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東鐵路經滿洲里傳入哈爾濱,隨後一場大瘟疫席捲整個東北。這場大瘟疫持續了6個多月,席捲半個中國,造成了6萬多人死亡。107年前,哈爾濱城中一戰......死傷無數。但是!這一戰也在人類發展史上留下濃重一筆。人類第一次戰勝鼠疫沒被“屠城”。人類第一次總結並編寫了對抗大規模疫情的防範規程並使用至今......人類史上共爆發過三次鼠疫(有文史可查),第一次不幸者一億!第二次歐洲人口減少三分一,第三次就是1910年被成功控制的這一次,6萬餘人不幸。不幸斃於鼠疫的人全身黑紫色,所以它也叫“黑死命”......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其實早在1910年10月初,俄羅斯境內大烏拉車站附近的一處華工工棚,已有了類似的異常死亡事件。據《東三省疫事報告》記載,當時忽有7人暴死。俄人知該病可怕,遂將該棚內華工一律逐出,而且也把棚屋裡的衣服、行李全部燒燬。被逐出的華工中,有2名在10月19日來到滿洲里,正是他們引發了一場後來蔓延東三省的瘟疫。1910年的10月25日。據《東三省疫事報告書》記載,在中俄邊境小城滿洲里,兩名從俄羅斯回來的勞工在下榻的旅店內暴亡。“同院居住的房東、客人等亦染疫身亡”,幾個人的症狀相同:都是發燒、咳嗽、咳血,很快死亡,死後全身發紫。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當時的交通條件並不十分便利,但是疫情僅用了十幾天就傳到了哈爾濱,並且出現爆發勢態。1910年11月9日,哈爾濱地區突發鼠疫,首發於傅家甸(今道外區),開始還只是每天一兩例染疫之人的報道,至12月中旬每天4~10名,到了12月下旬增至數百人。由於傳染人數增加太快,專業檢疫人員無法親自檢查每一個病例,病患家庭在夜間將患者屍體拋在街上。第二天早上,警察把這些屍體收集起來,埋在亂墳崗子。臨時徵集來的護士、看護婦、消毒工和埋葬工,雖都被要求穿戴防護服和佩戴口罩,但都置若罔聞,口罩掛在脖子上而不戴,致使不少人也被傳染。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1910年12月24日傍晚,31歲的伍連德以“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的身份,踏上這塊陌生土地的,此時的哈爾濱,正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伍連德是這次對抗疫情的狙擊者和大功臣,他總結的兩個要點直到今天都被視做控制疫情的法寶。第一、隔離。第二、火葬。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伍連德,(1879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廣東臺山市人,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公共衛生學家,醫學博士,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中國檢疫、防疫事業的創始人,中華醫學會首任會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北京協和醫院的主要籌辦者,193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是華人世界的第一個諾貝爾獎候選人。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1879年3月10日,伍連德出生於馬來西亞北部的一個小島——檳榔嶼。童年時期,伍連德學習刻苦。1896年,17歲的伍連德考取了英女皇獎學金,前往英國,赴劍橋大學的意曼紐學院就讀,開啟了7年的留學生涯。伍連德求學七年,共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學士、文學學士、醫學外科學士。1903年,年僅24歲的他,就被劍橋大學授予醫學博士學位。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的華人。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哈爾濱鼠疫,是14世紀以來最大的傳染病。當時,中國醫學非常落後,俄國與日本威脅說,中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這場傳染病,他們會派專家與軍隊接管,這意味著他們要奪取東三省主權。伍連德深知這種傳染病之頑劣,但是,他毅然決定冒著生命危險臨危受命,辭別妻兒,年僅31歲的他,只帶著一個助手就抵達哈爾濱。到達哈爾濱後,他發現控制疫情的最佳時期已經錯失,需要解剖屍體化驗來確定這種流行病。然而,當時解剖屍體是絕對不會被中國人允許的,他只能頂著巨大壓力秘密進行屍體解剖,最後確定這場流行病正是鼠疫。伍連德發現這種疾病會通過飛沫傳播,他大膽推斷,這應該是肺鼠疫,比普通鼠疫兇險百倍。他認為肺鼠疫在滿洲並非新病。它在西伯利亞、蒙古和滿洲偶有發生。俄國醫生曾經有過肺鼠疫流行的確切證據。伍連德派出的中國醫療隊到滿洲里的調查表明,肺鼠疫的疫源來自旱獺。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在當時的醫學界,以日本細菌學家北里柴三郎為首的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鼠疫是由鼠傳染給人的,對抗鼠疫的方法也非常簡單:滅鼠。伍連德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是可以通過人和人之間傳播。他仔細地調查研究,發現此次烈性呼吸性傳染病病源來自於一種草原上的旱獺,捕殺旱獺的獵人和皮貨商是第一批感染者,最初感染死亡率幾近百分之百。並立即組織力量,採取果斷隔離措施,滅殺病源。分設了“疑似病院”和已罹患者病院,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肺鼠疫”的概念。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1911年,抗擊鼠疫時,在傅家甸內成立的濱江防疫疑似病院。

伍連德的方法:病人送往鼠疫醫院,接觸者被隔離,所有人佩戴加厚的口罩(後來被稱為“伍連德口罩”),為了防止飛沫傳染,伍連德設計了一種極其簡單的雙層紗布囊口罩,即用兩層紗布,內置一塊吸水藥棉,戴上它就可以隔離病患,成本費僅需當時國幣2分半錢。至今,醫務人員仍在使用這種口罩,並稱之“伍氏口罩”。老百姓們都紛紛戴上了口罩,死亡率大大地降低。調動軍隊封城,切斷交通,以及焚燒屍體。整個防疫局勢被扭轉了。據史料記載,為了更好的隔離,伍連德還向中東鐵路公司借了120節車廂作為隔離用,僅道外八區60節車廂分成不同種類的人,如果一週之內體溫正常,就解除隔離。據當時史料記載,鼠疫之所以後來向南傳播,主要是哈爾濱流動人口太多,一些人回關裡,把瘟疫帶到關裡。清朝派軍隊在山海關,阻止入關的人。1911年1月21日,關內外的鐵路交通全部停駛。這些防治措施起到了防治作用。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嚴格刻板的規矩雖然複雜,但運行良好。”伍連德寫道。他的方法開始實行一個月內,哈爾濱的鼠疫死者累計達到3431人,最嚴峻的一天死亡183人。一個月後,到了1911年3月1日,死亡人數下降為零。令人聞之色變的鼠疫,他僅僅用了67天,就控制住了!可以這樣說,沒有伍連德,這場鼠疫奪走的中國百姓生命絕對會是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哈爾濱鼠疫之後,伍連德又轉戰長春、瀋陽等地,經過努力,到4月底,東北三省各地的鼠疫被全部消滅。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行動。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1911年,哈爾濱停業的客棧、學校等被用來當作防疫的辦公室、消毒室和病房。

大疫之後,伍連德曾兩次收到邀請出任國家衛生系統最高領導,他都以哈爾濱防疫總處工作嚴峻為由拒絕了。伍連德以病理性研究為依據判斷此次鼠疫還將復發,從1911年開始,他創建了一系列防疫機構,親任總醫官,帶領中國第一代防疫人駐守哈爾濱二十餘年,其間有準備地成功抗擊了1919年的霍亂和1920年的肺鼠疫再次流行,併為東北留下了第一所現代醫學學校。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1926年,遠東又開始流行霍亂,也是在伍連德的主持下,這場霍亂中方醫院死亡率為17%,而俄方兩個醫院分別為35%和65%。可見,伍連德對霍亂的抗擊非常有效。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他誓死拒絕與日本人合作參與對中國的細菌戰,從哈爾濱赴大連途中,被日軍誣為間諜拘留並關入地牢。在被日本人關押3天后,經國際友人英國駐瀋陽總領事伊思特斯營救後脫險。

1932年,正值“一·二八”事變,上海霍亂流行。伍連德考察後認為上海防疫規模與這座城市的人口與經濟很不相稱,他促使各方出資,在上海設立了中央防止霍亂臨時事務所。霍亂很快擴散,全國幾乎所有省都出現病例,近10萬人發病。伍連德追究霍亂根源,標本齊治、防患於未然。他不僅治病救人,為上百萬人接種疫苗,還要求相關領導從源頭上提供清潔飲水。在他的指揮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控制在7.4%,而英法租界中的外國人病死率為30%。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在上海主持防疫工作的他,位於上海的家被日軍炸燬了,至愛的妻子也離世。伍連德被迫離開中國,回到了馬來西亞的檳城。1960年1月21日,在馬來西亞的檳榔嶼鄒新慶律39號,這位偉大的醫生因心臟病而離世了,享年82歲。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在伍連德的防疫工作中,無不體現出他嚴謹的科學精神、無私奉獻的愛國精神以及他的高瞻遠矚與遠見卓識。1926年,哈爾濱第2次鼠疫被平息後,伍連德著的《肺鼠疫論述》才出版發行。這部肺鼠疫學著作,是鼠疫防治理論的里程碑著作。也是因為在肺鼠疫防治方面的出色工作,他於1935年成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伍連德說,其實在20世紀10年代就想寫這個論著,但是他深知肺鼠疫應該再反覆考證、慎重結論,所以,將撰寫《肺鼠疫論述》想法一直壓抑。這本著作不但體現出伍連德治學的嚴謹,也促進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交流。為了將中國醫學介紹給國外,他與中國醫史學會會長王吉民合撰了英文版的《中國醫史》,擴大了中國醫學的影響。此外,他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學術會議,對20多個國家進行醫學方面的考察,不僅宣傳科學防疫思想,還發表科學進步、社會改革等先進觀點。他為中國與世界的溝通搭橋建路!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1910年末,東北肺鼠疫大流行,伍連德受任全權總醫官,深入疫區領導防治。1911年,他主持召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議。在他竭力提倡和推動下,中國收回了海港檢疫的主權。1918年,創建北京中央醫院(今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分院)並首任院長;1922年,在瀋陽創建東北陸軍總醫院(現中國人民解放軍202醫院),該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大型軍醫院;1926年,創辦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哈爾濱醫科大學前身),並任第一任校長。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伍連德博士拍攝並珍藏的北京協和醫院建成時的圖片

伍連德在1959年出版的自傳《鼠疫鬥士》一書序言中寫道:

"我曾將大半生奉獻給古老的中國,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建立,直到國民黨統治崩潰,往事在我腦海裡記憶猶新。新中國政府的成立,使這個偉大的國家永遠幸福繁榮……"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瘟疫:第一次沒有屠城就戰勝疫情的狙擊者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