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賣掉北上廣1000萬房產,回貴陽、南寧、重慶的年輕人,如今都過得怎麼樣了?

變有錢幹啥都行


1000萬…前幾年在南寧5~7千級別的時候,以10%的比例首付買房產(均價6000算),可以買差不多10000平方(留400萬週轉)。現在房產已經上升到8000~12000了,打個折平均也有9000了,也就是每平方漲了3000。賣出可賺3000萬…不賣的話,按住宅月租金25每平方,寫字樓50每平方,商鋪100每平方的價格,平均40每平方來計算。每月收入40萬…每月還利息28萬,還有12萬的收入…不用幹活的收入哦…


metoogo


朋友賣掉北京的房子是在2015年,然後是16年初來到貴陽的定下來的,我以為他是抱著自己的夢想來的,當然他也是去過大城市的人,去過大城市的人都有什麼特點呢?那就是有錢就先買房!然後他就在觀山湖的某一個樓盤買了一個138平米的房子(為了廣告新嫌疑,我不提這個樓盤),當時是7000買的,那個時候在觀山湖這個房價還是算是比較好的樓盤,現在那個樓盤12000多一平,也算是賺了一下。

剩下的錢他做了自己的事業,在貴陽做藥材生意和酒的生意(具體的我也不知道,這種商業機密),做得還不錯,現在也算是一箇中產階級,買了自己的保時捷。

下面是我們閒聊的時候他說的感受:在北京工作那麼久按揭買房,首付一百多萬 ,為了一個北京戶口,在那邊過著很慘的生活,大城市可以鍛鍊一個人,同時也可以毀掉一個人,在北京沒有資源,沒有人脈,生活很艱辛,很多北漂的青年,就是一輩子在那邊打工, 什麼都沒有做到,我們這一行也不是搞藝術,不可能突然就爆紅的。那邊的階級分化很嚴重,想融入他們的圈子很難。有時候還是比較傷志氣的。

貴州不一樣,貴陽正處於一個開放的時代,很多機會和很多未開發的領域,都很適合有想法敢衝的年輕人,有資本肯定是要好走一些,沒有資本和資源,積累起來也比北上廣那些大城市好很多,那邊是學東西的地方,貴陽是很適合創業的地方。那邊很多東西已經飽和,這邊很多東西在興起。一個城市都在發展了,你一個人的發展也是相依相存的。


獨好


我就是個真實的例子,2018年5月我全家從上海搬回老家,搬回的原因很簡單,首先父母老了不喜歡長期在上海居住,其次沒有上海戶口(上海工作12年,一直在創業公司打拼,社保按照最低限繳納,並且有中斷)小孩只能上較差的小學。

老家是西北三線小城市,生活節奏很慢,但是因為不是省會城市,朋友同學大多不在這裡,人脈關係很差。自己有一些投資,年收入有200萬左右,目前也未考慮上班就業,小城市也很難就業。

三套房子,上海的房子目前空關,後續可能會考慮出售。老家兩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給父母住,房子配套學校都是最好的。兩輛車。

小城市的好處就是安逸,但是配套的服務較為一般,另外空氣質量太差。物價相對自己做飯來說,上海老家相差不大。唯一節省的就是加油高速路費,以前在上海每月的高速加油停車費在4000左右,回家1000不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回來與否在於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北上廣有北上廣的好處,同樣二三線城市有二三線城市的好處,只要覺得適合自己就可以了。


花哥哥177399960


我身邊還沒有在北上廣1000萬房產的朋友,但是我朋友(女生)剛從北京回重慶工作,她的經歷可以給大家借鑑一下。

我們一起從一所並不出名的醫科大學畢業,畢業後因為留不到主城區,區縣她又不願意去,一氣之下就去了北京進入了一所北京還算好的醫院。當然並不是說北京就比重慶好找工作,只是北京機會更多。

她在北京工作了兩年,月薪大概2W左右,醫院提供住宿和吃飯,基本除了自己的私人花銷,醫院都有提供。但是就算這樣,兩年後她還是回來了,當月在重慶一個比較遠一點的樓盤首付一套110平的房子。我問她為什麼要回來,她回了我一句:壓力太大。一個女生在北京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拿著月薪2W還是逃離了北上廣。她說:在北京一個月掙2W,如果找到一個差不多的男朋友,工作20年才能在北京的遠郊首付房子,生活沒有品質,更談不上幸福。

現在,她在重慶一家醫院工作,月薪剛剛一萬,現在除了房貸壓力大一點,在她身上看不見後悔的影子!


原來就是你40火


過的很好!我老表就是,人家賣掉了上海寶山區的機械廠,在機械最火的09年,我們還在拼命賺錢的時候人家回到了鄭州,拿著幾千萬的鉅款買了8000多一平的門面,還在我們老家買了一排門面房,正對著王廣亞辦的財經大學,一年收租金就幾百萬,一家都是百萬豪車開著,天天就是玩,要說生意做得再好也抵不住人家活錢多!以前他買的門面80多萬一間,現在你出500萬人家也不賣,一年光一間鋪子租金就30多萬!看看我深圳的同學還在還房貸,過的那叫一個寒酸


老五1240661


有個同學,大學畢業12.3年了,當時剛考上北京的大學的時候家裡給他買了個2環的面積不大的房子,你沒聽錯,是北京2環的。好讓以後要是畢業了也可以留北京有房子。買的時候價格好像不是很高。

最後大學畢業了,跑到杭州當公務員去了,就把房子賣了, 賣的時候好像聽說已經是好幾萬一平方了,當時想著自己賺大發了。

不過現在每次提起這事都後悔不已,要是留到現在賣,基本下輩子無憂了。


空氣是你


16年485萬賣掉深圳唯一的100平在供的住房,在東莞一次性付款買了多套小產權。因做網店,搬到哪都不影響,生意照常做著,現在住著360平帶院子複式,做網店用了300平,其餘5套收租。

這3年又生了個孩子,共有3個孩子,家裡請了阿姨,經常帶孩子做慈善。工作、家庭、公益都沒落下。另外這3年深圳房子沒漲,東莞買的小產權倒是翻了一倍。買小產權當時也是想自住和收租,所以漲落對我們來說都沒關係,重要的是住的寬敞,不用供房了,還能收租。租金又夠孩子上好的私立學校。

其實人生怎麼選擇都沒錯,錯就在選擇了又後悔,做什麼都糾結。

就比如我現在住的,跟深圳環境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門口晚上馬路,連路燈都沒有,大貨車、灰塵、噪音......但在這亂糟糟下又有能預見的潛力與發展。任何事都是好壞相混合,並不是差的就很差,好的就很好,住哪?怎麼選擇?安心就幸福,一切取決於我們的心。

如今的選擇,我們很幸福。


蜜糖麻媽


一個朋友,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了,從單身到結婚一直到現在,孩子都上大學了。

在北京開了一家公司,公司最鼎盛的時期有將近一千人,但是現在剩一百多個人了,這兩年幾乎不怎麼掙錢。

在北京買了幾套房子,買了寫字樓,買了車子,為了小孩上學在天津買了房子,據我所知,小孩從小學一直都在天津上學,一直到高中畢業。

小孩最終去了上海上學,兩口子先前一直異地,女的在北京,男的廣州,結婚沒有幾年就離婚了,彼此到現在也都沒有再找另一半。

長期異地,感情會變淡,我以前不怎麼相信這些話,但是現在我信了。

前前後後在北京待了二十幾年,自從小孩上大學以後準備撤離了,用她的話來說是完成使命了,所以就該歸家了。

很多人有選擇生活城市的權力,我個人覺得這種權力和金錢沒有關係,很多北漂都是有夢想的年輕人,但是我相信北京也會讓你為自己的夢想傷痕累累。

生活,生下來活下去,1000萬賣了房子返鄉,和守著1000萬的房子在北京生活,我不知道你們會怎麼選,至少我不喜歡北京和上海這一類城市。

我更喜歡待在一座安逸的城市,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也許,很多人會說,我這種人沒有理想,難道待在北京就有理想了,你做的夢是中國夢,我做的夢是自己的夢,我們不一樣。


城事觀


本來就不應該都往一線城市裡擠,其實你有一千萬在二三線城市生活的很好了,而且現在二線城市也發展的不錯啊,我一個朋友揚州的,現在就是賣掉了一線城市的反正拿了七百萬回揚州去了,他說不想那麼累了,揚州自己有房子加上手上七百多萬,找個工作可以生活很好了,其實我也勸很多手上有點錢的人不要再往一線城市擠了,沒那個必要,我還有個安徽朋友,在上海也賺了三四百萬了,可是就是不願意回老家,一直說要在上海買房子,可是後來三百萬花了買了房子錢都花了,有從頭再來一次,現在加上市場不好錢好難賺,她現在覺得當初就應該帶著錢回蒙城去會過的很好。


多哥的每一天


看你如何打理這筆賣房款?不同的使用方法,結局差異很大。我有很多在上海深圳的同學同事,其類似賣房的也有三四位,現在身邊還有一位就是從深圳出來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變化)。我就先從這位A同事說起。

A同事是13年8年份賣掉了深圳的一套房子,560萬,去掉貸款還有410萬,到崑山花120萬首付,按揭220萬買房;在老家宜昌市給父母親和妹妹各買一套房,首付共45萬,按揭80萬;15年11月賣掉了崑山的房子,只賺了約100萬。接著回武漢在光谷買了一套148平房子,總價96萬多,貨款60萬。現在武漢光谷的房子價值325萬多,增長230萬。宜昌兩套房增長了120萬。也家是說離開深圳後,不算正常的工資收入,僅房子收入,賺了450萬。他在深圳的房子如果不賣,也長了近500萬,相差不大,關鍵是手上有現錢,可投資別的。深圳每月要交按揭,緊巴巴的。

B同事,13年7月192萬賣了上海嘉定一套房子,帶120萬回湖南常德老家開一個公司,首付22萬買了一套60萬的房子,公司不行了,又回上海打工。他常德的房子增值了50萬。嘉定的房子如果不賣,增值288萬。

還有好幾個,包括我本人。一個結論:賣大城市裡的房子,如果在中型以上的城市繼續買房,還是能免強保值的(城市房子也是按揭,是用少量的錢。到中等城市後,不會把手中的錢全部用於房子,所以達不到買房最大化)。如果不投資房子,就虧大了,因為大城市房子經過了幾輪瘋漲,用3分之一的首付,得到首付幾十倍的收益。

我堂兄,06年在浦東首付40萬買了92平的房子,按揭50萬。16年價值740萬。現在735萬。他的一下屬(當時是遠洋輪大副),04年在同小區買了同樣的房子,總價只41萬多,12年賣了400萬。又該小區買了150平的,價值650萬,首付250萬;在合肥給他及家人買了兩套房96*2萬;13年在長沙給丈母孃家支持首付40萬,買價值115萬的房子.現在房價總值:浦東1170萬+合肥400萬+長沙240萬,合計1810萬。他最初只投了14萬多,貸了公積金26萬(收17年,船長收入還按揭,約100萬)。賣了第一套房後,買了三套,手上的390萬重新買房,首付花掉約355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