時的天是藍的,水是清澈見底的。河水,井水提上來是可以直接飲用的,所有蔬果都是綠色有機的,家禽是放養的,空氣是沒有汙染的,夏天很熱,冬天很冷房簷上結冰凌那是常有的事。

那時最叫我難忘的食物,就是每到夏天,用縫紉針做成魚鉤掛上蚯蚓,用種水稻拉直線用的尼龍繩系鉤,去到小河邊石頭縫中釣---痴虎魚(真實學名真不知道叫什麼,我們農村都這麼叫它。)

這種魚很好釣,一會功夫就可以釣上一盤。記憶中痴虎魚。永遠長不大,最大的也只有手掌那麼長,2兩左右的就算是巨物了。此魚,肉嫩,多汁。魚身少刺,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

特備適合清蒸,紅燒。放雞蛋一起蒸出的那個味道真叫人永生忘懷。

現在這樣的魚,在我們這裡基本已經絕跡了。現在市場上賣的都是人工飼養,它對水質要求特別高,非常不容易養。現在我們這裡賣到90一斤,而且還很少見。


媲如朝露


我們老家是陝西人,從小家裡一年四季都吃酸菜,我們哪裡有句俗話說,一頓不吃酸,走路打竄竄。家家戶戶都做酸菜,酸菜麵條,酸菜米飯,非常下飯。但這些年經常在外地很少吃,而且網上說酸菜吃多了不好,所以現在農村老家也吃的少了。

記得每年夏天,大一場大雨過後,我就帶著第第妹妹拿著筐子,去樹林裡撿菌子,也叫野生蘑菇,有各種各樣的 有的非常漂亮像①把小傘,有時候真不捨得把它摘調。回家曬乾後 ,吃的時候用水泡開,加點肉,放倆個辣椒,這種味道已經好多年都沒有吃過了。但是農村還是有的。




辰媽生活vlog


在我們農村,小時候的零食真的是微乎其微。給我最大印象的是我們當地的特產貢糕,記得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到親戚家拜年,也就一條貢糕加一點酒肉,酒肉也是一點點。對於貢糕是我們兒時最想吃到的零食,可是到串門,一條貢糕要跑好多家親戚,“注:我們帶貢糕過去,親戚回禮也是貢糕。”

等到親戚都跑完了,這條貢糕也差不多要過期了,這個時候媽媽會給我們做油煎貢糕。放一點點菜籽油,將貢糕兩三片一煎,煎到兩邊金黃色就好了。那個味道非常的香,咬在嘴裡嘎嘣脆,因為貢糕是甜食,所以是又香又甜,真的是愛不釋手。小時候,一盒貢糕真的不夠我和我弟弟兩個人吃,有時候都搶著幹架!真的是回味無窮,饞涎欲滴,太值得回味了!

現在我們當地還在生產這種貢糕,因為它歷史悠久,相傳此糕在大明永樂年間曾做為貢品上貢給皇帝朱棣品嚐,因此得名為"貢糕"。貢糕色澤潔白,軟綿酥鬆、香甜可口,糕片具有厚薄均勻、搓推似牌、曲捲如紙、點火即燃之特點。屬貢糕之精華,是饋贈親友和招待賓客之珍品。現在我們過年送親朋好友都是貢糕開頭,其含義步步高昇,高情厚誼,什麼喜事都有貢糕!

現在很少做那種油煎貢糕了,但我今年做過一次,味道不減當年,好吃的很啊……








徽鄉靜靜


我出生在80年代,當年農村特別窮,農民住的也基本都是瓦房,生活中基本沒有零食,連吃個糖都是奢望,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吃肉是最幸福的事情,但是讓我最難玩的食物不是糖果,也不是肉。

楊梅

可能大家覺得很好奇,楊梅有什麼好難忘的,因為當年我的零花錢都是自己賺的,自己去撿一些熟料袋、熟料瓶換幾毛錢,然後就去買楊梅吃,一毛錢一小包,有十多個小楊梅,大小僅有跳珠的一半大小,現在的楊梅個頭跟荔枝有的一比,另外裡面還放了很多鹽,又酸又鹹,有一點點甜味,但是小時候的我卻特別喜歡吃,試問這也叫零食?這簡直就是丟地上的垃圾,這種垃圾食品現在肯定吃不到了。

玉米杆子

在我們南方這邊種玉米的比較少,普遍都是種植紅薯、花生、豆子之類的,有個別人會種一些玉米,小時候因為沒什麼零食吃,像甘蔗、蘋果、橘子這些想都不用想,這些是過年才可能吃到的東西,因此看到有人種了玉米,去外面放牛的時候,就去找玉米杆子吃。那種又大又粗、底部發黃的玉米杆子有一定的甜味,吃多了嘴巴容易起泡。玉米杆子現在雖然能吃到,但是肯定也沒人去吃了。

紅薯

小時候農村窮,平時家裡很少會買肉吃,白米飯平淡無味,而小孩吃東西又比較挑剔,不好吃就少吃,而農村的紅薯卻不同,紅薯有種特別的甜味,關鍵是紅薯還能吃飽肚子,因此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吃紅薯,也不等父母去田裡挖,自己拿著鐮刀就去田裡撬紅薯,然後放入土灶裡烤,烤紅薯特別香甜,至今難忘。

不過現在農村都不用土灶了,沒地方烤紅薯了,還有就是現在的生活方式也變了,對紅薯已經提不起興趣。







宋總行走鄉村


你覺得農村裡最讓你難忘的食物是什麼,現在還能吃到嗎?

我是71年、我們那個年代有一種香瓜叫灰鼠子瓜,看著外表不怎麼好看長的也不大,但是當你把它吃到嘴裡那真是又香又田,特別的好吃。




記得我十二三歲的時候,那是農村還是集體沒有分田到戶,我記得我的隊就種了這個品種香瓜灰鼠子,每到香瓜成熟時那種香甜的味道就會不勾起我的想吃慾望,於是我就會到隊裡香瓜地邊蹭幾個吃解解饞。



現在這種原滋原味的瓜真的沒有了,現在的水果基本上都離不開農藥、化肥吃起來真的無法與以前生產對種的那種沒有一點化肥農藥的瓜好吃,口感就是不一樣。


現在真的吃不到那樣的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