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克膜-人工肺-肺移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新生路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普及了不少的醫學詞彙。

最近看到比較多的,是葉克膜

不僅抗疫英雄李文亮醫生和劉智明院長在搶救階段都用上了葉克膜,近日臺灣國標舞女王劉真因為心臟手術失敗也在用葉克膜續命等待心臟移植。


葉克膜-人工肺-肺移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新生路

臺灣國標舞女王因心臟手術使用葉克膜

最新的一條關於葉克膜的新聞是2019年2月29日肺移植專家江蘇無錫陳靜瑜教授做的世界第一例新冠肺炎雙肺移植新聞中提到專家團隊用到葉克膜對患者的心肺功能進行支持。


葉克膜-人工肺-肺移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新生路

葉克膜-人工肺-肺移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新生路

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雙肺移植

葉克膜是什麼設備?到底有什麼用呢?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是新型的體外呼吸循環支持技術,即是體外膜氧合。又稱為人工肺。該技術將血液從體內引流到體外,經人工膜肺氧合,氧合後的血液再重新經血管灌入體內,以維持氧合和 CO2 排出。為心肺休息提供條件,等待心肺恢復。

在心肺手術時ECMO能暫時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減輕心肺負擔,還能給醫療人員爭取很多時間出來。研究報道,相比於傳統體外循環,ECMO 可以顯著降低炎性反應、出血風險、監護室停留時間及住院時間等。當然,使用ECMO的同時,也可能帶來很多併發症,例如血栓、溶血、感染等等。

根據臟器保護需求不同,ECMO常見兩種模式:VV ECMO和 VA ECMO模式。

靜脈-靜脈體外膜肺 氧合 ( VV-ECMO) 主要用於呼吸衰竭的患者。如伴有或不伴有高碳酸酸血癥的呼吸衰竭患者,且循環穩定不伴肺動脈高壓。

靜脈-動脈體外膜肺 氧合 ( VA-ECMO) 主要用於循環衰竭或呼吸循環均嚴重受累 的患者。如心臟外科術前一過性橋接治療、患者等待肺移植期間出現循環不穩定,且還適 用於合併有肺動脈高壓及右心衰的患者。

葉克膜-人工肺-肺移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新生路

葉克膜原理圖示

臺灣的柯文哲醫生在TED演講中曾經這樣描述葉克膜:就是靜脈血引流出來,經過一個血液泵(人工心臟),再經過一個氧合器(人工肺臟),送回身體。這樣血液通過葉克膜就可以繞過心肺完成循環。用來暫時取代心肺功能。

ECMO設備屬於較昂貴的急救設備,價格上百萬。而開機初始用於人體的耗材一套可能價值數萬,開機後每日運行費用也是不菲,再加上需要多學科協作管理,對專業人員要求較高。所以,不可能大規模使用。

據文獻(中國體外循環雜誌 2019 年)描述,中國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數據顯示,在 2018 年,中國共有 260 家醫療 機構使用了 ECMO 技術,3923 名患者接受了 ECMO 支持。

在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全國各地多個大型三甲醫院均派出了ICU的專業團隊。很多實力強大的團隊也攜帶了ECMO設備對湖北的重症肺炎患者進行生命支持,力圖使患者度過危急時刻。但重症患者多為老年人,上了ECMO後可能很難拔管。要知道的是,ECMO是輔助治療的手段,主要用於支持治療。是幫助醫生在死神手裡搶時間等待其他治療或是轉機。最終治療原發病,還得針對疾病病因做治療。

而被陳靜瑜教授稱之為探索性手術的---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進行ECMO支持後肺移植手術是否最終成功還在觀察期,祝福這位患者能夠順利康復!如果陳靜瑜教授這次雙肺移植手術最終宣佈成功,不失為給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復又開闢了一條新路!

(部分資料源於肺移植前應用體外生命支持技術橋接治療的研究進展.羅淵等、靜脈-動脈體外膜肺氧合治療心源性休克 張勁松等))

#新冠患者肺移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