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門尋死》到《萬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方方的《出門尋死》我最早讀的時候是在上大學時,當時看的時候是當個喜劇看的,就是看一箇中年女人自己覺得活得一無是處的時候,出門尋死,只是出了門後來的路上就由不得自己,總是被各種事情岔開去,真到了自己想要跳下去的二橋,卻發現自己另一個小夥伴文三花已經站在那裡猶豫了三個多小時,生不如死卻也還在糾結著,何漢晴忍不住出頭救了她下來,但是自己這一出門尋死的歷程到最後居然成了被記者拍了採訪在電視上播出的英雄,何漢晴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從《出門尋死》到《萬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死是自然沒有死成,日子還是要照常度過。

後來再看她另一篇《萬箭穿心》,女主人公李寶莉的擰巴勁兒又一次讓人觸目驚心,合上書想不明白:為什麼李寶莉就非要這樣活?自己不痛快不說,身邊的人也全都被她出力不討好的做派傷得死的死、逃的逃,又剩下她孤家寡人一個?

等到工作了十年之後,再回頭讀這兩篇作品,心境已大不一樣,字裡行間之中,看出了掩藏在文字下面女主人公身上的卑微、無奈和消極對抗,忽然就明白了: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出門尋死》的何漢晴:小說延遲創作法將活得卑微懦弱,能幹的家庭主婦在婆家屢屢被輕視的困境延展開去

何漢晴是個家庭婦女,所以她總覺得家裡人說話讓她憋氣,卻又打不回去,既沒有這個力道,也沒有那個膽量。婆婆在家裡說話差不多是一言九鼎,也是被公公護著,時刻都不允許人回嘴的,何漢晴和老公劉建橋現在都沒有什麼靠譜的收入了,恨不能一分錢掰成幾瓣花的何漢晴不知道應該怎麼在婆家爭幾句話頭上的氣,偏巧老公劉建橋平時沒話,也不怎麼能體諒她,何漢晴覺得這日子過得簡直是煩透了。

從《出門尋死》到《萬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燒水壺在廚房山響,一家人跟沒有聽見一樣,等著廁所出來的何漢晴來關火、灌水壺

何漢晴有便秘的毛病,全家人都知道,卻沒人在意她的要上廁所的需要,好像家務和家裡其他任何一個熱都沒有絲毫關係,只跟她何漢晴有關,何漢晴又憋氣又憤憤不平,卻被婆家人表示對她的各種看不上:

何漢晴說,姆媽,人比水要緊。人走到外面,婆婆的聲音一直追了出來。婆婆說,麼事都要去岔,離了你地球未必不轉了?

走到大門口,劉建美突然站下說,嫂子,屋裡煤氣多得用不完呀?水開了這麼久也不灌,水壺再叫幾聲就快成歌星了。  

建美冷笑道,你一個家庭婦女,成天待在屋裡,你還沒得空?


從《出門尋死》到《萬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可是這一切在小姐妹文三花眼裡卻還是羨慕得緊,文三花家裡的兒子才四歲,但是老公不僅總是在外邊跟別的異性曖昧、邊界不清楚、打情罵俏,不講理了還跟女人動手。

何漢晴的“出門尋死”在作品中被處理得讓讀者又揪心又渴望情節的推進,偏巧作者熟諳讀者的心理,運用了文學創作上的延遲法,推遲了看何漢晴這一行為的終極結果,從而取得了敘事節奏舒緩的同時文字的張力十足。

本質上來說,延遲是結構上的特點,效用是儘量拉開我們與終點的距離,拖延到達的時間,使得小說不再平緩的前進,讓讀者不時的覺得會發生些什麼,從而造成因為不順利而陡增的心裡期待,一句話:即延遲是同一事件的重複,豐富內容,使得小說推進得更有層次。

婆婆也笑了起來。婆婆說,長江上沒得蓋子,鐵路邊沒得警察,廚房裡有刀,藥店裡有藥。擋別的擋得住,擋死是擋不住的。也不曉得漢晴會選哪樣。

一家人在聽到何漢晴說要出門去死,居然開開心心地在調侃她,從她們內心深處是看不起何漢晴的,沒人問過她每天的心情和家事安排,能幫她做什麼。婆家的這幾個人每天的樂趣是吃飽喝足之後諷刺挖苦何漢晴,但說實話,他們是覺得何漢晴太安全了,在家裡沒有一點兒地位和照顧感受的需要。

“延遲”出現在“結構”話題裡的結構的“常”與“變”中,是小說保持層層推進的結構時常常採用的辦法。小說讓讀者一路跟著何漢晴走來,直到在橋頭把文三花救下了,可是警車走後,“何漢晴呆呆地望著江水,瞬間她便不記得三花究竟如何了。

從《出門尋死》到《萬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南岸嘴在何漢晴眼皮底下鋪展的樣子好是陌生,江水在何漢晴眼皮底下流淌的樣子也好是陌生。從正頂上看岸看江和住在陸地上看岸看江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土地不是這樣的土地,江水也不是這樣的江水。

待聽到女記者說她是英雄時,她都有些想笑了。心道,英雄?這搞的個麼事名堂,老子出來尋死,人沒有死成,倒尋成了一個英雄?這不是比不死還笑話得很些?

《萬箭穿心》的李寶莉:用盡一切手段終究未能保證一個家的不能離散

從《出門尋死》到《萬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與何漢晴在家裡的唯唯諾諾、委曲求全不一樣,李寶莉說話強勢,不顧別人的臉面,她是用盡了所有力氣希望維持著一個家庭的完整,包括不能浪費每一分錢。

從《出門尋死》到《萬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李寶莉的強勢下,馬學武感情上偏向了同事

丈夫馬學武被她呵斥打擊得情感往外面找寄託,被李寶莉發現後舉報了自己的丈夫,害得馬學武顏面掃地迴歸了家庭,官職也被一降到底,最後知曉了舉報人是自己的老婆,馬學武崩潰了跳江而死。

馬學武跳江之後,李寶莉的閨蜜對她說,她的新家是一個萬箭穿心的風水,不利。李寶莉說,“什麼萬箭穿心,我就是不信這個邪。馬學武往江裡一跳,奶奶小寶都得我罩著,我越是要說,這叫萬丈光芒。”

從《出門尋死》到《萬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李寶莉甚至去做了“扁擔”,就是挑夫,跟男人們做著一樣的苦力,就為了保證自己的這個家在丈夫馬學武不在後還能保持完整,可惜對於李寶莉來說,馬學武的死也沒能讓她明白生活裡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人應該怎樣活著才能真正像個人。

李寶莉費盡一切力氣和青春,等著兒子收到了錄取通知書,沒想到兒子要跟她斷絕母子關係,說自己的爸爸就是被她給逼死的。

從《出門尋死》到《萬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李寶莉的潰敗從屏幕上透著絕望,蔓延到銀幕外,一個人終其一生的辛苦勞作就是等著身邊所有的親人一個個帶著怨恨和不理解而離開,發誓要保證這家不散掉的女人歇斯底里,她的潰敗帶著錐心刺骨的痛,為什麼?付出最多的她為什麼要換來如此的代價?

何漢晴和李寶莉:在生活中失去了自我,關注點只在家人身上、愛人身上,她們都是缺乏愛又急需要獲得外界認可的那類人

①何漢晴以為自己一輩子倒黴在便秘的毛病上,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其實是逃避責任的思維方式

何漢晴的情商和智商上來看,即便當年那個上大學的指標給了她,也不見得她就能學業有成。孩子在學校裡沒面子,是因為她聽不明白兒子同學的教授爸爸道歉的話,對人家破口大罵,害得兒子羞愧交加。這說明她是不學習、不上進的,一個人的生活態度總是得過且過,隨時可以去停下岔到另一件事情上,讓婆婆很看不慣的何漢晴,難道僅僅是去上個大學就能和當年“巧取豪奪”報名表的女同學一樣讀到博士、當上教授嗎?

從《出門尋死》到《萬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某個意外瞬間

家庭也是要經營的,幸福也許就在身邊的一餐一飯中

②李寶莉以為自己為這個家付出了所有,家裡的人都應該對她感恩戴德才是,結果大失所望

李寶莉,看著大眼睛,應該是很伶俐的人,結果她處理問題的方式簡直是愚蠢之極,她以為這樣的手段能夠把丈夫的心拽回到家裡,卻不曾想最終落得個曲終人散的結局。

③女人在任何時刻都應該保持自我,有能力讓自己過得更好,這才是生活的原動力

從兩個人的婚姻愛情模式來分析,女人在任何時刻都應該保持自我,保持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樹立自己的目標並通過自身努力去完成。

從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希望能一起共勉吧:

  • 如果你是一個女人,你的丈夫不優秀,那你必須成長,因為你沒有依靠;
  • 如果你是一個女人,你的丈夫很優秀,你也必須成長,否則你無法跟上他前進的腳步。
  • 如果你是一個女人,你必須成長,女人賺錢不一定是責任,但一定是尊嚴。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愛和被愛的能力,減少因生活重壓之下帶來的崩潰,人生某一階段的困境意味著一種成長,而不能是固步自封。

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