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裡芬計劃》只能算及格,《曼施坦因計劃》才稱得上神作。

德國曾發動過兩次世界大戰,一戰的時候,德國本想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沒想到最終卻打成了陣地戰。二戰的時候,德國人的閃電戰卻大發神威,橫掃歐洲。之所以如此不同,關鍵就在於二戰的“曼施坦因計劃”比一戰的“施裡芬計劃”高明太多了。

《施裡芬計劃》只能算及格,《曼施坦因計劃》才稱得上神作。

德國地處歐洲十字路口,列強環繞,很容易陷入兩面受敵的不利局面。對德國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東面的俄羅斯、西面的法國與海上的老牌強國英國。所以德國參謀本部一直在研究如何應對東西兩線作戰的問題。

因為俄國廣闊的領土、落後的鐵路網和老化的戰爭動員機制使得俄國的戰爭反應速度大打折扣。德國參謀本部就想利用時間差,先打敗法國,再回過頭來收拾俄國。為此,一戰前的德國總參謀長弗雷德·馮·施裡芬帶領德國總參謀部制定了一套以入侵法國為主要目標的“施裡芬計劃”,後經小毛奇的調整,完整的“施裡芬計劃”最終成型。

《施裡芬計劃》只能算及格,《曼施坦因計劃》才稱得上神作。

普法戰爭失敗後,法國為抵禦德國進攻,在法德邊境線上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堡壘,因此”施裡芬計劃”的中心與重點,便是如何繞過法國漫長而堅固的防禦體系直插其腹地。“施裡芬計劃”把西線德軍分為左右兩翼,左翼以少數部隊於正面牽制法軍,右翼集中主力取道歐洲的中立國比利時進入法國,橫掃法國沿海後,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巴黎,繼而向東,從法軍背後包抄其主力。

“施裡芬計劃”表面上看深得奇正用兵之奧妙,以正合,以奇勝。其實毫不出人意料,戰法中規中矩,十分正統。法國人並不是傻子,誰都知道法德邊境堡壘密佈,防守森嚴,德國人的主攻方向末必會在這裡,那德國人只能從荷蘭比利時方向突破。就算法國人一開始在荷比方向防備不嚴,德國人也末必能夠深入法國,關鍵就在於一戰時,坦克還末大規模應用。步兵在機槍火炮面前相當無力,在坦克為代表的機械化部隊出現之前,防守是易於進攻的。

《施裡芬計劃》只能算及格,《曼施坦因計劃》才稱得上神作。

而且,“施裡芬計劃”遭到了小毛奇致命的改動。西線中的右翼,是德國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國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施裡芬臨終時仍一再叮囑:“仗是一定要打的,只要確保右翼強大就行。”可小毛奇非但不去加強右翼,反而減少右翼實力的三分之一,在左翼增加了八個師。這種相對均衡的兵力配置致使兩面都不討好,左右兩冀均無法取得有效突破,把好好的運動戰計劃打成了陣地消耗戰。德國就此深陷東路兩線作戰而無法自拔。

二戰時,德軍成功地突襲波蘭後準備進攻法國,並制訂了嚴密的作戰計劃———“黃色計劃”。但曼施坦因對“黃色計劃”不以為然,認為那完全是模仿“施利芬計劃”,他認為戰爭靠的是出奇制勝,而敵人對於“黃色計劃”可能已經有了充分的警覺。為此,曼施坦因想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但未被採納。

《施裡芬計劃》只能算及格,《曼施坦因計劃》才稱得上神作。

1940年1月10日,德軍總參謀部一名攜帶著“黃色計劃”的軍官因座機迷航而在比利時境內迫降,該計劃因此落入英、法之手。曼斯坦因認為“黃色方案”已經洩密,如果繼續執行,戰略突然性也就無從談起 ,因此建議改為以阿登山區為主要突擊方向。這次曼施坦因的計劃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力支持。

“黃色計劃”可以說是“施裡芬計劃”的翻版,而“曼施坦因計劃”則是在“黃色計劃”基礎上做的修改,但這一修改稱得上神來之筆,完全做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計劃把西線德軍分為四部分,A集團軍群擔任主攻,主攻方向定在出人意料的阿登山區。B集團軍群擔任右翼,在荷蘭比利時方向佯裝主攻,掩護真正主攻方向。C集團軍群擔負佯攻,於馬奇諾防線正面,牽制當面法軍。同時,德軍在萊茵河地區還部署47個師的預備隊。

《施裡芬計劃》只能算及格,《曼施坦因計劃》才稱得上神作。

1940年5月10日,德軍從荷蘭至法國全線發起攻擊,英法聯軍由於截取的“黃色計劃”以為德軍的主攻方向在荷蘭和比利時,急忙調動軍隊前往荷比方向攔截,不料德軍真正的主攻方向是在常人看來難以逾越的阿登山區。德軍坦克軍團迅速翻越阿登山區後,向英吉利海峽沿岸疾進,切入聯軍後方。德軍在圍殲了北部盟軍之後, A、B兩個集團軍群以沿海地區為目標,展開了規模宏大的鉗形攻勢,把殘餘英法聯軍推向了死亡之角——敦刻爾克。 6月22日,法國宣佈投降。部署在馬其諾防線內的50萬法國精銳部隊沒做什麼抵抗也隨之繳械投降。

若非希特勒愚蠢地命令古德里安坦克軍團停止前進,改為戈林的空軍轟炸,致使敦刻爾克的幾十萬英法聯軍逃脫,說不定英國會在德國接下來的進攻中投降也說不定。“曼施坦因計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因為其主攻方向完全出人意料。德軍在馬奇諾防線的佯攻欲蓋彌彰,使英法誤以為德軍的主攻方向在荷比,德軍又以荷比方向的佯攻掩護其真正的主攻方向阿登山區,再加上阿登山區本身的易守難攻,難以逾越,更令英法聯軍意想不到真正的攻擊會來自這裡。

《施裡芬計劃》只能算及格,《曼施坦因計劃》才稱得上神作。

戰爭是人類勇氣與智慧的終極較量,唯有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方能創造奇蹟。“曼施坦因計劃”是比“施裡芬計劃”高明,但若沒有古德里安的閃電戰,也不可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功。現在軍事科技日新月異,但戰法卻經常跟不上變革的步伐,這應該引起深刻的警惕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