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英里》少有的美國大片最後主角失敗,難道是因為中國投資

這兩天看了一部由彼得·博格執導的美國大片《22英里》,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計中計,碟中諜的故事。應該來說,影片還是非常不錯的,不過,心細的觀眾可能會發現,這部電影和以往的美國英雄主義電影有一點點不一樣,最後守望小組護送伊科.烏艾斯成功登上飛機後,才發現這個人物才是三面間諜,守望小組幾乎全軍覆沒,連後勤小組也被端掉了。這是少有的結局,估計以後還得拍續集,有觀眾笑言,這該不是因為中國投資的原因吧,當然玩笑歸玩笑,這樣的結局,也成功地埋下了本片最後一個彩蛋,讓觀眾出乎意料。

《22英里》少有的美國大片最後主角失敗,難道是因為中國投資

《22英里》少有的美國大片最後主角失敗,難道是因為中國投資

《22英里》少有的美國大片最後主角失敗,難道是因為中國投資

不過話又說回來,守望小組對於伊科.烏艾斯的底細是沒有摸清楚的,特別是在使館裡面,那樣的功夫,真的就沒有一點點疑惑嗎?不過整部戲的邏輯是沒有多大問題的,情節也非常緊湊,場面打鬥也非常精彩。沃爾伯格和彼得·博格的搭檔,一向都是非常出色的。這部影片也反映出來一個問題,就是不管棋子如何拼搏,最終的結局,還是棋手說了算。伊科.烏艾斯是一位成功的棋子,他成功地潛入了守望小組的內部,並且獲得了信任,說實在話,他的這種信任,也是用生死搏回來的,在使館裡面遭到暗殺,說實在話,在帶著手銬的情況下,一個人能夠成功擊敗兩個殺手,這個人物不簡單。

而守望小組這邊,四位都是精英,前面在戰鬥死去的兩位,本來就不簡單,女的那位,最後引爆炸彈,和敵人同歸於盡。而男的那位,用帶子綁在汽車上面,一個人掩護小組撤退,最後中彈而亡,都是狠角色,也都是讓人肅然起敬的角色。

《22英里》少有的美國大片最後主角失敗,難道是因為中國投資

《22英里》少有的美國大片最後主角失敗,難道是因為中國投資

針尖對麥芒,兩邊的力量都很強大,所以關鍵是誰的智力水平高,誰就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只是說,這一次守望小組錯就錯在沒有仔細的甄別出敵人的身份,最終在計中計中失敗,檯面上所有的打鬥,最終都因為棋手的一招失誤,而承受不可挽回的失敗。

影片在一些細節上面的刻畫,也是非常成功的,比如說女主角勞倫·科漢飾演的愛麗絲。影片一開始就是交代她的家庭婚姻,已經到了面臨破裂的一步,選擇成為CIA的一員,有時候有苦說不出來。可是這卻不能掩蓋她的精煉能幹的一面,在影片中,剛剛開始她在審問伊科.烏艾斯的時候,說了一句,“不要以為我是女人,就不打你”。大概是這意思,表達就是她幹起來還會更狠。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刻畫的也非常生動,一位敵人把愛麗絲逼到了牆角,可是她試圖用柔弱,擊碎一塊玻璃的同時,手裡藏了一塊玻璃。然後就是不斷地示弱,說自己是一個女人,是一個女孩的媽媽,卻突然間爆發,一下出手,差一點殺死那個高大的壯漢,這就是愛麗絲,這就是特工,你永遠都不要低估她們內心的鬥志,為了勝利,她可以不擇手段。

《22英里》少有的美國大片最後主角失敗,難道是因為中國投資

《22英里》少有的美國大片最後主角失敗,難道是因為中國投資

​ 有觀眾說《22英里》是升級版本的《突襲》,不過筆者倒是認為,這部劇的看點還是非常多,伊科·烏艾斯在好萊塢登場,應該是一個驚喜。而最後的一聲平地驚雷,正派這邊幾乎團面,好像真的只有《月球》,《迷霧》這些電影有這樣的震撼力,而豆瓣打分只有7.5分,筆者認為還是略微的低了那麼一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