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後,這3個行業要比房子更“吃香”?馬雲、任正非早有暗示

時間過得很快,2020年2月份已經逐漸接近了尾聲。在過去的這兩個月裡,面對一場風波的到來,企業延遲復工,學校延遲開學,絕大多數人待在家裡自我防護、在線網課、在線辦公,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當然,這場風波也給人們留下了更多的警示和思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當面對疾病,人們一直所追求的金錢、房子、事業都可能煙消雲散,只有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平安。

​回頭看看過去這兩個月,在受影響的各行各業當中,房地產行業受到的衝擊無疑是比較直接的,截至目前,全國主要城市的售樓處銷售基本按下了暫停鍵,對此開發商紛紛開啟了線上售樓處,恆大更是推出了75折購房,拉開了樓市降價促銷的序幕。在房企主動出擊“自救”的同時,2月以來,無錫、西安、南京、成都、深圳等10多個城市陸續發佈了針對樓市的鼓勵政策,包括延期或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調整預售監管條件等。

2020年後,這3個行業要比房子更“吃香”?馬雲、任正非早有暗示

面對下行的樓市和不斷出臺的穩樓市措施,不少業內人士將這種“救市”政策解讀為調控政策鬆綁。不過,在筆者看來,這些措施主要是為了應對風波給樓市帶來的短期衝擊,都是短期性的穩定措施,與防止房價大起大落的目標一致,所以還談不上政策鬆綁。值得注意的是,2月下旬以來,財政部、統計局、央行等多部門密集發聲,再次重申堅持“房住不炒”,再次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顯然,國家對房地產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雖然面臨風波影響,但樓市調控不可能大幅鬆綁。對此,經濟學家李迅雷、梁中華曾表示,房價不漲不跌基本就等同於虧損,因為包括利息成本、折舊成本等在內,房子的持有成本在9%以上。如果未來房地產稅進一步出臺,持有成本會更高。顯然,房子正在慢慢失去投資價值。

2020年後,這3個行業要比房子更“吃香”?馬雲、任正非早有暗示

其實,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經告別了住房不足的時代,雖然目前房地產依然是拉動經濟的重要力量,但是慢慢也帶來了不少“後遺症”。中國社科院在報告《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曾明確指出:房地產對於經濟的拉動作用已經由正轉負。因此,可以看得出,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人們需求的轉變,新的行業替代舊的行業是大勢所趨,是歷史潮流,也就是說,即使過去很吃香的行業,未必會一直吃香,而目前房地產行業或許正處於這種轉變之中。那麼,2020年後,哪些行業可能更有錢途呢?

2020年後,這3個行業要比房子更“吃香”?馬雲、任正非早有暗示

馬雲

馬雲、任正非早有“暗示”

早在三年前,馬雲就曾表示,未來房價如蔥,年輕人不用著急買房子。在他看來,未來中國最貴重的東西是綠色的食物,乾淨的水源,新鮮的空氣,醫院的病床。根據馬雲的預言來看,環境和健康是未來中國極具前景的行業,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

那麼,馬雲的預言靠譜嗎?2月26日,胡潤研究院發佈了“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馬雲家族以3150億元領先,再次登頂了中國的首富。作為一個改變了中國人消費習慣並頻頻登上首富寶座的人來說,無論是影響力還是眼光都要超出常人許多,更何況從去年開始,黑龍江、甘肅等地已經出現了非常便宜的房子,五萬左右就能買一套,所以馬雲的預言值得參考。

2020年後,這3個行業要比房子更“吃香”?馬雲、任正非早有暗示

任正非

無獨有偶。作為著名的企業家,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直都是很低調的,但是卻曾多次“炮轟”高房價問題。在他看來,任何真正的企業都需要土地,但在過去這些年,隨著土地價格和房價快速上漲,許多企業增加了土地成本支出,導致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從而導致企業競爭力下降。當談及什麼最重要的時候,任正非多次提到,希望國家重視科技創新和重視教育,因為人才是第一競爭力,只有儲備大量人才,才能夠在崛起的道路上越來越遠。顯而易見,在他看來,教育、科技等行業是未來中國極具前景的行業。

2020年後,這3個行業要比房子更“吃香”?馬雲、任正非早有暗示

這3個行業要比房子更有“錢途”

1、教育行業

教育是立國之本,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教育,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除了上文我們說的任正非,就拿馬雲來說,雖然早已多次坐上中國首富的位子,但往往仍以教師自居。

那麼為何說教育行業非常有“錢途”呢?除了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以外,教育行業的收入回報也十分豐厚。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父母更加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投入,即使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報名各種昂貴的培訓班,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通過教育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在所屬行業能夠脫穎而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克曼曾表示,教育是一個回報率很高的投資行為,教育的回報可以達到30%至40%。

2020年後,這3個行業要比房子更“吃香”?馬雲、任正非早有暗示

2、科技行業(人工智能)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於科技改變生活這句話,大家都有著深刻的理解和體驗。舉個簡單的例子,從綠皮火車到高鐵,節約了時間,提供了效率,創造了就業,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那麼,未來哪些科技行業可能會更有錢途呢?這就不得不提及最近幾年大火的人工智能了。自人工智能誕生以來,應用領域也開始不斷擴大,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智能控制等等。

那麼為何說人工智能非常有“錢途”呢?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約為339億元,增長率達56.2%,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人工智能的市場規模將突破700億元,到2030年將突破1萬億元,市場潛力非常巨大,未來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一些從事科技行業的人才都能夠拿到很高的薪水。據悉,2019年,華為百萬年薪搶人工智能應屆生,各個科技巨頭也紛紛高薪挖走人工智能人才。顯然,人工智能技術人才正在迎來黃金髮展機遇期。

2020年後,這3個行業要比房子更“吃香”?馬雲、任正非早有暗示

3、大健康行業

在某社交平臺,有人曾作了一個調查,風波過後,哪些行業可能會大火呢?有人說是理髮店,有人說是旅遊行業,還有很多人認為是健身行業。的確,關於健康的重要性,其實已經無需多言了,沒有健康,一切都是0,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理,才會有實現夢想的可能。相信在經歷了這次風波之後,人們對健康問題會越來越重視,大家會更願意加大對自身健康管理的投入力度,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會把目光轉向這塊巨大的“蛋糕”。

其實,早在兩年前,馬雲就公開表示,下一個中國首富,一定會出現在大健康領域,顯然他非常看好大健康行業的未來。其實,最近這幾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加之人口老齡化帶來了醫療健康需求,全民健康管理意識也不斷提升,受這些利好因素的推動,我國大健康產業逐漸迎來發展風口。除了馬雲,另一位大佬王健林早已在大健康行業投下1400億元,在宣稱退出房地產行業的同時,萬達加大了對大健康產業的投入力度,這種“暗示”已經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