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轟炸東京,有多少活著回去的飛行員?

雅蠛蝶51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挑起太平洋戰爭後,美國海軍進行了極富想象力的報復舉動,即派出16架經過改裝的B-25轟炸機,由杜裡特中校率領,用“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裝運,在儘可能抵近日本本土的位置起飛,於1942年4月18日對日本東京實施了轟炸。

(搭載在“大黃蜂”上的B-25轟炸機)

因為轟炸機所攜帶的油量有限,且不可能在航空母艦上著艦降落,當初計劃在轟炸完東京之後,所有飛機飛往中國浙江衢州機場著陸,但由於“大黃蜂”號編隊在航進過程中提前被日方發現,所有轟炸機提前起飛,油料不足支撐,另外美軍向中國通告時沒有考慮到時差的問題,預告中方接應的日期為4月19日,實際上轟炸機編隊抵達衢州上空時為4月18日,因而又沒有得到地面導引支援,最終大部分飛機墜毀,人員跳傘著陸。

(1942年4月18日,杜裡特航空隊從“大黃蜂”號起飛轟炸東京)

(1942年5月1日,“空軍之母”、國民政府航委會秘書長宋美齡在重慶向脫險的美方人員授予雲麾勳章)

總計杜裡特轟炸隊共16架B-25轟炸機,其中15個機組迫降在中國浙江、江西等地日佔區,1個機組迫降在蘇聯。所有80名成員中,3人在迫降跳傘時犧牲(1人摔落懸崖,2人溺亡),8人被日軍俘虜(其中3人被日軍槍斃處死,1人在獄中餓死,4人生存到戰爭勝利),其餘降落在中國的生還人員被中國軍民救援,送往大後方重慶,降落在蘇聯的機組後被蘇聯移交美方。


海研會


毫無疑問,美國轟炸東京是一場單程機票,有去無回。

但是當時的美國軍方也給這批勇士指出一條生路,那就是執行完任務之後,直接飛到中國,在中國降落!

但是他們面臨的困難遠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因為被日本人發現,他們提前起飛,飛到浙江後天氣惡劣等一系列不利因素,轟炸東京確實是成功了,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的。



杜立特空襲一共出動16架改裝後的B-25轟炸機,每架轟炸機上共有5名機組人員80人。這些飛機除了有一飛到了蘇聯,其他的人都成功的飛到了中國,80名機組人員中有3人在迫降跳傘時犧牲,只有8人在降落後被日軍俘虜,其中3人被日軍處決,1人在監禁中病逝,其餘4人活到了戰爭結束。這是他們犧牲了的人數。


其餘70名機組人員中,被蘇聯扣押的5人輾轉伊朗回到美國,其他人中留在中緬印戰場執行任務的有28人,其中5人在隨後幾年的戰爭中犧牲。大多數人都在行動後回到了美國,其中19人轉到北非戰場參戰,9人轉到歐洲戰場參戰,最終活到二戰結束的共有61人。

所以說這一次的行動其實美國並沒有損失多少人。


是阿維啊




這是一個一直在當時國民黨國防檔案中保存的機密,珍珠港事件的以後,美國的二戰總指揮艾森豪威爾秘密會見了蔣介石,進行了四個小時的長談。蔣介石回國後,挑選了十七名剛從英國培訓歸來的飛行員去了美國,在美國進行了三個月的強化訓練。



轟炸日本的計劃,對當時的美國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轟炸機從航母起飛,就失去了秘密轟炸的效果,日本也會不顧一切地在海上空中抵抗轟炸日本的行動。美國決定啟用中國107機場,對日本實施最後的轟炸。

在這裡,要提到當時的中國飛行員李雲翔,李雲翔乃李雲龍的哥哥,留學德國慕尼黑軍事學院,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在德國的畢業飛行考核中,以第一名的身份被德國空軍柏林一師錄用為第一大隊隊長,李雲翔一心報效祖國,拒絕了德國的留用,德國並沒有讓李雲翔回國,願意用30輛坦克和500挺重機槍換李雲翔留在德國。



深得蔣介石信任的戴笠,反覆向蔣介石說明中國需要這樣的空軍人才,軍事裝備可以發展,人才難得。蔣介石採納了戴笠的見議,在戴笠的運作下,通過各方努力,李雲翔回到了祖國。


1945年7月16日,美國提前派到中國42名機組人員,兩個星期後,18架 B —29轟炸機秘密飛向中國107機場,8月4日晚,日本特戰隊對107機場進行了瘋狂進攻,中國軍隊不惜一切代價,與日本116師團進行了九個小時激戰,有四名美國飛行員負傷,飛行編隊隊長豪迪負傷,豪迪正是負責投扔原子彈的飛行員,而投擲原子彈對飛行技術,投彈時間都有嚴格要求,不是一般飛行員可以勝任的。

面對8月六號的廣島轟炸計劃,美國已經沒有時間調整飛行員,他們想到了李雲翔,只有李雲翔的飛行技術可以擔當投扔原子彈的要求。為了世界的和平,李雲翔接受了任務。其實在美國的計劃裡,根據原子彈的爆炸氣流,也無法排處機毀人亡的後果。



李雲翔在美國飛行員的伴飛下,利劍般飛向日本廣島,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把日本軍國主義送上了不歸路。李雲翔用他出色的飛行技術,順利完成任務,安全返航。在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在對日本的轟炸中,被擊落戰機137架,飛行員和機組人員遇難492人,其中被俘16人,被救32人。


白這個顏色


參加戰鬥的80名飛行員中,共有73人活著到達安全區域。他們中,最長壽的,一直活到了2015年。其餘犧牲的飛行員中,1人死於戰鬥,2人跳傘後落入海水中死亡。8名被日軍俘虜的飛行員中,3人被日軍處死,1人關押期間病死。

按照最初的設想,戰鬥結束之後,飛機將飛往最近的海參崴,但是這一計劃被蘇聯拒絕。因為蘇聯和日本簽署了中立協議,而且此時蘇聯的兵力,全都部署在對德作戰的前線。蘇聯擔心得罪日本後,領土會受到日本的攻擊。

中國政府同意開放5個浙江的機場,讓美國飛機停留加油後,再飛到陪都重慶。為此次轟炸行動,美軍出動了“大黃蜂號”和“企業號”兩艘航空母艦、3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執行轟炸任務的是16架B-25B米切爾中型轟炸機,沒有戰鬥護航。

1942年4月18日晨7時許,戰鬥部隊在離日本650海里處,被日本哨艇發現。哨艇雖被美國軍艦擊沉,但警報已經發出。因此,轟炸行動不得不比計劃提前10小時。轟炸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時,距日本還有170海里,比計劃的戰鬥飛行距離,也遠了許多。

美軍飛機於當地時間中午時分到達日本上空,轟炸了東京、橫濱、橫須賀、名古屋、神戶等地的軍事和工業設施。雖然遭遇防空火炮,但是沒有一架戰鬥機被擊落,只有一架輕度受傷。戰鬥結束後,飛行部隊按計劃飛往中國。

但是其中一架飛機,由於油料幾乎耗盡,不得已在海參崴著陸。5名飛行員,被蘇聯人羈押了1年多。然後,他們被送到距離伊朗邊境32公里的土庫曼斯坦小城。在克格勃的幫助下,他們從這裡“逃”到伊朗,進入英國領事館。當時,伊朗在蘇聯人的控制之下。

另外15架飛機,全部飛抵中國。但是由於此時天已黑盡,燃油不夠,加上天氣不好,一架飛機撞上山崖,一架掉入海里,其餘13架在不同地方迫降。成功跳傘的飛行員們,得到了中國軍隊和平民的大力幫助,替他們治傷,然後把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

為防止華東各省再次成為美軍襲擊日本的基地,同時也為了尋捕美軍飛行員,日本軍隊在我國沿海一帶發動了“大鬚鯨行動”。這一地區的所有機場被摧毀,發現美國飛行員蹤跡、物品的農舍和村莊被燒光,1萬名平民被殺害。

73名活著抵達重慶或其他安全地區的飛行員,28人傷好後留在中國,參加了後來的滇緬戰役,8人在戰鬥中犧牲。其他的回美國休整之後,轉往歐洲戰場。他們之中,有10人沒能看到戰爭的最後勝利。4個被日軍俘虜的飛行員,於 1945年8月被美軍接回。


世界真的很大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杜立特空襲發生在1942年4月18日。

這是一次報復性的空襲,目的是振奮美國的軍民士氣。

然而,因美國的基地距離日本太遠,16架B-25轟炸機必須從航母大黃蜂號起飛。

而大黃蜂號必須冒險突入日本的防禦圈,一旦飛機起飛後它就得立即返航,不然就很容易被日本戰機擊沉。

那麼,這些飛機只有一個辦法可以倖存,就是轉而降落在中國浙江的衢州、玉山、麗水等機場。

然而,這次空襲出現一連串倒黴的以外。

美軍計劃是大黃蜂號逼近距離日本450海里,才讓飛機起飛。

結果,航母戰鬥群以外在距離650海里的地方遭遇了1艘日本漁船“日東丸”。

這不是普遍的漁船,都攜帶無線電裝置,是日本海上預警體系的一部分,周邊海域有50艘類似的漁船。

雖然這艘日本漁船被美軍迅速擊沉,但無法確認他是否已經告知日本軍部。

所以,美軍飛機被迫提前了200海里起飛,這是毀滅性的打擊。

結果,雖然飛機成功轟炸了日本的大城市,而且沒有一架被日本戰機擊落,卻仍然倒了大黴。

本來提前200海里起飛,燃料是不足以飛到浙江的,應該在距離還有100多公里就要墜毀了。

好在他們運氣很好當時恰好遇到順風,導致飛機勉強飛到預定地點。

然而,當時美國為了保密,直到飛機完成轟炸以後才告訴中國方面。

而中國指揮系統比較混亂,機場設備也非常落後,夜晚根本是無法飛行和導航的。

現在突然接到命令,中國浙江、湖南等地機場根本來不及準備。

結果這些飛機幾乎全部在黑暗中迫降,一些飛行員直接跳傘。

16架B-25,有1架因出現機械故障,中途轉向飛往蘇聯的海參崴。當時蘇聯已經同日本簽訂《日蘇中立條約》,只得將飛機和機組扣押,直到1943年才從伊朗邊境偷偷釋放,讓他們回國。

其他15架飛機,有13架迫降在浙江、江蘇、江西和湖南等地,都被中國軍民找到,除了3人迫降時死亡以外,其餘69人都被中國人救下,送回美國。

領頭的杜立特將軍跳傘落在浙江臨安縣水田上,被農民救起。這裡是日戰區,後靠當地國軍游擊隊笠的忠義救國軍掩護下,輾轉抵達時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營地,再護送到重慶。

不過,有人就沒有這麼走運了。

有2架轟炸機迫降在日本佔領區,8名機組成員被當地駐軍全部俘虜。

其中3人被日本直接判處死刑槍決,其餘5人被判處終身監禁,1人在監獄中被折磨致死,剩下4人艱難活到日本投降,全身只剩下一把骨頭。

戰後,1946年2月,在上海的戰犯審判中,四名日軍指揮官被控虐待參加東京空襲的八名戰俘,四名日本軍官因虐待戰俘的罪名成立而被判刑,其中三名被判五年的勞改,一名則被判監禁九年。

杜立特空襲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由於日軍大感丟了面子,認為美軍之所以敢於轟炸日本是可以在浙江機場降落。

隨後,日本發動了浙贛會戰,大規模掃蕩浙江和江西國軍控制區。

隨後的浙贛會戰中,國軍傷亡7萬多人,無辜平民遭到大規模屠殺,共有25萬人遇難。


薩沙


美軍對東京的轟炸一共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的轟炸行動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個階段的轟炸是1942年對東京的報復性轟炸,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1942年1月,羅斯福向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下達了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的命令,美國海軍總司令歐內斯特·約瑟夫·金 和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叫尼米茲 將軍制定了一個詳細的對日轟炸的計劃,決定把轟炸地點選擇在日本首都東京。

之所以選擇對東京進行轟炸,是為了提振當時美軍的士氣,同時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軍隊在日本本土上發動過攻擊。美國的這次行動,雖然是轟炸,但本質上是一場“政治戰”。

1942年4月,經過一系列緊張而細緻的準備,美國開始實施對東京的轟炸。


執行轟炸任務的是美國飛行員杜立特中校和他的戰友。4月18日,杜立特和他的戰友駕駛16架B-25米切爾型轟炸機,原計劃從距東京880公里的時候從航空母艦甲板上起飛,執行任務後降落在中國,卻因為日軍在太平洋擴大警戒線,臨時改變計劃提前300公里起飛。

此舉讓執行任務的飛機陷入了被動,因為B25轟炸機載油量小,本來油量就非常緊張。提前起飛讓 執行轟炸任務的16架飛機中一架轟炸機在半路就耗盡燃油,迫降在海參崴。

而由於情報溝通失誤,在美軍開始轟炸後,中國方面還沒有做好迎接的準備,當美軍飛機到達中國後由於濃霧,飛行員根本找不到機場。剩下的15架飛機分別在中國江浙和安徽等地迫降,飛行員全部跳傘,一些人落在了淪陷區。

75名飛行員中一人被日軍殺害,六名飛行員被日軍俘虜,兩名飛行員降落時遇難,四名飛行員降落在新四軍控制區被送到重慶,其他飛行員降落在國民黨統治區被中國軍民救助,後返回美國。


這次執行轟炸任務的飛機由於航程和飛機性能的限制,對日本的轟炸更多的是象徵性的。 雖然沒有造成很好的打擊效果,但卻告訴了日本人民——這場由你們挑起的戰爭,你們不要想讓自己置身事外!

第二次東京轟炸,才是真正致命的決定性轟炸

不久,美國的空中戰神B—29轟炸機問世,並開始在部隊服役。B-29轟炸機時速能達到500公里以上,飛行高度達到1萬米以上,一次加油能飛行6400公里,作戰半徑達到2400公里,一次可以攜帶9噸炸彈。

這種轟炸機的性能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德國和日本的戰鬥機難以望其項背。高射炮射程不足,戰鬥機速度不夠,根本無法有效攔截。

看到這種飛機,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將軍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美國終於可以對日本進行有恃無恐的轟炸,那種擔心轟炸後不能安全返航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1944年6月,47架B-29從成都起飛,轟炸目標是日本九州的八幡鋼鐵廠。雖然這次攻擊目標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但這47架全部順利完成轟炸任務,安全返航。

1944年的11月24日,急不可耐的美軍飛行員終於接到對東京打擊命令,他們駕駛88架轟炸機帶著對日本法西斯的仇恨對東京的目標進行了狠狠打擊。為了造成震懾效果,他們選擇在白天進行轟炸,但同時為了躲避日軍防空火力,飛機只在在1萬米高空投彈,命中率只有10%,參與這次行動的飛機全部安全返航,只有一架飛機受了輕傷。

當時美軍在太平洋附近還沒有等軍事基地,從中國大陸起飛的飛機又面臨補給問題,起飛的B-29必須減少載彈量以保證燃油,所以B-29從中國發動的轟炸,對日本的打擊效果有限。

直到美軍攻佔了接近日本的馬里亞納群島後,美軍第20航空隊被編制到了到第21轟炸師,開始籌備對日本本土的大規模轟炸。


美軍在歐洲曾使用白天精確轟炸戰術,但因日本屬於島國,高空雲彩厚,投彈能見度低。準確率低,不適合精確轟炸戰術,最終美軍選擇了在夜間使用燃燒彈進行地毯式轟炸。

美軍轟炸機採取了在1萬米以上的高度對日本大城市的目標進行轟炸。由於日本多森林,房屋多是木質結構,美軍的燃燒彈轟炸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軍的燃燒彈轟炸行動自1945年2月23日全面展開,持續兩天。當天晚上174架B-29轟炸機從美國太平洋馬里亞納的軍事基地起飛,不久便到達東京上空,在東京投下大量凝固汽油燃燒彈,將東京方圓2.5平方公里的一切物體化為灰燼。


第二波轟炸在在3月9日至10日展開,美軍派出的轟炸機數量上次多了一倍,每架飛機攜帶八噸左右的燃燒彈,從馬里亞納群島出發,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彈對東京進行長達兩小時的持續轟炸。第二次轟炸焚燬的面積超過40平方公里,東京四分之一的面積變成一片廢墟。

超過2千噸燃燒彈產生的高溫,讓燃燒區域內包括建築物在內的物體燃起了熊熊大火,近17萬棟建築物被燒燬,8萬多人死於大火,10萬人燒成重傷。100多萬人無家可歸。轟炸計劃中的22個既定目標全部摧毀。此次行動三百多架轟炸機裡僅有9架轟炸機敵人被擊落,5架受傷後在迫降在海面。42架受傷後和其它飛機安全返回。

美軍大轟炸後,東京的日本當局僅僅是大火之後的清理工作就進行了將近一個月。

(遭到轟炸後的東京)

隨後美軍出動數百架轟炸機分別在3月12日、13日和16日對日本名古屋、大阪和神戶幾個城市分別進行了大轟炸。 5月26日470架B29轟炸機再次轟炸東京,造成7400多人死傷,20多萬間房屋被燒燬。

接連不斷的轟炸讓東京一半的地區被焚燬,市內經濟陷入癱瘓。對日本全國產生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徹底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有的朋友好奇——美國人擁有原子彈後,為什麼沒有扔到東京,而是扔在了廣島和長崎呢?原因就在這,因為東京當時已經是一片廢墟,沒有轟炸的價值了。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滔天的火焰讓日本人清醒了過來,日本內閣開始把投降問題擺到桌面上。

關於美軍飛行員的傷亡,早期的轟炸中75名飛行員有3人犧牲,還有1名被俘後不幸死亡,有71飛行員名生還。此後對東京的幾次轟炸,由於是高空飛行,(後來的轟炸中,日軍已經失去了防空能力。)前後有9架飛機墜毀,百名飛行員喪生,其餘都安然無恙。


小約翰


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全國上下陷入一片歡騰,彷彿美國的覆滅就在今天,於是美國人為了對日震懾,警告日本人同時提高己方士氣,由杜立特起頭,謀劃了空襲東京的計劃,該計劃決定由航母攜帶b25中型轟炸機對日本進行空襲,那麼這些英雄飛行員到底有多少成功生還回國呢?答案是73人,其中有64人是獲得我國軍民救助後生還回國的。

這次行動是非常大膽的,因為突襲東京的小艦隊是孤立無援的,飛機也是原本的陸基轟炸機,甚至可能無法正常起飛。在離原定的起飛位置還有一段距離的位置,美軍艦隊發現了一艘日方艦艇,雖然美軍很快就將它送進了海底,但是無線電還是收到了日艦發出的警報,於是杜立特決定飛機全部提前起飛,起飛很順利,空襲過程中也沒有收到抵抗,飛機沒有一架損毀,日方的追擊也沒有追上他們,但是逃離之後真正的麻煩就來了,由於提前起飛,飛機都出現了油料不足的情況,原本可能需要迫降海面,但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風向改變了,於是大部分飛機得以飛抵中國沿海地區,其中有一架迷航飛到了海參崴被蘇方扣押戰後才回國,其他的都抵達了中國,其中8人被日軍俘獲,有四人成功生還至戰後。而剩餘的64人則被中國軍民成功營救幾經輾轉終於回國。

所以一共是有73名轟炸了東京的英雄飛行員成功返回美國。


諸葛小徹


這一批人裡面其中16架b25轟炸機,每一架轟炸機上面攜帶五名機組人員,包括杜立特在內,一共有80個人,其中三個人在戰場上面由於飛機出事情,所以直接死了,八個人被日本方面抓住,其中三個人直接判以絞刑,另外一個人是餓死在了監獄裡面,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四名美軍飛行員得以從日本的戰俘營裡面脫困,本次任務總共存活73人,包括活動發起人杜立特。

說起來這一次轟炸任務其實是帶有某種傳奇性的色彩,因為他的傳奇性,所以造就了這一次轟炸任務,在最後結尾的時候,看似有一些不完美,就是有幾名飛行員出的事情和幾名飛行員被俘虜了。

當時,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以後,就認為美國人的脾氣肯定會找你算賬,肯定會用一種漂亮的手法扇你一巴掌,所以他讓自己的部隊,也就是日本的聯合艦隊將航空識別圈給拉到幾百公里。

當時杜利特的設想就是距離日本本土大概500多公里的樣子,之後再起飛,在日本轟炸完畢以後,直接到中國的機場進行降落,但是在半路上大約距離日本本土900km左右遇到了日本的警戒捎,結果飛機只能夠提前起飛,這造成很多飛機都沒有辦法夠得到中國的機場,很多的美國飛機都是選擇在浙江地區,也就是敵我雙方力量交錯的這一段區域進行降落,這就造成了後來有八名飛行員被日本軍隊給俘虜了。

在這其中有一架飛機是因為在轟炸日本東京的時候遭到了防空火力的射擊,他的飛機的燃料箱出現了問題,(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只能夠選擇去西伯利亞緊急降落,並且五名飛行員機組遭到了前蘇聯方面將近13個月的囚禁。

至於說這三名被殺死的美軍飛行員,日本方面認為這些飛行員偷襲日本東京犯了戰爭罪,所以應該被處決。

至於說剩下來的美軍飛行員,除了降落時失誤,死去的三人,其餘的美軍飛行員都收到了我抗日軍民的解救。


漩渦鳴人yy


由於美軍未能料到日本人會來這麼一手,美國太平洋艦隊瞬間陷入了癱瘓狀態,美國百姓在可能捲入戰爭的恐懼下惶恐不安,他們對美國軍方失望了,擔心它不能保護自己。為了能夠喚醒老百姓對政府以及美國軍方的信心,也為了打壓一下日本政府的囂張氣焰,此時此刻的美軍急需一個象徵性的“勝利”,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41年12月21日的參謀總長聯席會議上強調:務必以最快的速度對日本進行報復打擊。這個報復性軍事行動在經過軍方各界的積極協調,海軍參謀次長弗蘭西斯·羅爾上校提出的空襲東京計劃,最後被所有人接受認可,位置定到東京就是東京作為日本最發達人口最多的城市,可以讓所有的人都感受到美軍的強大實力,壓一壓對方的氣焰。因這次負責執行任務的領隊將領,就是是美國王牌飛行員詹姆斯·哈羅德·杜立特,歷史上上也將空襲計劃稱為“杜立特空襲”。



這次報復性行動一共分為兩次實施,第一次是在1942年4月2日,由80名美軍飛行員駕駛著16架中型轟炸機B-25在杜立特上校的指揮下從距離日本五百公里海域的航空母艦上起飛突襲東京。但是這次除了對日本國民在精神上造成一點打擊以外對東京城市所造成的實際影響微乎其微。原因就是當時載著B-25戰鬥機的航空母艦因為日本海軍擴大了警戒線而距離預訂起飛地點還有三百公里的距離就起飛前往東京了,後果就是可攜帶燃料有限。轟炸完東京後沒有足夠的時間用來返程,有不少戰機並沒有發揮出真正的實力就掉頭返航,因為是突襲所以等日本軍隊反應過來準備還擊的時候美軍飛機已經貼著海平面飛走,沒有一架飛機被擊落。只是在返程過程中因為燃料不夠被迫棄機跳傘或迫降,包括杜立特在內的80人中有1人在跳傘中犧牲,2人失蹤,8人被俘虜中有3人被殺,1人病死獄中,4人生還,,剩下的64人在中國被營救返回美國。因此整個空襲行動有73人生還返回。



第二次行動為1944年,日本海軍和空軍在太平洋上被美國連續的打擊下節節敗退,1944年下半年,美軍攻佔馬里亞納群島後在島嶼上修建了可供當時剛服役的世界最先進的大型轟炸機B-29的機場,進駐關島的美軍第21轟炸隊司令李梅將軍決定使用334架B29重型轟炸機攜帶燃燒彈趁著夜色襲擊東京,在1945年3月9日發起了進攻,334架重型戰機載著三千多名戰士出發前往東京,當時日本已在亞洲戰場盡顯頹勢,東京的防備很孱弱,所以美軍這次突襲相當成功,東京四分之一的市區化為灰燼,27萬棟樓房被燒,八萬人被燒死,十萬人被燒傷。而美軍僅僅付出了九架飛機被擊落的代價。


大老二爺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美軍空軍在二戰歷史上有很多次空襲過日本東京,比如,1942年的4月18號杜立特中校的b25轟炸機襲擊東京和1944年6月15日到1945年3月美軍使用b29轟炸機從印度加爾各答和四處成都起飛轟炸日本。以1944年11月17日美軍b29轟炸機從塞班島起飛轟炸東京,隨後又在1945年3月9日到19日轟炸東京(燃燒彈)最後一次是長崎廣島,不過並不是東京。

其實總的來說基本傷亡率並不是很高,基本只要是出任務的都回來了,當然肯定有傷亡率畢竟這是戰爭,咱們就來看一看,比較著名的杜蘭特空襲,期間過程十分精彩刺激。總的來說當時背景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美軍為了報復日本的軍事行動,策劃空襲東京。在此次軍事行動中有多少美軍活著回來呢?答案是73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們救的。

杜蘭特計劃是以中國為跳板向東京進行轟炸,為什麼不從美國本土直接起飛呢?當時科技還比較欠缺,沒有直接跨洋作戰的轟炸機所以必須要臨時補充,美軍選擇了中國。可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計劃在進行中出現的意外,1942年4月企業號航母和大黃蜂號航母艦隊行進在距日本大約650海里的時候,被日本巡邏船發現。轟炸機編隊無奈只能提前出發,面對著敵人防空炮和敵機的威脅,況且又沒有足夠的油量的情況下,只能硬著頭皮完成任務。隨後完成任務之後由於油料的缺失,很多飛機只能迫降在蘇聯和中國非淪陷區,這些美國飛行員得到中國老百姓的熱情款待和幫助,同時也遭到了日軍的報復。所以經過一系列的操作美軍,美軍飛行員一共有73名飛行員被救並返回美國。


而且美軍轟炸東京不止這一次,在總體上芒中,就光美軍轟炸日本居民就有50萬人以上,可見戰爭的殘酷,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對他國的侵略戰爭,同時也是對自己人民一杯毒酒,而且是不得不嚥下的毒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